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校企合作巨浪翻涌,华东理工早已悄悄“上岸”

作者: 施懿 2023-12-21 10:00

1965年春天,一批开拓者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荒凉的沿滩邓关黄岭,只为完成一项神秘的任务——652工程。多年之后,世人才得知652工程不是为了造火箭大炮,也不是进行什么秘密实验,而是为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学院)在西南地区建立分校

 

为何办一所分校要如此兴师动众?华东化工学院作为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化工高等院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尖端科研任务,也是重要的“化工人才库”。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才资源就是第一资源,因此华东化工学院部分保密专业的内迁也成了国家级的重点任务。

 

1993年,华东化工学院在经历几番合并、重组后,最终定名华东理工大学(后简称:华理)。众所周知它是一所工科见长的科研实力高校,但其实在“211”、“985”之余,它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把好手。

 

一、从化工见长到全面发展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到石油、电力等能源开发,小到化肥、肥皂以及各种日用品加工生产,都离不开化工。化工科研重要性可想而知,要建立一所专注培养化工科研人才的高校,自然也需倾尽全力。

 

1952年,在政策指导下,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以及江南大学五所知名高校的化工系进行了合并,华理由此诞生。后为丰富其师资,教育部又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的众多教师也从全国各地调入华理。一时间,华理聚集了国内一众知名化工科学家,首任校长便是中国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奠基人张江树教授。

 

截至2023年12月,华理的讲台迎来过14位院士,以及十余位参与过“973”、“863”等国家级科研计划的领域专家,杰出青年、优秀教师更是不胜枚举。

 

在雄厚的师资力量支持下华理人才辈出,涌现出了王基铭院士、周俊院士、田禾院士等诸多优秀人才。他们有的在高校任职、参与科研工作,也有人选择了从商、从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我国科研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科融合的需求也越发明显。在大趋势之下,华理的专业开设变得更加丰富,不仅继续发挥化工等优势学科,还吸纳了临床医学、农科科学等诸多科目。

 

这些科目大多瞄准了国家发展痛点。就如2021年新开设的集成电路材料系,便是盯准了我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产化率低、供应链受制于人、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瓶颈。而华理正在通过自己的平台力量,填补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缺口。

 

短短几年,华理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呈现出明显提升态势。在2020年5月发布的ESI排名中,华理“环境生态学”顺利挺进全球排名前1%,成为华理进入全球1%的第8个专业。而化学、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依旧稳居全球1‰的位置。

 

极具应用特色的专业背景,使得华理对成果转化有着别样的敏锐。2015年,成果转化之风才刚刚吹进高校时,她便完成了两项千万级别的成果转化项目:与上市企业合作转化了禽类疫苗;与山西晋煤集团合作转化了工业设备。

 

时至今日,在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的排行榜上(以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为准),华理依旧榜上有名。

 

二、转化政策:一面收紧,一面慷慨


高校要发展成果转化,政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华理工的成果转化政策也透露着一股“理工男”的务实主义。

 

1取消专利申请奖励


 

在2021年6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要求各地要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而与之相类似的政策,华理在2015年左右便进行了尝试。

 

在当时,为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活动,高校通常会给予申请专利的在校科研人员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奖励,这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站在学校的角度,专利数量的增加不仅是学校强大实力和资质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水平的证明。

 

可华理强硬的新政策直接打破了这一平衡,当然收获也立竿见影。

 

在专利奖励取消后,一些创新力度不够专利便放弃了申请,迫使华理专利申请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而原始创新能力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专利“脱水”之后,可转化项目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得到了优化,转化水平自然也就与日俱增。

 

2丰厚的奖励政策


对科研人员而言,突然少了一笔收入始终有些不平衡。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华理一边取消原本的奖励,而在另一边又发起了新的奖励政策:教授们的专利一旦进入产业,可以按照上海市知识产权激励的上限提取50%的酬金,而学校则将另外40%作为教授团队的发展基金,由教授自主支配。

 

政策之下,华理教授们要想通过申请专利获得奖励,就必须在立项之初便从市场化的角度去设计考量,无形之中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可行性。另外,政策还规定教授专利必须进入产业才能获得奖励,又从侧面引导科研人员自己主动寻找产业化合作伙伴。

 

目光回到现在,华理重视奖励的传统也延续到了今天。在2019年印发的发《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对于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方式转化所得的净收入,收益分配和奖励原则为学校10%、学院5%、奖励成果完成人和对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者70%、成果完成人团队发展金15%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高校奖励一般为三七分,而华理压缩了高校收入,单列了15%作为团队发展金奖励。由于这笔奖励只能用于团队发展,就迫使科研人员必须继续科研才能获得奖励,从侧面鼓励项目进行可持续发展。这也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的整个价值链条形成了激励。

 

从这些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华理虽奖励丰富,但也设计了许多限制,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科研项目有利于市场化。

 

3转化前需“三级评估”


科研成果要完成转化始终要跨过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死亡谷”,这可不是“教授有心”就能成的事。为了提高转化效率,华理特地设置了“三级评估”,以提高教授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首先,研发团队对拟申请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自行评估。研发团队需要像学校提交评估鉴定,以保证进行过市场化调研。在这过程中,研发团队对市场的认知程度能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在科研过程中便优化掉不适宜市场化落地的部分。

 

