登录

核医学行业强势起飞,谁在布局“药械合一”千亿蓝海?

作者: 李汶芸 2023-08-30 08:00
百洋医药
http://www.baiyyy.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 | IPO | 运营中
中国-山东
2021-06-30
融资金额:RMB¥4.02亿
查看

核药,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因其具有放射性,在临床上常与PET/CT 或 SPECT/CT设备结合使用,可对病灶靶区进行定量建模和数值计算。其原理是CT和核药都是基于放射性的,CT对组织器官的放射吸收测量值可直接用于核药剂量的定量计算,从而达到个性化精准定量给药。如果将设备看作“枪炮”,那么核药就是“子弹”,核医学发展一靠设备二靠药物,两者组合才能实现有效的核医学靶向诊断与治疗。

 

此外,核医学还是一个诊疗一体的学科,即应用不同治疗核素探针将显像诊断与内照射相结合,可达到可视化诊断与精准治疗的目的,为患者提供定量、精确的评估和用药。

 

核药在诊疗一体、精准诊疗上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是传统药物难以企及的。近年来,核药在肿瘤治疗以及脑疾病诊治领域逐步释放出潜力,引得诺华、拜耳、远大医药、百洋医药等国内外医药企业纷纷入局。

 

核医学,已成为药企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无惧“医药寒冬”,核医学行业强势起飞


我国的核医学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但受到人才紧缺、开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技术积累浅等限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在产品管线端,我国目前在售的核药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为国外已上市多年的仿制药,品种较老、适应症范围较窄,国内近年来无创新诊断类核药获批。放眼国际,海外创新核药层出不穷,仅在诊断类核药方面,近些年来获批的就有十余款药物。

 

在市场应用端,我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差距。以核医学临床诊断常用的PET/CT及SPECT/CT检查为例。2019年数据显示,中美PET检测次数分别为86万例及200万例,SPECT检测次数分别为251万人次及1800万人次。相较之下,我国核医学应用的渗透率远低于成熟市场,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

 

然而随着2021年6月《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核医学发展的齿轮再次加速转动。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广核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目标;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目标,持续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

 

2023年3月,卫健委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目录进行调整,松绑了PET类设备配置限制,进一步体现了监管层对核药产业的支持。

 

此外,国家还在核药供应链端频频发力。2022年底,中核秦山启动建设中国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中广核在四川绵阳也建设了中能回旋加速器。

 

image.png 

国内核药政策梳理/ 动脉新医药制图

 

政策端的热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引燃了资本们的热情。在创新药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核药行业融资逆势上扬。


据动脉新医药数据,2022年核医学领域累计融资近9亿元人民币,且过亿元大额融资频繁,成为2022年创新药领域过亿级融资事件占比最高的细分赛道。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同创伟业、元生创投、国药资本、山蓝资本等顶级机构纷纷出手,加速产业整合发展。

 

打破SPECT肿瘤显像药物空白,中国核药领域迎里程碑式突破


在多重利好涌现的同时,我国核医学也于近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据公开报道,核医学领域创新企业瑞迪奥研发的99mTc-3PRGD2,已完成临床Ⅲ期试验。这是中国核医学首个肿瘤显像诊断1类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用于SPECT显像诊断的广谱肿瘤显像剂,不仅填补了SPECT肿瘤显像药物的空白,也使得中国在核医学SPECT药物研制方面拔得头筹。

 

99mTc-3PRGD2是一个First-in-class的RDC药物,其临床结果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18F-FDG PET/CT的“头对头”研究结果显示:其对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对肺部肿瘤良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

 

这也意味着,99mTc-3PRGD2 SPECT/CT除了对肺部肿瘤良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同18F-FDG PET/CT一致,还可能弥补增强CT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漏诊以及18F-FDG PET/CT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灶的误诊。

 

值得一提的是,与PET影像技术相比,SPECT设备在我国的普及率更高,SPECT药物制备更简单、临床检测费用也更亲民,大约是PET影像检测费用的1/10(PET/CT单次检测价格在8000到1万元),有望让更多群众受益。

 

