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患者社区起家,抗癌卫士要打通整个肿瘤医疗产业链

作者:付海天 2016-07-05 17:08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在移动医疗市场,垂直类医疗领域正在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肿瘤类APP产品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关机构研究表明,从患者基数角度估算,肿瘤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移动医疗肿瘤垂直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机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肿瘤垂直领域互联网医疗平台——抗癌卫士APP。

 

779877647564486921.jpg

抗癌卫士CEO姜作忱 


轻问诊之外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探索

 

与其它病种互联网医疗产品不同的是,肿瘤类疾病不像皮肤科、妇科等病种能够通过图片或者电话的形式就能够直接解决问题。

 

姜作忱表示,轻问诊的模式很难在肿瘤领域有深入发展。肿瘤类移动医疗产品上医患活跃度普遍相对较低,对于肿瘤类疾病而言,医患之间需要深度的互动沟通交流,因此在产品逻辑上会与其它类产品有所不同,需要探索更适合肿瘤医疗市场发展的商业模式。

 

“抗癌卫士要解决B端,D端和C端之间的关系问题。B端即肿瘤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D端即医院和医疗机构,C端即终端患者。各类企业需要有渠道来对接患者并提供医疗产品,而肿瘤患者又十分需要优质的药品和医疗资源。而抗癌卫士作为一个平台将会对接各方,”姜作忱说。

 

医疗类产品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信任问题。对于如何构建患者对抗癌卫士的信任,保证抗癌卫士平台的纯净性,这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发展。

 

抗癌卫士后台有关键词监测,以及人工审核,专门监测平台上的广告营销等异常用户行为,一旦发现各类异常行为立即封号。通过这种人工+技术的方式,抗癌卫士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个纯净的医疗环境。

 

而对于与抗癌卫士展开合作的医疗机构,抗癌卫士会对其资质进行审查,并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来保障患者利益。

 

在被问及是否有考虑招募大量的地推团队进行产品推广的时候,姜作忱坦言:“抗癌卫士不需要那么庞大的地推团队,可能我们的地推团队规模相对于其它同类产品而言是非常小的。我本身上是互联网出身,更希望以互联网化的方式来做产品。”

 

据动脉网了解,抗癌卫士此前曾通过微信为肿瘤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活动,通过微博为美国癌症男孩Dorian策划”Dstrong”爱心接力活动,以及通过抗癌卫士APP进行慈善赠药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抗癌卫士在产品推广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抗癌卫士4.0:智慧医疗的初步尝试

 

“抗癌卫士今后将以精准医疗为主线发展。肿瘤治疗作为个体化治疗一定是精准化的。抗癌卫士将来是以精准医疗为基础,智慧医疗和数字医疗共存的一个平台。”姜作忱表示

 

所谓智慧医疗就是能通过互联网及其它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化帮助患者及家属。目前市场上移动医疗产品大多是提供内容、资讯以及医疗服务,而智慧医疗则将会围绕这几个部分展开。

 

抗癌卫士4.0版本与3.0版本相比,优化了信息检索功能,能够从不同维度展示搜索结果。此外,抗癌卫士提供的信息内容以及诊疗服务,都将按照患者的基础属性与医疗属性进行匹配。在姜作忱的设想中,这将是智慧医疗的第一阶段。

 

而对于如何保证内容上的精准和有效,抗癌卫士则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举措。在抗癌卫士的平台上,有很多专门研究肿瘤的博士以及医生产出内容,兼职人员两百多人,抗癌卫士有二十多人的运营团队,大多数是医学背景出身,负责文章的校对审核文章,以及确认文章出处和来源。内容团队是抗癌卫士里仅次于技术团队的第二大团队。

 

对于数字医疗,顾名思义就是大数据医疗。由于我国医疗环境的原因,想要通过医生端构建肿瘤大数据的做法比较困难。抗癌卫士有拥有大量用户,希望从用户的层面来构建肿瘤大数据来支持智慧医疗。

 

肿瘤用户很难通过互联网与医生直接沟通解决问题,而肿瘤大数据则是一条可能的路径,抗癌卫士希望未来通过智慧医疗来解决问题。

 

抗癌卫士组建了专门的大数据团队,负责肿瘤数据分析处理工作。肿瘤大数据从数据分析到最终落实到产品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拿到才金资本投资后,抗癌卫士加快了大数据团队的组建和研发进程,希望在肿瘤大数据方面树立起独特的竞争壁垒。

 

抗癌卫士CEO姜作忱表示,“抗癌卫士APP已拥有20万肿瘤患者大数据,抗癌卫士未来一定是大数据企业,应用肿瘤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精准医疗提供参考支持,也可以解读并预测肿瘤疾病趋势。”

