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保牵手国华人寿推出“大特医保”,推动高端医疗向普惠医疗转型

作者:动脉网 2016-05-11 20:05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2016年5月11日,互联网人身健康险平台大特保正式推出了全民医疗保障计划“大特医保”,社保目录外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均可报销。相比只能覆盖少数人群的高端医疗保险,“大特医保”定位于为更广泛的中产阶层提供保障,填补了社保和高端医疗之间的空白,有助于推动高端医疗向普惠医疗转型。


大特保专注健康险,今年二月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达十亿元,未来将重点研发互联网医疗保险,为带病人群提供保障。


由于医疗保险面临较高的逆选择风险和对医疗费用的把控难度,纯保障型的门诊或者住院险一般比较贵,通常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做,或者将补充医疗保险作为理财和分红险的附加险,缺点是明显保障功能不足。大特保CEO周磊认为,面对中产阶级的个人和家庭的“中端医疗保险”、前置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是真正的蓝海,但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体系很难去实现,必须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力量共同完成。


中端医疗险面临巨大需求,或将成下一个爆发点


社保在覆盖广的同时,也存在保障低的问题,居民有了社保卡,每次看病依然要花很多钱,因为很多自费药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社保范围内也不是什么病房都可以住,如果你希望有个私密性更好的康复环境,只能自掏腰包。没有社保的人群来说,看病都得自费。还有一部分有社保但是异地流动性较大的人群,由于社保报销是有地域限制的,所以一年中自费看病的情况更多。


卫计委年度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35378.9亿元,其中个人卫生支出11745.3亿元,占33.2%。人均卫生支出2586.5元,实现连续多年上涨,并跑赢GDP,人均住院费用7832.3元。另据某调研机构2015年就诊支出数据显示,住院医疗个人支出在20%以上,社保目录内报销比例仅为48%,其余52%的医疗开销均须由员工自行承担。


相当大数量的中产阶层面临巨大且多样化的商业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在中国,中端医疗保险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而高端医疗保险只能覆盖少数高端人群,保障高,保费同样也高,每年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费用远远超过一般中产阶层的购买力。


大特医保补充社保不足,住院保额50万元


鉴于以上情况,大特保携手国华人寿共同推出大特医保全民医疗保障计划,被保人因意外或者疾病而产生的门诊或住院费用都可报销,且突破地域和药品限制,全国联保,其中门急诊为可选项,28天-60周岁均可投保(续保可至80周岁),适用家庭中不同成员,医院范围是国家卫生部医院等级分类中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


从保障额度看,普通门急诊保额1000元,无免赔额,可以满足日常小病的高频医疗需求,报销范围涵盖诊疗费、检查检验费、治疗费、门诊手术费、药品费、物理治疗费等。住院医疗则有20万元和50万元两个保额可选,能帮患者解决重大疾病的治疗和住院费用,包含住院前后门急诊和特定门诊,报销范围包括药品费、住院手术费、床位费及膳食费、其他费用,床位费及膳食费日限额为2000元,高于市场类似保障项目的日限额。


从价格看,保费根据年龄段不同,20万元保额的住院医疗价格183元起,50万元保额的住院医疗价格206元起,如果包含门诊,最高价格也都在2000元以内,相比高端医疗保险优势明显,保额恰好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就医需求,加之大特保在支付端推出了免息分期支付保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分期付款减轻负担。


1小时赔付到账,运动可获红包奖励


价格和服务是医疗保险的关键,大特保不但在价格上下沉至普通大众,在理赔和服务上也做了很多突破,对于500元及以内的理赔金额,1小时内即可完成赔付。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就医排队久、看病难的问题,大特医保提供电话问诊服务和在线健康资讯服务,用户可以直接向北京、上海三甲医院医生问诊,在去医院之前就解决部分问题。


此外,大特医保还含有运动激励计划,购买大特医保后,下载“大特保”APP,用户每天走路达到一定步数,即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最高奖励额度等同全部保费金额。通过干预用户行为的方式帮助用户健康管理,不但可以降低用户的患病风险,还可以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率,从而帮助用户降低保费。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