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可穿戴设备不再“鸡肋”:功能性防护结合情景化数据收集成新趋势

作者:杨雪 2018-06-03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可穿戴产品面市以来,市场质疑不断,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面向老年群体的可穿戴设备中,这个一向被认为保守、固执、落后,被科技产品忽视的群体,事实上是医疗健康穿戴产品的蓝海。在国外,针对老人的可穿戴产品也开始了产品转型升级之路。从简单的数据收集预警转向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相结合,同医疗机构合作进行早期疾病的诊断;从预警功能走向切实的防护功能,产品性能突出,在产品设计上也走向轻量化,老年用户体验更优良。


老年群体使用科技进行健康管理的旺盛需求未被正视


说起可穿戴产品,市场上出货量最高的三家公司,小米、苹果、Fitbit。映入脑海的产品可能都是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这些面向年轻人的产品,市场调研发现有一半的用户认为没有实际用处,小米能够比肩苹果也主要依靠低价优势。反倒是被看做技术隔离者的老年群体老年人被看做为技术隔离者。可穿戴产品核心技术节节高升,产品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和细分市场的趋势。

 

从市场容量上,到2050年,老年人开口数量将占到世界人口的28%。据联合国预计,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将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同样中国适龄劳动人口也将缩减2%,而同一时间的退休人口将激增50%。

 

不同于刻板印象中,老年群体排斥技术,讨厌新鲜事物,来自AAPR的数据显示,老年人对于使用科技产品进行健康管理是感兴趣的。并且超过75%的受调查者认为利用科技产品来提升健康是有效的。但是目前50%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定位年龄居于18-34岁之间。埃森哲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的上网的首要原因是为了找到满足自身所需的健康信息。他们也想要了解相关的医疗技术,但提供此类服务的医疗运营商还不足三分之一。

 

在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中,市场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已经泛滥的数据记录产品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动脉网(微信:vcbeat)发现最近一年在国外已经有多家可穿戴设备公司发力,推出了多款功能出色,拥有强大的交互能力和云端计算能力的产品。突破可穿戴设备发展瓶颈,实现了产品升级。


可穿戴设备超越监测走向功能性防护


来自企鹅智库的调查显示,51.1%的受调查者认为智能手环没有实际用处,对于生活改变程度也不大。除了产品同质化以外,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性不强也是目前发展瓶颈之一。可穿戴设备从只能告诉你做了什么,到实时监控,到现在能切实改变现状。可穿戴产品的功能价值进一步明确。可穿戴产品功能越是突出和明确,用户黏性越大。差不多的功能就意味着可替代性强。近期几款老人可穿戴设备表现得可圈可点。


>>>>

Active Protective

成立时间:2006年

企业位置:曼哈顿

融资情况:种子轮融资560万美元

主要功能:内置安全气囊的智能腰带,检测老人摔倒弹出保护装置


Active Protective,是一款带有安全气囊的智能腰带,能够减轻老人摔倒损伤。Ac-tive Protective产品包括安全气囊,冷气充气器和检测佩戴者何时坠落并触发系统的传感器。当Active Protective检测到佩戴者即将摔倒后,将在髋部弹出安全气囊减少佩戴者损伤。它可以通过WiFi提醒护理人员和家属佩戴者摔倒,和进行其他潜在的干预措施。目前已经证明该智能腰带可以减少90%的冲击力,提供前所未有的臀部髋部保护。

安全气囊.png


Active Protective优势在于开发了实际应用功能,不是记录大量表层无用的数据,而是真正赋予了可穿戴设备价值。

 

该智能腰带还带有消歧装置,腰带可以利用3D感知装置,识别正常活动范围的髋部移动。允许一定程度的偏离,而对于15%以上的摔倒可能做出防护。据官网介绍,该项产品还将应用于军事、极限运动者、运动员等高风险职业。

 

摔倒对于老年群体常常是致命的。来自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摔倒,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

 

正是直接接触到这样触目惊人的现状,Active Protective 创始人Robert F. Buckman博开发了这款智能腰带产品。他是任职于天普大学的创伤教授,同时负责宾夕法尼亚最繁忙的创伤中心。当他在Langhorne的圣玛丽医院任职期间,他意识到在他的病患中年龄分布变化以及受伤类型的持续。也就是从中他看到了全世界急救中心都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可解决的医疗危机——虚弱、独立的老人跌倒并扭断臀部。大多数人都无法从中恢复。


