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联资本汪剑飞:基层医疗的新投资机遇,最看好两类公司

作者:高道龙 2017-05-24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5月17日,动脉网“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论坛”如期举行,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汪剑飞受邀,以《重塑医疗体系,抓住入口机会——基层医疗的新投资机遇》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的内容:


微信图片_20170517200034_meitu_3.jpg


君联资本成立于2001年,时间很早,2008年开始投资医疗相关的公司,早期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医疗的医药研发外包和第三方检验业务上,投资的第一家公司是康龙化成,后来投资了金域检验,直到2015年,才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投资基金,主要围绕医疗相关领域去投资。

 

汪剑飞坦言,投资医疗领域,其实非常不容易,不过,多年以来,在医药和器械诊断等细分领域上, 君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可验证的盈利模式和能力。

 

对于投资医疗,汪剑飞首先分享了整个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投资的核心逻辑,归纳起来就是需要抓住一些产业主要矛盾,从解决关键问题的角度, 寻找这个行业到底有哪些投资的机会

 

汪剑飞认为整个医疗体系当中,中国医疗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多元化支付手段、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提升、消费升级的需求满足,其中最核心以及最突出的引发新医改的主要动力,就是支付环节,这是第一个核心的点


2013-2014年,国家医保筹资水平发展到一个巅峰,过去大家投资的医药,器械企业的高速发展,也是跟医保水平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的,但是也就在那两年(2013-2014年),拐点出现了。众所周知,医保慢慢进入到供给不足的情况,开始严格控制医保费用支出,大量医疗机构不能及时结算医保费用,导致上游很多跟药和器械相关的行业,也遇到很多挑战。因此,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行业变化的切入点。


第二个核心的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非常严重依赖公立体系。卫计委数据统计显示,88%的服务是由公立医院提供的。从社会发展变化层面看一个行业,寻找商业机会,这时候就需要分析,你面临着跟现有的医疗供给体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做的是他的竞争品、代替品还是补充品。


再者,从社会需求发展的角度来讲,投行健康消费升级,也是基于人民对健康方面的需求升级,实实在在可以看得到,比如很多保健品,健身相关的健康消费领域正不断发展。


因此,汪剑飞得出的结论是,完善支付方式,解决医疗支付的问题;提升公立医疗体系运营效率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如何满足民众健康医疗的相关需求,这是整个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的切入点。


回到基层医疗主题,汪剑飞认为村卫生室和城市诊所构成了基层医疗市场的主要终端服务网络。从数量上看,2014年国家卫计委的数据统计,村卫生室和城市诊所占据比例分别达到70%和21%。


但是从服务能力(面积为代表)计算,国家卫计委2013年数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面积(平米)城市诊所和村卫生室,这两种业态,面积分别为84和79,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0,后者达到2505,面积最大的是乡镇卫生院,达到2552。


一个趋势是,城市基层医疗,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为主,诊疗人次数量是稳步上升,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有服务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妇儿、 全科、预防保健科等,中医科也占有一定比重。大家最核心的关注点是诊疗人次,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汇总起来,诊疗人次达到13.49亿人次。


那么,横向比较来看,汪剑飞说,以诊疗人次(非住院)计算,全国2014年达到76亿,居民年均就诊5.6次。但是分布是不均衡的,其中医院和城市基层诊疗人次合计43.2亿,占比60%,医院诊疗客单价221元,远高于基层,其中三级医院269元,药占比城市基层诊疗达到68%,远高于其他类别。城市整体诊疗(门诊)市场规模为8,015亿元,占医疗机构2.64万亿的30%。


做这个统计的目的是,按照趋势的话,可能不到十年,假设多数的门诊下沉在基层,意味着可能今天三甲医院门诊收入,相应也会下降到基层医疗机构。


当然,从市场格局变化来看,汪剑飞认为,尽管可以看到政策的推动,但事实上过去几年三级医院仍然在医生、收入、诊疗人次等方面具有“虹吸”效应。基层医疗在诊疗人次的整体比例保持平稳,二级、一级医院萎缩明显。


最新的一个变化,实际上是北京4月8日新政策,当时把医事服务费报销标准做了新的调整,一个数据是,新政实行一周后,三甲医院的门诊量和专家会诊量大概降低了13%,但是基层医疗门诊量的上升只上升了3%。

 

另外一点就是,收入构成来看,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以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年收入1195万元,年均补贴收入430.7万元占比已经超过36%(2014年),对各地的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中西部区域。


汪剑飞现场还分享了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与境外的差距明显,在英国,90%的门急诊由家庭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美国每年12亿人次的就诊量,其中81%发生在医院外的医生办公室(Physician offices)。


比较来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基层门诊量占整个比重相当高的。与境外80%的诊疗发生在基层对比,即使剔除村卫生室的影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占比仅在44%。这个上升空间,依赖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汪剑飞相信以后会往这个趋势发展,适合寻找一些新的机会。


基于以上的数据和思考,第一个感觉上,从国家筹资的角度来讲,三大保健体系,筹资覆盖率达到97%-98%人群,接近全人群覆盖,未来筹资总额增长速度大致只会跟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增长速度保持一致,大概是10%-15%,未来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不太可能依赖社保筹资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社保的使用效率以及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是必然选择。


从国家政策来讲,为什么这三年在药品、保险费用的控制上出了一系列政策,无非想把一些不该政府办的事情把他挤出来,由社会资本支持的其他机构去从事。


结合以上分析,汪剑飞得到的结论就是分级诊疗到基层是解决公立医疗体系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定会带动相关产业链。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政府有要办的事情,市场也是分层次的。不同富裕阶层、不同区域、不同疾病诊疗阶段、不同家庭与企业、不同年龄人群,需求都不同,所以,“标准化”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难以解决全部问题,多元化市场需要多层次供给。


对于基层医疗,汪剑飞还做了外延的思考。他说,目前来看,狭义基层治疗中心仅指公立医疗体系中县级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


社会资本参与的一些新型的连锁诊所,为中高端人群,或者政府覆盖不到的区域服务,包括原有的中医、西医和口腔诊所,以及民营的医院,也应当是基础医疗服务涵盖的内容。这几年,新型的业态,比如说有专业医疗服务中心,像康复、透析、日间手术等,还有第三方服务中心,像检验、病理、影像等,逐渐涌现。


从健康保障体系来看,他认为之前的药店,如果医改进一步深化,像医药分开的政策持续进行,药店将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包括非医疗的健康服务,连锁体检、连锁药店、健康服务等,这也构成基层医疗的外延服务体系。


因此,汪剑飞表示,基层医疗服务在产业链发挥入口的作用和价值,当然这也需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是重要前提,包括医生、IT技术、药品/诊断技术等。


最后,汪剑飞总结基层诊疗领域大概可分为两类公司,一个是直接面向用户家庭、企业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司,如连锁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另一类是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的公司,如第三方服务,检验,远程心电,影像,医保支付等,慢病管理(药品流通)以及工具,信息化,药品,医疗器械。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