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看西部基层医疗能力服务建设,四位嘉宾为你解读七个核心问题!

作者:高道龙 2017-05-17 14:55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微信图片_20170517130917_meitu_1.jpg


5月17日,“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上午的圆桌论坛环节,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副主任丁智刚先生(主持人)、成都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洪林先生、四川快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刚先生以及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副总经理幸勇先生,一起分享了《从四川看西部基层医疗能力服务建设实践》观点。动脉网(微信:vcbeat)第一时间进行了梳理。

 

四川处于中国西部,2015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是8204万人口,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全国第二大的 藏区,全国第一大的彝区,东边属于平原,西部是高山,地域广阔。

    

正如复杂的地形分布,四川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不平衡。中部地区发展较快,秦巴山区相当贫困。从整个地域来看,四川是快速发展中国的一个缩影,如果剖析四川的基层医疗以及信息化取得的经验,对全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基层服务能力的总体水平到底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


成都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洪林,曾跟随四川卫计委走基层,到过阿坝州,他认为四川基层服务能力,偏远的区域和发达的成都差距很大。


在农村,很多乡镇卫生院最多有一个执业医师,设备不齐全。即使硬件不错,多半没有电,基层医务人员也不会操作。但是成都,信息化程度已经相当完善。所以,四川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高低不均。

 

对于基层医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罗洪林表达了自己的切身体验。他认为,留住人才是最难的问题。很多服务要通过人才能做,比如曾经走访阿坝州的五县,医师缺失非常严重,设备不能使用,虽然基层医生每天和疾病抗争,但现有政策和资源的情况下,根本留不住人。

 

不过,目前的趋势情况是,很多远程设备开始进入医务室,信息化是解决地理和交通不便的很好手段,缓解医师少的难题。成都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和华西医院建立远程门诊,通过这种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弥补一定的问题,短期见效很快。

 

据罗洪林透露,他们正和社保机构合作医保项目,扩大老百姓医疗的普及性。另外还做了一些其他探索,比如医生上门服务,没有支付手段,是不是可以考虑匹配一个pos机。所以他们医疗团队,已经准备匹配刷卡设备,这是一个切入点,也是全国倡导三医联动大背景下的一种尝试。希望老百姓以后买药,如普通购物一样方便,送货上门,弥补传统医疗巨大的鸿沟。

 

医疗信息化,如何提高基层的服务水平?


加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国家也在今年3月份出台了官方文件,给于支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基层医疗相关的点不少。


但是基层医疗人才投入确实是一个短板,可以通过多渠道来培养,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基层医疗机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川快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刚表示,近年来,快医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切入信息化,通过机构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了信息化的便利工作。

 

基层医疗信息化如何提高基层的服务水平?快医公司为适应信息化平台,展开了很多实践工作。比如目前推出的产品巴蜀快医,对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非常有针对性。


“巴蜀快医”整合医院、企业、专家、医生团队资源池,建立“一键通”式的在线医患互动和诊疗平台。患者通过微信服务号、APP、数字电视即可访问“巴蜀快医”,实现“家庭-社区-三级医院”多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快医的实现途径是“赋能”。具体表现是在基层领域两个主要的角色承担者,一个是基层的医生,再有是医疗机构本身,从这两个角度来提高基层服务的能力。

 

第一,基层的医生方面,主要体现了缺乏支撑工具,一个是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对于一些其他流程的管理等,缺乏一个有效的工具。

 

第二,医疗机构缺乏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尤其是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移动端的管理和诊疗工具。

 

大数据处理,为基层医疗服务提供哪些支撑?


对于目前大热的大数据处理,在提升医生的辅助决策和能力培训上,大有裨益。

 

对于大数据,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副总经理幸勇表示,数联易康做的事情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手段,给医保控费。


其主要业务是为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商业健康险公司、医疗机构等提供医疗保险审核服务、医疗保险大数据监管服务、医疗智能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服务。


在医保政策制定上,现在医保有很多问题,比较受到关注的有支付慢,流程繁琐,还有包括按人头收费等,新的支付方式是否给基层带来影响?这依然存疑。


数联易康的优势在于,其解决方案是经过数亿条业务数据淬炼,自主研发数百种针对医疗保险的大数据算法模型才成功打造的。比如可以给不同的医疗机构,提供数据的支撑,帮助他们更好的做到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四川,数联易康跟卫计委合作非常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不仅局限于基层社区,在医院也做了尝试。幸勇透露,此前跟一家三甲医院合作的时候,发现数据的表述方式有可能上千种,于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做数据的清洗工作,为后期的技术分析做好基础。

 

比如妊娠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就可以对致病因素做大数据的分析,这些分析可以提供到基层医疗机构,随着双向转诊,基础疾病和慢病诊疗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辅助医生决策,未来也需要这些手段,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社区家庭医生的签约和服务情况怎么样?


