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AI眼底影像公司上工医信扩大AI技术的商业应用,搭建多病种诊疗生态圈

作者: 王晓行 2017-10-27 08:00

“眼底照片只用来诊断糖网病,这个认知太片面了。视网膜(眼底)可是全身唯一可肉眼直接观测到各类血管的组织。”上工医信CEO季鑫讲到眼底影像的作用时,声音都大了一些。

 

除了糖网病,眼底图像可以用在多种疾病的研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研究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指标;

冠心病: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可预测脑卒中的发生;

肾病:视网膜血管变病反映肾病疾病风险;

脑小血管病:将视网膜血管改变和其他指标相结合,有助于评估脑小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上工医信利用眼底图像和AI技术除了研究糖网病以外,研究对象还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脑卒中、高血压等疾病,其产品——“上工慧眼”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份的300多家医院(包括100家以上的三级医院)应用,目前每个月筛查数量超过3万人次,商业模式也十分独特。


前一段时间,上工医信获得来自KIP韩投伙伴和德摩资本千万级pre-A轮投资。为此,动脉网对上工医信的CEO季鑫进行了专访,了解一下他们的发展思路。


微信图片_20171023171506.jpg


>>>>

北京同仁医院认可并支持他们的项目


季鑫在创业之前是诺和诺德(中国)的市场部经理,负责糖尿病领域的市场教育工作。在诺和诺德的工作经验让季鑫看到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巨大市场和行业痛点,尤其是糖网病的筛查,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医院的内分泌科都有意愿开展糖网病筛查,而且,糖尿病相关的诊疗指南都明确要求进行糖尿病的筛查,但是,因内分泌科医生阅片困难以及患者筛查意识不足而停滞不前,糖网病的筛查率普遍不足10%,甚至有些地方不足5%

 

季鑫强调:“糖网病筛查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标准,实操起来切实可行,问题主要存在于医生读片这件事情。糖尿病归内分泌科负责,但是眼底筛查归眼科负责,全国3万多名眼科医生大多数都在忙于已发眼科疾病的治疗,真正做筛查的很少。


所以,内分泌科想让眼科接眼底筛查的活,但是,眼科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干这项工作。而内分泌科医生由于技术所限一般是在患者有明显病变的时候才会挑出来治疗,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在2014年启动项目时的思路就是让计算机模拟眼科专家,辅助内分泌科医生读片,解决我们眼科医生短缺,内分泌科在眼底读片领域的经验不足的问题。”

 

有了创业想法之后,季鑫和自己的同事(现任上工医信副总经理)王智君就开始着手创办上工医信,王智君还拉上自己的高中同学,深度学习和数据库技术的专家康宏博士等人。

 

另外,因为有丰富的医疗产业经验,在创业初期,上工医信团队就十分重视与医疗临床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结合。他们找到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宁利院长进行探讨,同仁医院非常认可并支持把人工智能用到眼科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分析的做法,双方迅速达成了共识,由王院长作为临床技术牵头人,先从糖网病切入,同仁医院负责组织眼科专家,设计项目的临床技术路径,上工医信负责设计人工智能算法、搭建糖网筛查云平台,并进行市场推广和平台的运营。


之所以双方能够很快达成共识,是因为十几年前就制定了指南,希望让眼科负责糖网病的筛查,但是,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好,重要原因就是眼科专家缺乏,内分泌科医生读片经验不足。所以,糖网的筛查率一直比较低。现在专家们希望计算机辅助诊断可以协助解决糖网眼底筛查这件事情。


>>>>

系统的使用对象是内分泌科医生


经过几年的研究,目前,上工医信“慧眼糖网”产品的诊断符合率超过95%,已大规模投入商用。它的服务对象是内分泌科医生,内分泌科通过上工医信采购一台免散瞳的眼底照相机,利用这台眼底照相机,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眼底进行拍照,然后,将眼底照片上传至上工医信的服务器上,经过上工医信AutoEye筛查系统的自动分析处理以后,形成一份报告,回传到医院的电脑端,供医生参考。

 

5AJKP$@{P%WT2Q5MK_H%MHO.png

 

季鑫介绍,这份报告既有对病灶的定性,也会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标注出病灶的部位、数量、面积等信息,并依据这些结果将患者归类。目前,根据眼科医学专家的指导,并根据内分泌科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和实际需求,上工医信将糖网病分为三类情况:健康无病变、轻微病变无需转诊眼科、中度以上病变需要转诊眼科。季鑫表示,这么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非眼科的内分泌科医生,他们更关注这种分类背后的临床意义,更想知道的是分类后他们该做什么。

