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关于医生集团的30个答案

作者:动脉活动 2015-11-29 10:24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张强医生


哪些医生可以加入张强医生集团?


医生集团如何面对医疗纠纷?


医生集团与开飞刀的优劣对比?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称为“新名医”?


职称对在医生集团的医生影响大吗?


医生创业有怎样的优势?


哪些医生适合跳出体制?


……


张强医生给你答案



 参加过我们VB群活动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是借助小助手才能让更多的群和更多的群友参与进来,张强医生周三分享的时候,我们提醒他小助手要下班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问答。

后面他也跟我们谈到,和群友在一起聊真的很开心,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如果再让我聊三小时,我也是非常乐意的。阳光、平易近人,这是熟悉张强医生的朋友都知道的,看了以下的万字回答,你会真实感受到他的真诚。


 精彩问答

1、现在有很多体制内的医生集团,您怎么看他们的发展?

张强:现在有很多医生集团是体制内医生集团,医生朋友可以多去试试水,可能院长给你很多警告,但国家既然有政策,就表示这件事情是可以尝试的。

试水的过程不建议太久,因为太久的话很难平衡多点执业单位和原单位的利益,也很难平衡自己给予家庭、原单位以及多点执业单位的时间分配,所以体制内医生集团存在一定瓶颈,如果试水找到感觉,应该尽快转化成自由执业。

2、哪些医生可以加入张强医生集团?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张强:我认为普通医生大概需要具备四项基本条件,否则的话,从体制内出来以后面对挑战会很大,很容易失败。

首先就是最好有自己的独门技术,也就是说,医生出体制后需要认真考虑下,为什么病人要找你看病,而不是找你原来的同事看,所以必须得有一个优质技术水平,然后配上国际医院优质正规的治疗流程,才能让病人感觉更安全,才能有生存空间。

第二点就是需要一个合理的价值观。比如说我在离开体制前是科室主任,收入水平是不差的,并且资源非常稳定,不担心病人不足,但正是因为自己追求的方向不同,所以毅然离开了体制。如果你自己想要做一个维护病人利益的纯粹医生,并希望光明正大的拿到自己应得收入的话,你可以尝试跳出体制做些事情。

第三点就是我们希望给病人一个最理想的治疗模式,这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有了为病人做事情的心思才能真正走出体制做好,大家可以多去尝试思考。

第四点就是学习能力。比如说,我刚从体制内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能力很强,而实际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如果学习能力不强的话,很难跟得上节奏。

3、医生集团目前面临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患者的来源排在第几位?

张强:首先挑战来自于患者,他们怎样去信任一个没有医院的医生团队;第二个就是没有医保,在没有医保完全自费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收费比公立医院还要贵些;还有第三点,很多体制内的同行,隔着体制可能会对医生集团产生误解,从而产生反对甚至诋毁的声音,这样的效果非常恶劣。所以坐在这个位置,就需要医生具备强大的内心和信仰。

4、最优质医疗意味着价格不菲,医疗作为公共产品,您在实现个人或团队的价值中,如何权衡广大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因为实现后者,才是医者仁心。

张强:医生集团在将来能否照顾到普通老百姓,从目前生存上来看,对于原来的价格体系我们肯定是不满意的,我们如果拿到医保的话,有可能还是走以药养医的老路,这不是我们希望的,也不是我们出体制的追求。所以我们出来以后,决定打造一个新的价值体系,而且在这个体系中,医生的劳动价格也得到保障。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不自觉的往高端医疗上靠,其实我们做的不是高端医疗,而是我们理解的优质医疗。

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普通老百姓对优质医疗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如果我们盲目降低成本提供廉价医疗的话,可能会使优质医疗变成粗制医疗或者过度医疗。那么我们如何减少成本,使得优质医疗惠及普通老百姓呢,首先一点就是当我们医生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要把流程标准化,标准流程普及下来后,我们的成本肯定会降下来,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应该就会享受到优质医疗了。

并且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优质医疗在欧美国家就是他们的普通医疗,所谓的高档其实一点都不高,我们这些高消费病人享受到的医疗就是欧美普通病人享受的条件。

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高端医疗或者说优质医疗,就是十年之后的普通医疗。如果大家体验到这个过程的话,你就会觉得,看病就应该这样看,它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看病一定能约到专家而且每个流程应该都有人告知你,而且非常顺畅,回家以后还有客服服务,二十四小时都可以联系到医生团队,那么病人就会觉得很放心,其实这只不过是基本医疗应该具备的样子。

所以我觉得我们没有做优质或者高端医疗,我们只是做了十年之后的普通医疗,只不过这个过程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5、医生集团是否考虑介入保险方面?