 

抗癌全程管家式服务

 

1467619946695467.jpg

 

日前,抗癌卫士APP正式推出4.0版本,主推智能“抗癌管家”理念,用户可通过“抗癌管家”获得全方位的抗癌解决方案。同时启动全程化救助服务从资金、医疗服务、辅助商品等多维度来为需要帮助的肿瘤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救助。

 

抗癌卫士迄今为止主打过三个概念。第一个是抗癌小镇,很多患者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抗癌卫士则希望借助抗癌小镇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分享空间。其次是抗癌卫士3.0版本主打的精准医疗,抗癌卫士希望通过精准医疗平台的构建,来告诉患者肿瘤疾病究竟应该如何获得治疗。在最新版本抗癌卫士4.0当中,抗癌卫士主打“抗癌管家”服务。在姜作忱的设想中,希望患者能够通过抗癌卫士便捷地获得全程医疗服务。

 

抗癌卫士APP 4.0的抗癌管家理念通过三大功能矩阵来实现:多元化医疗服务涵盖患者诊治所有环节,用户通过更新病例信息,可获得疾病解决方案及相应的医疗服务。同时用户通过“医生在线”功能可一键预约国内权威肿瘤专家,与专家进行多维互动、沟通;“精准信息”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用户属性和行为,匹配全站内容并进行精准推送。此外,4.0版本搭建了肿瘤群体专属的电商平台,满足用户抗癌所需的相关商品需求。

 

在抗癌卫士APP的界面中可以看到,抗癌卫士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海外就医、营养支持、肿瘤体检、诊断解读、专家会诊、基因检测、康复治疗、药品渠道等内容。

 

据姜作忱透露,抗癌卫士现在有十几人的团队专门负责业务谈判。例如基因公司,有31家在谈,达成合作7家,即将签约14家。精准医疗离不开基因公司,而抗癌卫士则在国内外的层面上都有推进合作,并初步尝试帮助他们接近客户。截止到去年年底,抗癌卫士上线一千多项基因检测项目,截止到五月底数字到达三千,姜作忱预计这个数字今年年底达到六千到七千,2017年突破两万。

 

例如迪安诊断,虽然目前其客户主要为医院,但也希望在患者层面吸引更多客户,抗癌卫士则作为一个平台来为其服务,能够提供大量的精准用户。除此之外,抗癌卫士还在体检、癌前筛查、康复阶段、保险以及肿瘤心理机构都有布局。姜作忱预计今年年底合作机构将超过三百家。

 

抗癌卫士创业维艰

 

抗癌卫士也经历过一场大的变故,那是在团队初创期,遭遇资金紧张,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一天,姜作忱开会说,抗癌卫士这件事,一定能成,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来,但如果一定要走,也不勉强。随后,公司走了一大半人,只剩下十二人。抗癌卫士团队在一间简陋的民房里,接连加班了几个月,最后终于拿到了天使投资。之后,抗癌卫士又顺利拿到了两轮融资,公司也从民房搬到了办公楼中,团队扩展到七十多人,而当初坚持下来的十二人,如今都成为了骨干力量。

 

“如果不是他们当初的坚持,可能也不会有如今的抗癌卫士。”姜作忱感慨道。

 

还有一段时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员工人心出现动荡。那段时期,姜作忱强调的是,做好产品,做好内功。“创业公司的发展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看团队,二是看你是否用心。”

 

姜作忱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用户的父亲患了严重的癌症,找到了抗癌卫士,希望接受海外医疗服务。而抗癌卫士团队在将患者情况与国内外医疗机构沟通后,建议患者不需要进行海外医疗。但患者亲属仍旧希望患者接受海外医疗,最后当患者转诊海外的时候,海外医疗机构表示对该患者的确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而这位患者的亲属,后来为抗癌卫士介绍来了5位需要接受海外医疗的患者。

 

“当你是很用心做一件产品的时候,用户是可以感受到的。”姜作忱说。

 

“踏实”是访谈中姜作忱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或许是因为之前姜作忱的抗癌经历,让他十分重视内容质量,重视用户体验。姜作忱希望员工所面对的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切实感受到患者最需要的东西。

 

“我们有位运营主管,刚来的时候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我们不需要做市场首发,不需要做关键词优化,不需要去拼命拉新促活,我们需要的是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我们每个月都会派同事去医院接触肿瘤患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患者的境况比我在公司开会强调什么会更有说服力,当员工看到那些患者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抗癌卫士注册用户规模已达150万左右,注册肿瘤医生规模超过2000名。抗癌卫士从信息匹配、医疗服务以及心理疏导三个方面切入,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疾病管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目前,抗癌卫士已正式启动B轮融资。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