>>>>

Steadiwear

成立时间:2015年8月

企业位置:加拿大多伦多

融资情况:种子轮融资560万美元

主要功能:防抖手套可以让佩戴者停止手部颤动


Steadiwear防抖手套。该产品是基于纳米技术和工程学的结合。类似建筑物防震技术。设计出的无电池的防抖手套。目前应用效果显著,患病的艺术家可以画出直线,人们可以平稳拿起饮料。创始人Mark Elias正是看到自己的奶奶无法抑制手抖,作为工程师的Mark Elias了解到以往治疗这种原发性震颤的方法都是注射有副作用的肉毒杆菌或者侵入性手术。于是他设计出了Steadiwear防抖手套。由于不需要电池,该手套可以一直佩戴。


>>>>

Seismic

成立时间:2016年4月

企业位置:加利福尼亚

融资情况:首轮融资1002万美元

主要功能:为行走肌肉提供动力支持的紧身衣


Seismic是一套支持老人运动更长时间的紧身衣裤。在外骨骼上有着微小的马达,当穿着者运动,能够对于肌肉提供动力支持。2017年秋季发布第一版本。首轮融资获得102万美元融资。SuffFLeX公司已经聘请了来自纺织、工业设计、机器人学、生物力学和数据科学方面的专家来开发新型的动力服装。让每一个有身体残疾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运动员,能够利用动力服装辅助肌肉和关节,达到他们身体最大的潜能。这项技术本来是由社会资源研究所(SRI)资助的减少士兵损伤和耐力的军事项目。在意识到它超越军事的深远影响后,SuffFLeX从SRI抽离出来,探索它的商业化。他们首先从老龄化市场开始,因为他们认为老年市场巨大且需求旺盛。


QQ截图20180531114606.png


>>>>

Spring Loaded Technology

成立时间:2012年9月

企业位置:新西兰

融资情况:两轮融资250万美元

主要功能:仿生膝盖支架,缓解膝盖关节疼痛

 

Spring Loaded Technology能够在腿下提供支撑的支架,是世界上第一个仿生膝盖支架,它能够在你完全腿时存储能量,当你伸直腿时协助伸展。能够提高佩戴者的灵活性。它们的碳纤维腿部支架可以举起40磅,可以用来帮助运动损伤和关节老化。独立研究表面,悬浮式三腔卸载系统可将膝关节载荷降低64%。他可以隐藏在衣服下面,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心理负担。该公司筹集了240万美元推出该款产品。与市面上其他产品不同,仿生铰链在膝盖弯曲和肌肉帮助时提供减震帮助,增加力量和关节压缩。


Levitation-bionic-knee-brace-model.png

 

这些专攻具体部位的产品,能够突破可穿戴产品瓶颈的重要原因在于科研技术的落地化和商业化。安全气囊的创始人是天普大学教授,来自创伤中心。同样防抖手套的创始人也加入了多伦多大学著名的冲击中心。来自一线的仿生、生物等科学技术能够增加产品核心价值,也让可穿戴产品走向实用新的阶段。

 

当然传统的监测类产品提升空间依然很大。在传统的监测上,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数据的不精确,在监测预警上也无法保证效果。无法作为医疗数据。在测量上精度各家产品有各有差距。也有公司从传统可穿戴设备监测的思路上做到极致。跳出可穿戴设备的局限,回到收集信息的本质。同时作为轻量的可穿戴产品,监测类产品也可以成为健康管理平台入口。

 

转变思路产品思路,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实用性更高


可穿戴设备的一大痛点就是收集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它需要和院内数据相结合。以往可穿戴设备中海量的睡眠数据和运动数据,对于医生的诊疗来说,拿这些海量数据没办法,再则大部分也是无用的。一是这些数据的可靠性不高,无法算作真正的医疗数据,二是这些数据往往是片面的,无法进行辅助诊疗。


在去年召开的互联健康会议上,奥克斯纳健康医疗体系(Ochsner Health System)的首席临床转换官员Richard Milani表示:“可穿戴设备的解决方案想获得用户留存,就必须非常简单,毫不费力的。医疗辅助设备追求的本质是信息,这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来实现”。Kardian正是在信息精度上保证时效和精度,没有拘泥于可穿戴设备,而是追求信息的本质。