张强:当我们将来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医生集团也会作为一个主体介入到保险或者发展成会员,这样逐渐来降低患者医疗服务的负担。我们实际上还是遵循之前定的口号,让人人享有优质医疗,这是我们的一个长期目标。如果这个路程是个马拉松比赛的话,或许我们只走了一公里的路程,但是方向我们不会变的。

6、医生集团如何面对医疗纠纷?医生如何在医生集团感觉到安全感?

张强:我们现在的医生集团怎么面对医疗纠纷呢?有一点大家需要要理解,一旦给病人提供优质医疗的时候,医疗纠纷是很少的,我们一年要做一千多例病人,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医疗纠纷的情况。当你可以花二十分钟时间仔细了解病人,并且还有充分时间了解病人的心态的时候,你会发现和病人沟通其实是非常顺畅的,从这点上来讲,实际上相比于公立医院而言,我们更安全。

另外一方面就是医疗责任险,我们以前病人出现了问题之后,可能医生没有这部分保障。现在,我们所有的医生都有多份责任险,如果出了问题,法律和保险会立即介入,让医生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另外从执业模式上来讲,当我们都以患者为核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将会变得非常非常小,至少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在公立医院的时候经常提心吊胆,现在就感觉,执业的环境更加轻松安全了。

7、医生团队都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是否需要低年资的医生?

张强:现在我们医生集团不仅吸收高年资医生,也会吸收低年资医生,但是我们会更偏向于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这是我们的目标医生人群,因为目前医生集团还没有很好的培训体系,所以希望现在吸收的医生会成为后来者的导师。对于那些还没有走出体制的医生而言,当他们加入医生集团后,还需要好好的摸索,所以前期参与医生的经验对于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中国有多点执业职称限制,所以原则上讲,我们不接受主治医师以下的医生,但未来随着政策的改变,都是有可能的,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到中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来。

8、对于体制内医生的发展,您怎么看?

张强: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出现实际上是代表了我们中国医生群体独立意识被唤醒了,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它唤醒了中国的医生,对于医疗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主动并参与到医改当中去。当然它面临一个瓶颈,这种瓶颈来源于在原单位的契约关系下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医生做的任何其他的事情都好像在灰色区域群做,从院长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行政命令的话,让他支持多点执业,难度是比较大的。

目前国内体制内的医生集团是中国特殊国内环境下的产物,国外的医生集团都是自由职业医生,现在国内的医生很多还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还没有这个胆量去离开体制,当然在这个不成熟的环境下,医生可以通过体制内的这种方式来试水。比如说,我们有些教授在体制内很有名,有看不完的患者,一旦离开体制以后,他就发现自己的品牌是非常虚弱的。也就是说在体制内的时候,你的品牌是机构给的,当离开之后,你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会对自己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所以我认为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存在,首先勇敢的走出这一步,然后他们会遇到瓶颈,需要努力的想尽办法来克服,包括有些医生可能会走出体制和原单位完全划清界限,从而放手去干,这些都是很有可能出现的。如果医生集团想要得到市场认可或者有比较大发展的话,他们应该会完全脱离体制,变成完全自由职业医生,一旦这种机制形成的话,医生集团和原单位的新契约关系有可能就形成了。

9、医生集团与开飞刀的优劣对比,您怎么看?

张强:我自己以前就是飞刀医生,做了十几年,虽然挣了钱,但是非常辛苦。医生集团和飞刀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第一个就是飞刀具有偶然性,往往哪里需要帮忙飞刀就会飞哪里,这样一来,飞刀医生和做手术的那家医院或者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接触并不紧密,有安全隐患。

而现在医生集团是和固定的医院进行签约,我们每个医生都有固定的团队配合,一般患者根本看不出我们是两家单位,契合度非常高。

第二个区别主要是收入来源,飞刀过程往往脱离不了红包,它是飞刀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往往是现金。这里边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收入是灰色的,第二方面就是无法纳税的,所以医生的自我保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的医生集团收入并不直接来自于患者,医生集团的医生收入是公开透明的,同时我们也会合理纳税。

第三个区别是飞刀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后就会回原单位,忙起来根本顾不上术后病人的管理,如果术后病人出现问题,飞刀医生很难回去处理。而我们医生集团中每个专家都有一个团队,团队里边有相关医生以及专家助理,专家助理24小时跟踪病人病情,所以术后病人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到相关专家。

10、根据您的介绍方向还是更偏向于风险的小的外科,对于风险大的外科,轻资产模式的医生集团会考虑大批量的参与吗?

