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春:互联网医疗要从单一的付费向循环补贴的模式转变

作者:郝雪阳 2016-12-12 16:22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12月10日,好大夫在线和银川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开业,在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就互联网医疗的理念与发展趋势发表了演讲,以下为动脉网(公众号:vcbeat)整理的精彩内容:


429955141177791563.jpg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 高解春


在中国,看病难的问题已经老生常谈,中国的医疗走到今天,其变化和发展趋势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从个体化治疗,到群体化健康管理,跨区域的异地就医成为了必然。如何让资源形成共享,而不是所谓的规范和有序使用,是摆在互联网医疗面前的问题。


任何一位病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任何一家医院看病,所有的医疗信息都要全部录入到病例中,出生以后什么时候第一次打预防针,什么时候患什么病、用的什么药,所有的检查报告、X光片子等等都要录入,这就是健康档案——人一生中所有与健康有关的数据都存在档案里。


但是在中国,每一次关于健康档案的讨论,论点都在何种数据应该被放进健康档案上面。事实上,只要把健康记录放在互联网上,所有一切就都会被记录下来。互联网的数据库是无穷的,根据我们的需要去里面选用,这才是互联网健康档案。


互联网医疗时代,医院通过健康云、远距离医疗模式来给病人服务,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变成协同网络服务为主。这种模式下,大医院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会成为医院的服务中心。


明确互联网医疗的定义


互联网医疗是有定义的,只是目前它的定义被泛化、被扭曲。它的服务应该包含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务、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远程会诊等,其中重点需要强调的是电子处方和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和远程会诊有何不同?远程会诊的病人为病人端的医生所负责,法律主体是当地的医疗机构,而非远程会诊这一方。远程医疗则是医生在本地给远方的患者开具电子处方。问题是,这种模式下,承担医疗法律的主体在哪里?这是互联网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医疗有一个概念定义非常模糊,叫移动医疗。移动医疗其实就是把PC端的服务放到了移动端,以前在电脑上才能进行的操作,现在通过手机、ipad,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移动数据的处理,虽然会带来更多的便捷性,但本质上仍然是互联网医疗的延伸,只是应用场景发生了变化。


还有一个概念叫家庭健康医疗监测,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延伸。它的核心是让穿戴式设备通过互联网接入医疗机构,让病人在家里就得到监测管理。但家庭健康医疗监测与慢病管理不同的是,所有的检查都会有远端的医生进行介入指导。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其中必然会包括以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为主的转变。


将这几个概念搞清楚之后,医疗探索者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未来走向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多点执业的试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企业不能简单的满足于健康管理和咨询,还要考虑的是如何挖掘互联网医院的潜在能力。所以,互联网医疗如何形成中国模式,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形成互联网医疗中国模式的基础


第一,主体责任和监管,许多人将互联网医疗风险讲的太大,但互联网医疗不会因为载体改变改变医患法律关系。另外,医生从来不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是医院,所有的第三方平台都必须要与医院挂钩。


第二,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从古至今,病史的拥有权一致属于医院,病人是没办法将病例带走的。但任何医生泄露了病人的隐私,造成问题必然要负法律责任。事实上,线上病史与线下纸质病史相比,后者更容易被篡改。任何一个电子病史的修改,后台都会留下痕迹,这才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医疗记录。未来的隐私保护不应该与信息共享成为矛盾。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当然,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


第三,政策联动。互联网医院的趋势不可阻挡,监管的难度也不容忽视,这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此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和网上药店,是政府监管必然要承担的责任,而最大的瓶颈就是医保支付。所以,互联网医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共识和行动远比融资重要,钱要用在关键、正确的地方。


最后,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必须走出来,而不是简单的付钱,一定是政府付费,医院付费,保险公司付费,病人付费……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单一的付费向循环补贴转变,更要有保险公司的加入,多管齐下。在各方共赢的前提下,医疗行业才会获得不断的发展。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