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三位医改咨询委员会专家给出了答案

作者:高康平 2017-08-17 17:18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微信图片_20170817171833.jpg


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对医改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医改进入深水区,对医改的思考也进入了“2.0”时代。下一步医改将走向何方,将在哪些领域持续突破,又会影响到哪些产业?


在日前举办的“2017西普会”上,多位医改专家、产业界人士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巅峰对话。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对他们的精彩观点予以梳理,供大家参考。


大健康产业规模:3万亿还是20万亿?


原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房志武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健康的产业的规模是3万亿,还是20万亿?他表示,医药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增长到3万亿以上的规模,但同时,近年也面临了下行的压力,比如医药分开、医保控费等影响,使得医药增速回落。不过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看,如果对标美国的消费水平,以我国人口基数计算,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增长至100万亿以上。


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回应,最近大火的《战狼2》实际上可以给予很多思考,我们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多到少发展起来,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在利用好人口红利之后,完全有能力达到100万亿的水平。另外如果加上海外市场,规模则更加不可限量。行业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迎来中国大健康产业的爆发期。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则表示,大健康是一个包含旅游、休闲、互联网、食品的多维概念,如果算上这些行业,大健康行业规模早已突破现在统计的数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深度参与,服务于健康,能结合的都结合,行业规模将更大。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申曙光强调,大健康产业近年备受重视,下一步到了转型升级期。如何转型升级,就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结合,释放市场潜力。


医改进入转折年?


李玲表示,医改在这么多年试点的基础上,现在渐入佳境。医改不仅仅单纯改保险或者医院,现在医保医疗医药齐头并进,全面系统综合地在改。所以大家看到了最近医改发力方向是政府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变化,我们过去的权利太分散了,现在这种综合治理正在推进中。


除了管理体制、区域、医保的整合,还有就是医疗,医疗正在推的医联体,其实也是整合。每一个医院单打独斗的局面正在改观,我们不仅仅让老百姓看得好病,更重要是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未来打造的医联体将给老百姓提供从出生到死亡的终身健康维护。


医保的整合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中国医保太分散了,它是以县为单位的,我们未来一步一步的整合到更高的筹资层面,这样不仅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在市场上的购买力。


王虎峰表示,医改冰山已经熔化,改革势不可挡,拐点马上到来。他预计,今年年底统计数据出来以后,可以看到行业迎来一个大的拐点。他说,他在2007年给国家提供一把手医改方案的时候,讲医改要分四个领域分析,第一公共卫生、第二医疗服务、第三药品生产流通、第四医疗保障,而这几个领域的进展都非常不错。


他列举了几个指标,第一,今年的9月30日之前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第二,今年2000多家县级医院还有三百多家城市医院全面改革;今年各省市全面启动医联体改革,到2020年所有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全面加入;第三,我们现在家庭医生签约重点城市60%,总人口要达到30%。


这些变革意味着今年医改来说是一个转折年,很多政策可以开始实施见效,大时代已经到来。

 

四个角度看医改下半场


针对医改持续深入的问题,申曙光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分别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工具的应用、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他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改重要抓手,影响面很广,对于医生的行为医院的行为包括对于病人的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过,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他的优势,都有他的问题,我们一定不能够寄希望于任何单一的支付方式,要多多尝试。


另外一个观点是在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必须抓住精细化管理,如果管理没有跟上去,任何支付方式改革都是失败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路径就是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跟互联网+不但影响医疗医保的效率,也直接体现了公平性。他希望政府把大数据、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抓手,而不是看作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申曙光的第三个观点是分级诊疗必须有序推进。他认为,分级诊疗不是一天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三年可以实现的,至少考虑十几二十年,所以领导部门不能太急了。因为分级诊疗牵扯到整个医疗体系,有很多的基础条件需要先期建立。比如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家庭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医药流通体系支持、零售药店体系等,这些都决定了分级诊疗实施的成败。


申曙光还强调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和痛点,他认为,公立医院应该具有公益属性,“医生如果在看病时想着从病人身上多赚一分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另外,他还谈到了药房托管的问题,他对药房托管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药房托管显然不能达到光彩交易,因为药房托管一定跟医院多多少少有一些联系,不能做到完全地撇开利益联系。

 

分级诊疗推行势在必行


王虎峰则重点强调了分级诊疗落地与执行的问题。他认为,分级诊疗不是强制老百姓到基层看病。分级诊疗第一个事是要建立连续性的医疗,如果患者在基层需要转诊,应该帮他转到大医院的专家;如果到大医院看病,如果可以在拿到治疗方案之后,或者手术后,转到基层做康复,实现上转下传。


王虎峰给出的建议是做管理式的连续医疗,包括患者就医这一块要有就医的路径设置。他说,今天所有的分级诊疗做得好的地方,都没有强制老百姓到社区看病,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需要推广开来。


再一个是分级诊疗的推行一定要快,因为09年以来我们三级医院病床的使用率严重超标,全国到13、14年三甲医院平均病床使用率达到了103%或104%。没有哪个医院说病床使用率超过百分之百还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如果要保证患者的就医质量,一定要在病床的使用率上动刀。


但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大家都已经接受分级诊疗这个事情,把大医院的挂号权力下放到基层,削减大医院的普通病人的数量,大家的接受程度很高。


他说,分级诊疗一定要以自愿的方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同时医院也获益。未来,分级诊疗还将持续推进,有效的实施路径也会越来越明晰。


综合来看,三位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对医改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讲解,明晰了医改下一步将要突破的方向。由于直接参与政策制定,他们的论断,或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医改工作推进的风向标。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