 张强:我的建议是,在目前相关法律并不成熟的时候,医生集团选择一些高风险病症去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所以做一些常见病、技术含量高的病症比较合适,因为生存是第一步。第二个方面就是一旦我们民营医院的硬件设施或者保险支付跟上,我们也会选择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去做,所以应该来说没有瓶颈,但要慎重。

11、张强医生,最近动脉网大夫公众号提出了一个名词叫做塑造“新名医”,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有名的医生,可能他的学术并不强,在他本单位地位也不高,但在互联网的某个平台确是响当当的医生,您怎么看这些医生,他们会不会对整个医疗行业,或者我们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认知产生大的影响?

 张强:在互联网时代确实有这么一批新的名医出现,包括我自己也是借助互联网一部分力量。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对于新时代的自由执业医生团队来讲,医生的技术才是其核心竞争力,假如没有技术优势,只是依靠服务或者互联网的传播,是走不远的,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这点上来讲,就是线上线下应该齐头并进。

我对名医确实有新的思考,过去对一个名医的评价往往说他可以飞刀,受到很多人欢迎重视,同行们和学生们也都很仰慕,这就是以前的名医。

但我认为未来的名医一定会有这几方面的要求:技术高超、收入合法、尊严执业、依法纳税、多做慈善等等,我认为这是名医应尽的义务吧。同时我认为,名医应该把他自己的部分精力投入到医改当中去,来唤起一些正能量,所以综上所述,未来的名医应该除了高技术以外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2、在医生集团有没有竞争、晋升机制呢?职称较低的医生在医生集团有没有发展?

张强:关于晋升的问题,有很多朋友在问,包括很多医生,说自己现在是副高,升成正高以后出来的话应该会更好一些。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玩法是不一样的,当病人去体制内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有一堆医生可供选择,他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医生职称来判断医生水平。但如果在体制外,职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在医生集团,只会看你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所以病人的口碑很重要,而不是只关注医生的资历。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获得主任医生的职称已经有10年了,但我离开体制以后主任医生的职称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病人,而我的病人基本都是通过一步步把病人服务好,并通过口碑传播做起来的,这个和自身职称关系并不大。

13、医生集团会不会面临多头乏力的情况?您认为医生集团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张强:关于医生集团多头乏力的事情,我认为在早期应该专注于临床做出口碑,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包括我们推掉五千万的融资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假如当初我们真的拿了五千万去做一个手术中心,可能我们现在的精力都会放在装修房子、办证上面,那么市场机会将会失去很多,所以我们采用轻资产的模式把医生集团的品牌先树立,然后当品牌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实际上可以直接将品牌搬到各个领域,包括推动保险、日间手术或者互联网方面的发展,所以这些事情以后会有不同的团队去做。

14、医生创业又怎样的优势,医生集团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

张强:如果在美国的话,很多医院的前身就是医生集团,包括梅奥诊所,梅奥的前身就是医生集团,当医生集团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些医生会站出来作为主导建造医院。最典型的是在美国66%的日间手术中心的投资者都是医生团队,而医院的投资只占不到10%,也就是说实际上医生团队投资的手术中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因为他们更知道病人的安全如何保障,手术中心如何设计。

15、医生集团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患者?医生?政策?