之后,项目还要通过学校委托专业化机构进行评估。截至2022年,华理已与11家专利代理机构,以及国家级技术转移专业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校外机构重点负责对项目的的创新性及新颖性等进行评估,从专业市场化的角度预测项目前景。

 

最后,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也将对项目进行评估审核。校外机构在对项目进行评估后,会向学校提交审批报告,而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则需要通过报告进行进一步评估。

 

除了评估以外,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助项目组进行优化完善。当校外机构提出意见时,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下设的专家小组便会为项目团队提供修改意见,并协助其调整,尽可能达到市场化标准。截至2022年,学校已经帮助50余项项目进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市场化效果。

 

三、转化平台:一方统筹,各司其职


政策先行让华理在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的队列中占据前列。2001年华理建成了国家首批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2021年又被列入了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名单。其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也已经成为了多家高校模仿、学习的标杆。

 

和很多高校不同,华理的转化不只是通过一个部门进行统筹完成的。她在2012年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下设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一系列分中心。这样做能保证科研与市场的职能部门不分家,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而在不同领域,华理也设置了专门的服务平台。以刚在工博会亮相的合成生物学成果转化平台为例,该平台主要的科研服务对象是华东理工大学与青岛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为辅助合成生物学产品落地而生。

 

众所周知,合成生物学行业最大的难点便在于批量生产。而合成生物学成果转化平台针对这一难点打造了发酵工艺开发、产品分离纯化、中试验证、工程设计等全链条技术服务。相较于传统集中转化的模式,这种“点对点”服务更能厘清不同专业的转化难点,进而精准提高转移成果率。

 

四、刻在“基因”里的校企合作


1995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签约,决定共建、共管华理。不知是否是历史的基因所致,如今华理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展露出了独特的校企合作色彩。

 

1创新“双向模式”

 

在传统校企合作中,两方通常都“各司其职”:高校提供科研技术给企业,企业负责开发与市场化;企业将市场需求反馈于高校,高校再进行解决痛点的研究。

 

这样的方式的确能够让每一项研究都物尽其用,提高了转化效率。而华理却认为,企业端也能诞生值得高校的科研成果,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华理更强调“共享”的概念

图片1.png 

华东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双向模式”

 

华理遵照了传统模式,即高校研发形成科技成果,再通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完成转化。但同时她也开创了“逆向吸收”的先河,将企业将科技成果和创新思想吸纳入高校,并与高校技术积累相结合进行后续开发。

 

如今的企业早已不是“加工厂”模式,很多企业已经将重心从“自主生产”向“自主研发再生产”转移。因此,大多科技企业内部也藏着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甚至一些企业的创始人便是科研背景出生。

 

但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平台力量,企业单枪匹马,属实困难。这时,华理就能利用自己积攒多年的先进技术,以及“国家级”实力,接手企业的创新项目,共同完成开发。这样既接收到了来自市场的一手讯息,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转化能力,一举两得。

 

在2017年,华理与上市公司鑫泰科技达成了合作,共建了“华理-鑫泰稀土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鑫泰科技作为一家专注稀土开发利用的高科技企业,在稀土科研领域有颇多积累。华理在与之合作期间,为其提供了创新器械以及材料研发的新方案,同时也收获了诸多课题灵感。

 

此外,华理还和申能能源、西陇科学、江苏创联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建联合研究中心。

 

2科研辐射江、浙、沪、皖


虽然华理坐落上海,但其辐射范围早已超出了地域的限定。在各大城市都奔赴上海建立“科研飞地”之时,华理又开始反向输出,形成了“上海研发制造,浙江工程设计,江苏示范运行,安徽落地生产”的新模式。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便是SE气化技术的转化。2016年,由中石化主导、华东理工大学共有产权的SE气化技术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该技术能高效清洁的利用劣质煤,为我国能源支持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后,华理又依托中石化集团的平台实力,统筹江浙沪皖四地科研能力、人才优势和产业资源,最终将技术落地,改变了“淮南煤”无法工业化利用现状。

 

而这一次尝试打开了华理转化的新通道,与华理进行技术合作的企业不再局限于上海。在各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中,华理的科研实力以及转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华理的转化“蹊径”

 

在刚结束的巴黎JEC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华昌带着新产品完成了亮相,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化工的新力量。作为华理校企合作的“长子”,华昌早已从校园东北角一食堂旁的小工厂,成长为了国际知名品牌,这期间离不开华理教授们的科研支持。

 

除了华昌以外,还有华工激光、上海电气等诸多知名企业,其发展都与华理科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于成果转化有很多种方式,有人偏爱创业,而有人则愿意将技术托付于更适合的平台,华理深谙其道。

 

市场是试金石,同时也是造星场。正是因为华理人一直怀揣着一份热爱与执着,那些“华理基因”的科研成果才能出现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在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发光发热。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施懿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施懿

共发表文章136篇

最近内容
  • 华西医院陈蕾团队,一项癫痫监测专利公开

    2024-04-29

  • 专访华中科技大学陈伟教授:一套评估方式,让AI医疗更智慧

    2024-04-25

  • 2024 VC意难平:曾经婉拒的项目,又联系起来了

    2024-04-25

上一篇

【大会报道】汇聚全领域创新要素,助力全科高质量发展 第一届全科医学创新发展大会(北京)隆重举办

2023-12-21
下一篇

云掌财经2023年度创变风云榜评选活动12月18日正式启动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