>>>>

Kardian

成立时间:2006年

企业位置:明尼苏达州

融资情况:三轮融资1890万美元

主要功能:利用无线脉冲技术探测老人摔倒。


Kardian看起来就像一个火警报警器,但是他的无线系统采用脉冲无线电超宽带雷达技术,可以每秒扫描房间一百万次。该系统扫描滑动和跌倒,以及当人坐起,这也可以提醒医院工作人员,病人即将起床。研发人员给该系统配备了紧急回应系统,可以提醒儿女或者护理人员有人摔倒了。目前该产品只能在医院和养老理疗机构使用,但是研发者也表示以后将投入家用。Kardian称通过检测该系统探测摔倒拥有99%的正确率。


除了探测摔倒以外,该产品同样能够检测心率、呼吸频率和睡眠呼吸暂停。目前,Kardian的监测系统只能够应用于医院和护理机构,但是该公司也表示,这个系统最终能够投入家用。


>>>>

CarePredict的 LifeWell Senior Living System

成立时间:2013年5月

企业位置:佛罗里达州

融资情况:五轮融资1020万美元

主要功能:与护理机构合作安装可穿戴设备,再经AI进行健康管理


来自CarePredict的 LifeWell Senior Living System。就是一个老年穿戴设备与AI深度学习结合,开发实质性功能的产品。LifeWell Senior Living System是CarePredict与LifeWell Senior Living养老护理机构合作,在新墨西哥新建的护理中心部署安装CarePredict最新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追踪用户的行为和预警护理人员潜在的危险。


Care Predict 是一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公司,销售一个由网络化穿戴设备和数据驱动的预诊断组成的高级健康监测平台。 Life Well Senior Living System是其旗下部署的三个监测用户生命体征数据设备之一。

 

创始人Movva介绍到:传统的诊断,需要医生现场观察患者的症状。Care Predict的系统能够将监测到的行为数据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系统相结合,对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的人工智能充当医生的眼睛。可以使用它进行健康管理和疾病预测。目前他们正在用深度学习技术去探测抑郁症这一类的病症。


传统数据监测成为健康管理平台入口,提供全景式数据


传统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穿戴手环监测数据类产品,也不止于简单的数据呈现和实时监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借助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筛选数据,帮助医生将筛查出有效数据,同院内数据结合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院内数据和院外数据形成服务闭环,为患者和医生都提供更好的服务。


>>>>

K4Connect

成立时间:2013年10月

企业位置:北卡罗来纳州

融资情况:两轮融资990万美元

主要功能: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物联网社区


K4Connect就和Garmin展开深层次合作推出了一款针对老人的可穿戴手表。该手表可以监测记录用户心率追踪睡眠。Garmin设备的数据可以K4社区进行无缝衔接,护理人员可以再平台上得到数据的实时分析结果和趋势。以往的可穿戴设备只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些什么,现在他不仅能够实时监测,还能够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K4Connect基于物联网社区,能将碎片化的身体数据整合利用。以往仅仅只有一个领域的数据,对于医生来说只是拼图的一角,利用度不高。


K4作为目前老年科技产品的领军企业。位于北卡罗来纳的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物联网平台。它同医疗机构合作,产品也面向个人售卖。目前已经获得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Intel Capital, Sierra Ventures, Stonehenge Growth Equity, Lowe's Venture, Traverse Ventures Partners, and RGAx。K4创始人有着完美的履历,他的前一个公司被苹果收购,并成为苹果TouchID技术的基础。

 

通过这些老年人市场头部企业的产品方向,不难发现比起初级阶段的计数、监测设备,可穿戴设备开始向和走向深度。不仅在数据监测开始收集与健康管理相关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心率、心房颤动等数据。

 

在数据的应用中,也不再是海量数据的堆积,数据之间也不是独立数据。而是系统的情景化的数据。

 

CarePredict和K4connect都是和医院和护理机构合作较多。相比于同个体合作,数据监测类产品不仅能和医疗机构在数据分享和分析上共享资源,还能打通服务闭环,更高效准确地利用用户数据。用户碎片化的行为数据得以整合,医疗机构也能得到更好地评估医疗结果。


老年可穿戴设备已经突破了很多局限,从服务上和技术上。提高了监测精度,形成生态级情景化的数据利用和实现了强大了功能性,整合了院内数据和院外数据。他们代表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当然老年可穿戴数据依然面临着挑战,比如在支付体系上,虽然有的可穿戴设备可以代替手术,但是患者的医保常常未纳入,医院预算也常常有限。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