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探索社区智慧医疗新模式,家有健康如何讲好新型诊所的商业故事

作者: 何莉 2019-06-19 08:00
家有健康
http://www.joyhealth.net/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依托于地产,以预防医学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连锁健康管理机构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北京
查看

随着系列与诊所相关的政策出台,从顶层设计开始,医生开办诊所的政策约束已经逐步被解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诊所数量已经达到24.8万家,未来这一数据还将持续增加。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个体化诊所生存将愈发困难。而随着5G时代的来临,社区智慧医疗无疑将为社区诊所运营建立护城河。

 

专注于未来医疗领域的家有健康,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以线下医疗服务为依托,持续探索社区智慧医疗新模式。如今,已经形成了集健康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线上互联网产品矩阵于一体的社区智慧医疗体系闭环。

 

未来诊所运营,从“看病”向健康管理转移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体制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与大型医院相比,诊所天然存在着服务范围小、医生质量不高、患者信任感弱等局限。

 

近年,在资本和政策的加持下,诊所的运作形态正在发生着重构。

 

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疾病思维向健康思维转移,人们的健康需求,不再满足于寻医问药,而是扩大到更广阔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领域。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对诊所在获客方式、服务的穿透性和延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本局限在“看病”这一亩三分地的经营方式,对于当下的新型诊所,可能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故事。


微信图片_20190617114420.jpg

  家有健康智慧服务体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家有健康社区诊所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以看病为主,而是以预防医学及健康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用户的高频需求,打造相应的服务类目来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使社区诊所成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首要选择。当我们自身的医疗服务没有能力满足时,再通过绿色通道等方式,向其它机构进行转诊。”家有健康创始人张鹏先生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智慧医疗布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告诉动脉网,家有健康智慧医疗布局的初衷主要有三点:

 

一、通过智能软硬件和互联网技术,打破诊所服务边界,扩大获客的物理半径。

 

二、作为一家地产医疗企业,智慧医疗布局有助于提高业主的生活质量及归属感。

 

三、与社区周边的无人商超、无人电影院等不同业态间,实现数据及服务的互通。


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家有健康已在实地中山、遵义、无锡项目中落地3家门诊和8家体验店,建立了86人的全职医护团队和200人的远程专家团队(三甲医院在职医生)。为业主提供入户服务3342次,为业主实施医疗急救126人次,筛查出患有慢性病430人,有重大疾病风险98人,为业主举办公益讲座和义诊活动350次,业主到家有健康的就诊量为46500人次。

 

多样化智能终端赋能满足不同服务半径的健康需求

 

获客及获客后的精细化运营,是诊所经营的两大核心。其中获客是经营者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4月,集远程问诊、在线购药、在线检测于一体的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2.0版本上线,主要投放于诊所周边3~5公里的商圈。


“通常单一诊所的覆盖半径,仅为周边的两到三公里。即使诊所通过精耕细作,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获客范围也十分有限。”张鹏先生在接受动脉网采访时表示,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的设计理念,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链接,将诊所的核心职能,以实体的方式延伸至诊所覆盖以外的地方,以此扩大诊所的获客半径。

 

和智能微诊室同期上线的,还有家有健康的智能家庭医生1.0产品。

 

与承担着获客使命的智能微诊室不同,智能家庭医生主要应用于家庭场景,涵盖了一键救急、语音控制唤醒、远程视频问诊、视频听诊、尿常规检测、室内甲醛检测、食物营养成分检测、常规医疗监测(血压、心电等)功能。

 

微信图片_20190617114427.jpg

 家有健康智能微诊室外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诊所的获客成本普遍不低,因此获客后的价值转化与持续服务能力同样重要。”张鹏先生称,以往服务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用户对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形式,存在着一定的避讳心理。而以智能家庭医生,远程输送医疗服务,不仅可以将对用户的侵扰度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跟用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及持续的沟通机制。

 

目前家有健康的智能家庭医生产品已经正式投入市场,年度服务费定价在3000元以内,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全面、便捷的家庭医生服务。

 

智能微诊室和智能家庭医生,还只是家有健康智能产品系列中的其中两种。在家有健康的整体布局中,分别以人、家庭、社区、商圈等不同应用层级为划分,设计了系列服务场景。

 

在人的维度,研发了SOS智能手环及项链;在家的维度,布局了智能家庭医生;在社区维度,设立有家有健康的实体门诊;在商圈维度,则投放了智能微诊室及急救巡诊车。

 

张鹏先生告诉动脉网:“以往依靠单一的诊所,作为服务输出点,服务的穿透性和延展性相对有限。我们希望做的,就是通过智能软硬件和互联网技术,将诊所服务,打包成一个个不同的实体产品,来满足不同服务半径的健康需求。”

 

信息化系统辅助医生和诊所管理

 

虽然,随着系列有利于社会办医的政策相继出台,民营诊所市场热度持续增加。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公立医院依旧在我国的医疗体制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吸纳了超过80%的医生群体。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医生的复用率,提高整体的健康服务水平,也是当下连锁诊所运营的重要命题。

 

为促进医疗资源的相互联动,家有健康的医护团队一分为二,分为线下全职团队及线上远程专家团队。目前家有健康的全职医护团队共有86人,远程专家团队(三甲医院在职医生)共为200人。

 

家有健康表示,通过集约化的方式,远程专家团队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智能微诊室及智能家庭医生等终端产品,在社区诊所以外的场景,为用户提供远程问诊、在线咨询等服务。

 

2. 通过远程服务,扩大社区诊所的品牌知名度,为线下诊所引流。

 

3. 通过远程会诊形式,提升线下医疗服务质量。

 

为方便医生及诊所管理,家有健康还打造了自己的信息化辅助系统。在诊所端有自主研发的云HIS系统;在医生端有专门支持医生远程问诊及开设健康微课的医生端APP;在C端有小程序矩阵、微信公众号、社区矩阵等。

 

其中,最核心的云HIS系统,除日常门诊就诊数据处理外,还可以围绕预防医学,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数据、情绪状况、行为规律等一并采集,并整合至家庭医生工作站。依托大数据平台,从居民的生活规律出发给予预防意见,从而为每个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

 

张鹏先生称,家有健康践行的模型,在行业类几乎找不到分类标准。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来必然产生更多的健康需求。家有健康服务的范围,也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医疗的范围。因此,分类标准不重要,做出盈收才是资本最看重的。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何莉

医疗行业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2数字医疗年度创新白皮书》发布,三大领域五大热点全面讲述数字医疗“中国故事”

专家委员呼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卫项目,呼吸疾病管理或进入黄金时代

实现慢阻肺全程规范化管理,“驻马店模式”有何过人之处?

专注校园场景的身心健康问题,福宁医疗学生服务覆盖量达10万人

何莉

共发表文章33篇

最近内容
  • 你想了解的智慧医疗最新技术进展,这里都有!

    2019-07-10

  • 打造医院外联平台,源启如何构建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

    2019-06-27

  • 银川市与微医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共建银川数字健康共同体

    2019-06-22

上一篇

集成阿里云,毕马威打造国内首家智能化体检中心

2019-06-18
下一篇

对标估值15亿美元的HeartFlow,晟视科技发力心脑血管无创精准筛查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