张强:我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患者的就医习惯,当然这种习惯正在逐渐改善,比如说我们有位患者,从广州坐飞机来上海看门诊,再飞到北京做手术,因为他只认医生,有了飞机他觉得在哪看病其实都一样。

另外就是一些同行们的误解,他们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些新生事物,认为我们在挣大钱,而实际上我们觉得自己在为他们打拼道路,所以有时因为不被理解会很孤独,同时还有很多政策上的限制以及各方面保障还没有完善。

当然我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我们自身能力的不足,也就是说如何摆脱以往固有的思维模式转到一个现在股份制董事会结构的集团上来,是非常大的挑战,到底该如何组织领导他们,这都是非常大的难点。所以我认为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当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从政策的挑战来看,现在的政策走向对医生集团是越来越有利的。这是因为我们现有的公立医疗体系提供的医疗服务往往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医患矛盾明显,包括院长有意见,政府也不太满意,所以我们现有的医疗模式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良。对于我们医生集团而言,在这个领域,我们的价值在于怎么唤醒我们医生对患者服务的驱动力,从这点上来讲,我们的方向和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相信政策会越来越好的。

16、您是如何考虑融入互联网思维?

张强:首先互联网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工具,能够改变很多传统行业的格局,医疗行业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对互联网非常重视。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线上的模式和医疗有所冲突的地方,比如说在线下,医疗往往是舍近求远的,而互联网是提供便利,比如说我们老百姓喜欢去北京和上海看病,他们追求的不是便利而是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

但我们又不能利用互联网帮助患者匹配附近的医院,因为患者本身就对基层医院不信任,所以在这方面来讲互联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认为互联网可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但目前还无法改变现有的医疗环境。

医疗的地域性非常强,从这方面讲医生和律师及教师都是不同的,一个医生想要执业,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或者固定场所,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发一种新的模式,现在大家都在探索。

我们医生集团更多的关注互联网移动性,我们不会去做传统的his系统,因为一方面来讲我们医生集团是多点签约的,因为未来医生是流动的,相对比较分散,所以我们也在进行移动平台的开发。目前我们在借助三方平台做患者的病例资料的储存,比如说病历夹,医患互动的好大夫我们也在用,当然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微信后台,有自己的远程问诊平台,以后的重度咨询我们会放在自己的平台上。

17、患者应该没有导医能力,只好看介绍和医院的知名度,您是如何在医生集团运行中,提高医患对接的便利性、高效率?

 张强:任何一个离开体制自由执业的医生都会把患者治疗的质量安全看成自己生命一样重要,这点和体制内医生可能有些不同,因为他的一个闪失可能会毁掉整个品牌,所以从这点上来讲医生集团对自身的约束力是很强的。

除了对自身严格要求和对病人严格检查以外,医生集团还需要制定自己的标准,包括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如果你看到我们医生集团的标准,你会发现大部分标准是很多三甲医院无法做到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标准远高于一般的三甲附属医院。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美国的日间手术的标准,并准备在它的基础上加上我们都有的服务,尽可能的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

18、如何走向良性循环,不至于只是向现有公立医院抽血?

张强:首先我需要澄清一点,我们的患者来源跟公立医院是没有冲突的,我们绝对不是让公立医院、医生送病人到我们这边来,因为我们需要的患者是有自己定位的,主要是那些无法接受传统医院做法或者服务的病人。当然公立医院的大部分患者,现在也不一定认可我们医生集团的服务,所以两方是不冲突的,是互补关系。

我觉得吸引病人关键的地方是,能不能把你的第一个病人服务好,从我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来看,如果把第一个病人服务好,甚至好到超出他自己预期的话,那么他肯定会给你带来三五个病人,这个就像滚雪球一样。当然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个传播速度就更快了,并且来治病的人有些身份特殊,如果给他们服务好,他们很多都会帮忙宣传,效果就更加明显了,所以这也是我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19、哪些医生适合跳出体制?

张强:哪些医生适合跳出体制,我觉的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这和他本人个性以及未来理想是相关的。如果只想安安稳稳、旱涝保收可以在体制内呆着,但如果有想法,觉得自己很优秀,不想跟着吃大锅饭,可以出来做自己的品牌建设,所以没有很明确的限制。不过我刚刚也提到了,如果想要做的好,需要有些基本要求,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信仰方面,因为在自由执业早期,环境确实不理想,还是挺有挑战的。

20、医生集团会不会涉及到其他领域,会不会做成全科医生集团?

张强:早期的时候走了个弯路,当时我们想招募所有科室的专家都进来,一网打尽整个医疗市场,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太成熟的,这也是我们后来退掉融资的一个方面,因为考虑到融资中包括人力投入部分。

医疗市场很大,大家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想把这几个科室努力做到全国最好,另外的科室交给其他医生集团来做,这样才是合理的。我相信当中国的医生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肯定会出现资源的整合,并且整合起来能量将会非常巨大,我认为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

21、您怎样看待内科医生的自由执医前景?张强医生集团目前有考虑内科慢性病管理的服务探索吗?