家庭医生的签约,也是推进基层医疗的有力一环。罗洪林表示,老百姓对于家庭医生的签约还需要一个逐步认定的过程。成都高新区辖区有17多万人,四川省卫计委的要求,是要签到3万人,任务确实很难,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

 

另外,对于基层医疗卫生签约服务,民众认知度低,不到15%,甚至满是药品贵,态度不好的负面认知,需要加强要宣传,让老百姓他要对社区卫生要有认同感。

 

怎么做呢?一个办法是在辖区内,包括学校、机关、企业医务室,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远程体系搭建,包括派出所都进入这个体系内。罗洪林透露,他们正在开发新形式的服务,比如采用微信签约,目前机构签约多半是纸质签约,不方便。如果通过微信签约,直接发送过来,家庭医生完成率,肯定能达到30%。

 

家庭医生签约遇到的两个难题


很显然,在家庭签约上,大量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的便利,让老百姓认可。那么巴蜀快医在家庭签约方面也做了哪些工作,为基层以及慢病上做了哪些服务?

 

薛刚表示,巴蜀快医是2016年8月份正式上线的。从产品建设上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首先要有患者跟医生使用产品,让医生和患者先见面,建立联系,这一步快医团队从去年8月到现在,一直在做,现在这个工作已经完成了,而且也受到了很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第二个阶段,就是医生和患者虽然建立了联系,但是如何能够使医生对患者服务的常态化,也就是怎么逐步升级的模式,这一步的工作是快医正在着手开展运行的。

 

第三阶段,打通医疗资源,从基层到三甲医院之间,类似于医联体的协作状态。 医疗机构之间、医生之间要有一个互动机制,这快医目前正在测试的一个状态,这是巴蜀快医目前三步走的方式。

 

薛刚认为,家庭签约的服务,可通过APP来实现。结合基层医生实际的工作,慢病管理需求非常庞大,快医生在慢病管理方面,给医生端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当然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行的时候,也确实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薛刚梳理了两个核心痛点:

 

第一个是政府引导的模式下,商业公司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商业模式如何走通。医生签约工作已经开始推行,并且开始使用。但是大家感觉到积极性不是很足,分析起来,原因无外乎对自由执业的尝试力度还不够,商业模式变通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个问题是,基层各个区域的速度和规划是不一样的,各做各的,我们期待比较统一的模式。


基层医疗如何与医保结合,实现控费?


基层家庭医生签约,国家层面,渐渐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但是现在医保是最基本的支付方式,还需要安全有效的监管,如何来帮助医疗机构来规避不需要的麻烦,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做好哪些准备?

 

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副总经理幸勇表示,数联易康科技医保控费做了三年了,跟医保局打交道蛮多,也发现了其中一些规律。

 

在支付方式这一块,国家想办法调动付费积极性。目前,医疗基金包括骗保、欺诈的行为支出,占到医疗的30%,这是非常高的数字,把这个控制下来,才有更多的渠道做一些调整。

 

另外,我们也看到医保积极地去想一些办法。现在我们的大病开始全面开放给商业保险公司做承办,也是做一些基本的尝试,如何把这些基金做有效的管理,做政策方向的引领,医保基金的活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

 

美国是商业保险公司做主导,药品管理做的非常大,有几千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如果有更多的商业公司参加,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调动。

 

医保在盈利的状态下,医疗机构应该积极做到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比如开药前是不是符合医药的规范,从付费的角度来说,他的效益不是很好,长远来看,可以控费,但是医疗行为的规范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大的形式下,未来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准备,包括信息化的建设。

 

疾病提前预防,最理想的基层医疗状态是什么?


罗洪林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5%,美国是超过10%,普遍的国家是达到8%,已经这么低,还怎么控费?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健康产品给老百姓,是提供低端的产品,还是优质的产品,用最低的价格买最好的产品,单纯从付费来说,不好实现的。

 

医保很强势,从控费上来说,真的要靠基层医疗机构,因为你的保险公司控费能力很低,没有提供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也没有谁愿意入你的保险。

 

在我们国家,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保也是垄断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控费,需要让家庭医生切实负责任,让老百姓不生病。所以每个人都签约家庭医生,那我们的家庭医生从治病到防病,这个费用就控制起来。


确实,我们现在的医保控费不是目的,现在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社会支出,才是终极目标。


幸勇也赞同以预防为主,把能够降低发病率降低的手段,纳入保险报销的环节,这是以政府主导和商业主导的很大差异。


对于最理想的基层医疗状态是什么样子,罗洪林满怀期待,首先要保证基层医生和综合医院的医生服务能够同质化。社会要认可基层医生,并不是说基层医生肯定水平低,这种认识要改变。如果未来的社区的卫生综合服务站,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办卡、取药都自动化了,民众还是乐意接受去基层看病的。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