 

所以内分泌医生按照上工医信的分类建议,直接跟进后续的复查或治疗。

 

季鑫还补充道,目前上工医信正在研发的一款针对基层眼科医生的智能诊断系统是按照眼科的临床标准将病变分为五类,产品预计2018年推向市场。他觉得,医学临床是很复杂的,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调整产品的设计,让产品更符合使用者的习惯和能力。

 

另外,在现实临床中,有10%-15%的医疗机构由于技术水平所限,他们拍摄的眼底图像数据不可用,系统就出不了报告。针对这种情况,上工医信邀请了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和医生进行复查。


>>>>

系统来源于临床、并应用于临床


谈及上工医信的产品优势,季鑫表示,目前全国利用AI技术进行眼底糖网筛查研究的企业和科研院校不少于20家,近年来AI技术的开源使得搭建一个算法模型变得容易。但是如何将技术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并且让临床医生接受,而且喜欢使用,这才是难点。上工医信系统的研发是基于实际临床需求,得到了临床医生验证的。

 

起初,上工医信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来自公开数据集和同仁医院,这样实验出来的结果很好看,但是,到了临床结果就不令人满意,后来就开始使用各地的临床数据,让系统更加 “接地气”,适应性更强,可以说上工医信的系统是经过多地、多等级医院临床验证的智能诊断系统。它来源于临床、产生于临床,并应用于临床。


>>>>

落地300家医院,并已大规模投入商用


当前,上工医信的“慧眼糖网”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份,近300家的医院已将其投入临床应用,其中超过100家的三级医院。大多数省份的糖尿病主委或副主委所在医院成为该省的糖网筛查示范中心。超过25万张的眼底影像资料已上传至上工医信数据库,且以每月超6万张的速度在增长。

 

季鑫表示上工医信“慧眼糖网”1.0版本已经拿到国家二类器械认证,新产品正在申请的过程中。

 

上工医信糖网病产品线的技术和商用均已成熟,而且,针对该产品也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从糖网病的筛查切入,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筛查和慢病管理。在某些省,上工医信已经联合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一起,从糖网筛查切入,为医疗机构搭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筛查管理平台。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商业模式。就糖网病产品线来说,上工医信的重心已经从人工智能诊断切入,进入到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

 

谈及未来发展,季鑫表示,目前,公司的糖网病产品线已经比较成熟了,后续产品线包括眼科产品“慧眼白内障”和“慧眼青光眼”,以及,心脑血管产品“慧眼脑卒中”和“慧眼冠心病”等。同时,上工医信也建立了与体检中心、药店、药企、眼底相机厂家、HIS系统厂家等的合作,开展多种商业模式试点,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的综合筛查、药物研发的支持性服务、糖尿病大数据监测、糖尿病和眼科疾病的分级诊疗等。

 

季鑫表示:“在临床技术层面,上工医信已跟同仁医院、中山眼科等国内顶尖眼科医院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旨在推动AI技术在眼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在技术层面,则与英特尔、佳能等跨国公司对AI处理器及医用硬件产品进行升级;在药物大数据临床应用层面,和跨国药企默克进行了商业化协同销售。”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王晓行

采编部主任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首发】镁伽科技完成约 3 亿美元 C 轮融资,高盛资产管理、亚投资本、纪源资本联合领投

《中国神经科学数字化创新白皮书(2022)》: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神经疾病全病程管理

开心生活科技与兆科眼科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推动中国眼科临床研究的创新发展

《nature》刊发妙健康案例,解读中国慢病管理的数字化未来

王晓行

共发表文章327篇

最近内容
  • 重磅!科亚医疗原创技术“CuraRad-ICH”获得国内首个AI影像诊断系统FDA认证

    2020-04-15

  • 科技助力医疗,厦门Manteia数据科技AI放疗影像工作站获得FDA审批

    2020-03-15

  • 疫情之下,我们重见了医疗AI的诞生初衷:解决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问题

    2020-02-25

上一篇

全国首家备案互联网儿童医院正式上线,依托医联体打造儿童医疗健康服务共享平台

2017-10-26
下一篇

医疗信息化:2017年市场增长乏力,企业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极?【2017年年终盘点】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