张强:内科医生的自由职业也不是障碍,早期我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你一个外科医生最不适合出来了,因为你给患者手术需要麻醉清洗护士、医助等等,你一个人怎么做。

不过后来我们还是做起来了。同样作为一个内科医生,如果他对病人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给他制定了完善合理的治疗方案,那么他的诊断费用即便定的很高,病人也是愿意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医生是否可以提供病人认为的物有所值的服务,假如还是像以前那样五分钟看一个病人,肯定是不行的。

22、最近听说,有些院长提到,通过医院为医生做个人品牌,您如何理解在个人品牌塑造方面,院内和院外的差别?

张强:医生的个人品牌怎么做?做个人品牌是通过公立医院还是个人,我认为都是可以的。因为实际上很多公立医院也在为医生做品牌塑造。比如说品牌影响,包括我们过去最著名的一些专家,他们的成长、成名是离不开医院的,所以在品牌塑造方面公立医院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公立医院的时候不会谈到盈利,报道私立医院往往会谈到盈利,这种味道就发生变化了。

公立医院宣传的时候倾向于学科带头人,即便是手术是底下的小医生做的,做得好了也会宣传带头人。医院专家的品牌绝大多数是医院的品牌,比如协和的专家在协和坐诊的时候,黄牛把专家号炒得很高,但当专家离开医院,在协和对面诊所坐诊的时候,专家号能卖多少这才是他真正的价值,所以真正的品牌是他个人的影响力,而不是依托于医院。

有些院长考虑给医生做品牌塑造,这些院长都是很好的,是应该考虑到医生的感受,如果过度考虑医院的品牌,如果只是建设医院的品牌不管医生,那医院就是空中楼阁,医生在医院里边是良莠不齐的,塑造医生的品牌会让病人可以找到好医生。

23、医生集团会不会考虑引入医保机制??

张强:医保虽然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但是它拥有最大的病人资源,所以很多作为重资产投入的医院想要生存,往往第一步想到的就是拿医保,拿供应链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医生集团来讲,因为离开体制就是想改变自己的执业模式和收入模式,所以在医保不合理的情况下,我们会放弃,会转向做自费体系,但是做自费对于病人而言是很有难度的,你要有独门的技术,独门的服务体系,这样患者才会介绍病人来找你。

24、医生出来以后,可用资源是不是减少了?

和睦家

(和睦家医院的手术室)


张强:其实医生们一旦成为独立群体,重新去对接各种资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拥有的资源是更多的。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和睦家医院的手术室,这个手术室包括了各种术中超声,包括达芬奇机器人等等,这些设备我们医生集团都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如果你觉得哪个设备需要使用,但是医生集团还没有,你可以寻找有这种设备的医院去签约,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他的资源会变得更丰富。另外就是从住院的情况来看,虽然医生集团没有自己的医院,但是他的住院的床位数可以无限地扩充,直到你的病人达到一定饱和。

以张强医生集团为例,作为血管外科团队,几乎在每家医院都拥有我们独立的超声,所以我们在门诊就有专门的超声仪器放在那里,现场就给病人做检查操作。在我们九家企业机构里面,有三家医院是拥有复合手术室的,俗称杂交手术室,里面有DSA,包括CT。这样一来,我们血管团队就拥有了三家杂交手术室,所以,相对于过去作为科室来讲,我们拥有资源更多了。

25、听说恒大许家印和哈佛的Brigham and women合作在国内正开医院,张医生会觉得如果恒大完全参照Brigham and women建设医院,对病人的服务会更好,医生集团因为医生的流动,对病人的管理不够紧密吗?