99mTc-3PRGD2的出现,不仅打破了SPECT影像技术不能用于肿瘤诊断、分期、疗效监测的技术现状和常规认知;其作为一种全身广谱肿瘤显像剂,除了肺癌外,在乳腺癌、食道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等癌种均有应用潜力,我国核医学医生已在国外相关领域杂志发表近30篇临床研究论文,临床价值还有待长期挖掘。


同时,在这一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技术,也为今后其它放射性靶向诊疗药物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药械合一”产业协同与“诊疗一体”落地


99mTc-3PRGD2的创新源头始于国家队——北京大学医学部。而后,为了将这一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专注国际顶尖水平放射性药物研发及转化的瑞迪奥公司于2012年成立。

 

2022年,瑞迪奥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成立“北大医学—瑞迪奥核医学分子影像联合实验室”。

 

同年,瑞迪奥获得了产业投资集团——百洋医药集团的战略投资。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者之一,百洋医药集团致力于将真正能够优化医疗场景的产品导入应用场景,改善临床治疗方案。而核医学诊疗一体的独特性及瑞迪奥核药产品的创新性,正贴合了百洋“以科技创新优化医疗场景”的理念。

 

针对核药的创新应用和产业化落地,百洋有着自己的思考逻辑和产业体系。

 

首先是“源头创新”战略。百洋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这样的国家级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并作为资源linker充当市场端和研发端的桥梁,帮助创新企业完善资源配置,孵化培育真正能够优化临床医疗场景的创新成果,并凭借自身的商业化能力将其创新成果导入市场。

 

其次是“药械合一”战略。百洋认为,核药和显像设备密不可分,药物创新同时也可以带动设备创新,从而实现核药更精准的施用和判断,最终实现医疗场景的持续优化。

 

基于上述思考,百洋充分发挥自身创新孵化的优势,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落实到具体的动作上,除瑞迪奥外,百洋还布局了核医学分子探针及核医学SPECT/CT的研发制造,实现了核药研发与设备生产的闭环。

 

百洋在核医学赛道的持续深耕,不仅是这家百亿级医药公司产业创新战略的缩影,也为中国医药企业转型发展点亮新灯塔——即完成从“产品”到“生态”的转变,打造贯穿研发、临床、应用的多条曲线综合协同,实现从百亿到千亿的跃升。

 

书写中国核医学发展篇章,还需多方协同创新“握指成拳”


在我国,核医学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步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替代。接下来,如何从国产化替代到自主创新,将是我国核医学未来的发展重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99mTc-3PRGD2成功研制,目前我国在核医学SPECT药物研制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但短时间内,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发展仍存在短板与瓶颈。而这需要多方努力协同。

 

核药研发涉及化学、生物学、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据了解,目前全国核医学从业人员总共才1万多人,其中包括护士和技师。根据建设2000多个核医学科的《规划》来看,还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政策层面,像医保制度对放射性药物的覆盖面也还不够;普通民众,甚至部分医生都对核医学不了解,甚至有误读......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的深化推进,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核药与设备涌现,在世界核医学领域的书页中,写下中国故事。


文章标签 医药深度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李汶芸

为中国医健产业操碎了心,微信:kokopellii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药物递送白皮书:资本寒冬逆势火热、近3年吸金443亿,万物偶联最具想象空间?

解构阿斯利康中金的15个项目,聚焦创新与合作,生态圈版图正徐徐铺开

江苏医疗专精特新“小巨人”产业图谱:生物医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壮大,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近一半创始人出自高校,清北占领“半壁江山”,AI+新药领域的人才从哪来?

李汶芸

共发表文章525篇

最近内容
  • 【首发】中慧医学成像宣布正式完成近6000万港元Pre A轮融资,发布集团品牌Aitrasound® 及全新AI医学成像产品线

    1 天前

  • 【首发】英派药业宣布成功完成4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2024-04-19

  • 【首发】喜同生物(Cellatopia)成功获种子轮融资近千万元,助推生命科学和创新药物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2024-04-18

上一篇

新契生物宣布加快推动USP1抑制剂项目,并基于普瑞基准的组学数据挖掘支持制订开发策略

2023-08-29
下一篇

聚焦合成生物学,长三角的这一生物医药园区何以撬动产业生态?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