张强:现在很多的大企业要跟哈佛、梅奥结合,但是我认为目前还不是很好的一个时机,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去对接现梅奥、哈佛是很困难的,即使梅奥到中国来造一个诊所,也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医疗有很强的地域属性,与生活习惯、沟通习惯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我觉得可以学习梅奥、哈佛的一些理念,但不能照搬国外的,否则很难进行下去。

这种模式对现在的医院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医院怎样从直接服务病人的平台变成了服务医生团队的平台。医生团队怎么样在这种被服务的环境里,专注于对病人的服务,最后再这样的环境下对大病的服务应该是最好的,然后大病的一切反馈都可以决定医生品牌,决定他的收入。

美国医生团队有个优势,除了提供医疗服务需求以外还有相应的谈判,财务、法律方面的支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医生之间是相互组团的,假如一个医生度假去了,另外一个医生会帮助做他的事儿。所以我的医生集团也是这么考虑的,假如有医生空缺,另外的医生会帮助他做这个事儿,这就是医生集团的优势所在。

在美国,大部分医生是不属于医院的,属于个体职业,或者是加入医生集团。当然有一定的趋势就是,由于奥巴马的这个政策以后,医生的整个经营成本上升,个体职业在慢慢减少,而更多的医生慢慢的加入医生集团或者受雇医院。

但是即便是这样,国外很多还是采用医生集团的模式,医院只是一个平台。当然也有例外,梅奥是雇佣为主,但是一些大牌专家也有在医生集团签约,那么在中国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们早期的那种发展阶段,一下子跳到梅奥或者是这种模式是很困难的。

26、现在正在投资做民营医院,张医生怎么看民营医院发展?

张强:做一家民营医院,只要投入一定资金,造很好的设备是很容易的,但最主要的是缺少医疗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怎么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按照现有的民营医院招聘人才的这种模式,或者获取收入的模式来讲,他未来招收人才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医生现在的整个成本都在上升,中国将来是比较适合把医院做平台,让医生集团去对接这种模式。

27、健康管理现在很多都在做,未来您这边有没有规划做慢病管理服务这一块!如果有,打算怎么开展?

张强:关于医生集团是否做慢病管理这块,目前还没有打算。是因为慢病管理,它对医生的需求以及他的管理模式是不同于我们外科团队的,所以现在在社会上有很多的全科医生实际上是最适合做慢病管理,所以这一块,我觉得应该是由他们来做,可能比我们做更好。

28、医生集团是否也要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呢?如何进行?

张强:另外就是医生集团关于科研的这种认识,很多人说走出体制外,你的科研怎么办,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是以体制内的眼光来看体制外,会产生这种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实际上说科研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做,没人可以阻止你去发表SCI文章。

因为SCI杂志也不会拒绝一个体制外医生的文章。所以从这点来讲,就是不存在任何门槛。那么从经费来讲,就说未来科研经费也应该考虑到,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会考虑到离开体制外的医生,有一些体制外的医生团队也拿到了科研经费,医生集团自己的经费也可以让医生投入到科研中,所以这个不成问题。

29、护理人员的发展,张医生怎么看?

张强:美国有很多护士已经逐步替代部分医生的工作,比如说手术室的专家助理,在腹腔镜手术的时候,护士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扶镜子或者是缝个皮肤,我觉得没问题。现在也出现很多,麻醉护士可以独立做麻醉,在美国只要拿到证是可以的,最终未来的护士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医生的成本是很高,护士可以大大的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所以我看好未来的护士发展。

护士才是真正的管家,同时这个管家管得好不好,病人会从护士的一举一动,从护士的行为来判断这个医院好不好,所以从这点来讲护理人员自身观念的转变,以及我们医院怎么重视护士的工作。我觉得这些都是要值得重视的。

30、为什么会取名叫张强医生集团?

张强:很多人关心为什么要取名叫张强医生集团,这个事情我们也思考了很久,其实我也不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暴露在工作面前,很有风险,因为很多专家会认为,你取了张强那我们算什么。这件事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用我的名字,英文名叫doctorsmile。这个是我在美国的时候真正的英文名字,我工作牌上也是这个名字,后来发现这个名字的好处是,大家看到我都很喜欢,都没有陌生感,大家看到这个名字都会笑。

后来,我又开始写微博,实际上很多人把doctorsmile慢慢变成一种符号,它是代表一种阳光、一种正能量,它是代表医生的新形象,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名字不重要,但是它能不能传递信息,能不能成为新一代医生的一种新符号,这是很重要的。

取名张强医生集团也是很自然的一种过程,在中国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我想要做的是一个让人信服的品牌,如果我拿自己的名字作为标识,我会很珍惜这个品牌,就像梅奥诊所一样,它就是以梅奥医生的名字命名的。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