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儿童眼科,建连锁诊所和日间手术中心,于刚宣布走出体制创办美和医疗集团

作者:高道龙 2017-04-25 18:55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mmexport1493116286461_meitu_1_meitu_2.jpg

儿童眼科专家于刚(中)创建美和医疗,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


4月25日,在医生集团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新成员。60岁的儿童眼科专家于刚创建的美和医疗,今天正式公开亮相,宣布建立自己的医院和诊所、视光中心,成立宝宝眼医生集团。

 

于刚是中国第一批最早尝试互联网在线问诊、并为自己树立品牌的名医。他的微博有51万粉丝,其“好大夫在线”上的患者访问量居全国医生之首,超过7400万次,孩子们都叫他“于刚爷爷”。他经历了网红时代微博、微信的热潮后,又带领70多人的团队兴致勃勃做起了眼科医疗直播和短视频。

 

在医生自由执业呼声渐长的时代,于刚准备成立美和医疗集团,创办美和医疗集团,建立属于医生自己的医院、诊所、视光中心,并为医生集团提供孵化平台。按照规划,集团下将设有1家旗舰医院、几间日间手术中心,几家连锁诊所和数十家视光门诊部。

 

记者参观的美和眼科诊所,设在西直门凯德Mall写字楼里,紧靠着地铁13号线、4号线和2号线,地理位置极优。“美和诊所试运营2个月,患者逐渐多了起来。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一下子看了37个患者,手术已经约到了两个月以后。这个500多平米的诊所已经发现不够用了,准备把隔壁的办公室也扩充进来。”  于刚介绍了诊所运营的情况。

 

美和医院现已开工建设,位于北京市朝阳区,3.2万多平米。这家医院的定位是大专科、小综合,以儿童眼科为特色专科。比较有特色的是,医院将成为各学科医生集团的孵化场所,成为医生自由执业的大本营


于刚创业的秘诀:永远出其不意,永远持续创新


美和眼科诊所定位是中高端医疗。“我想做中高端服务,但高端并不等于高价。” 于刚强调了很多遍,“这更指有品味和人性化的服务。”

 

诊所目前有10个医生,说起眼科项目:白内障、近视眼手术这些都是利润非常丰厚的项目。如果从单纯手术的角度讲,诊所完成这些高难度手术都没有问题。但于刚的思路是,“我们先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看到了儿童眼科领域市场里的空白,比如儿童眼保健,“这块儿领域现在大专家不愿意接触、小医生患者不相信,我们就从这里切入,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的特色还有上睑下垂、儿童的斜视和弱视。” 于刚说。

 

据了解,美和还准备筹建新项目包括:假眼中心、泪道中心、遗传眼病中心、先天性白内障中心、塑形中心,这些项目都是国内奇缺的儿童眼科项目。

 

在差异性服务方面,美和还开发了针对某种小儿疾病的服务包。比如说上睑下垂,这个疾病在公立医院里只能是3分钟的门诊检查和一次手术的事情,但这个疾病非常折腾患者。上睑下垂有可能引发弱视,患者需要做很多检查、跑很多次医院,需要及时确定引发的病情,如果孩子的年龄超过3岁,也就过了治疗期,手术就晚了,会严重影响视力。“针对这个疾病,我们开发了服务包,理顺了诊疗流程,从会诊、筛查、手术一条龙就下来了,我们的优势是把预手术期的工作做好,最大程度方便小儿眼病患者。” 于刚介绍。

 

“我们先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情,再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然后再做大的事情,最后别人想做也做不了了。” 于刚笑着总结了自己创新和市场突破的秘诀,这也是他今后准备突破的方向。

 

按照规划,他希望诊所的容量可以达到每天200~250人次的门诊量,每个患者看病的时间非常灵活,但一般在10分钟。诊所的诊金费用约400元,中等偏高。手术费则按照北京儿童医院国际部的价格来制定;配眼镜、弱视治疗的费用则走平价路线

 

医生面诊和手术最能体现医生的价值,我们不打算靠配眼镜赚钱。”于刚说,“美和诊所在计划中是尽可能程度地扩大门诊量,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就是说在价格和门诊人次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他们未来的计划是把国内最好的儿童眼病专家请到美和坐诊、手术。

 

连续创业之路:从医生到管理者再到企业家


这是于刚的第三次创业,也是他从一名医生和体制内管理者向企业家转变的关键阶段。相比于前两次创业,他的心态这次非常淡然。“前两次创业其实是水到渠成,而这一次我充满了敬畏和惶恐。”

 

于刚经历过公立医院穷得叮当响的年代,也尝过民营医院冰冷和浮躁的滋味。他是一个跨时代的创业者的医生,医疗生涯充满冒险、创造和成就,同时具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就是一个骨子里不安分的人。” 于刚总结自己的性格。

 

1991年,34岁的于刚当上了张家口眼科医院最年轻的院长。“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也是第一次接触管理,虽然是在公立医院。”他说。

 

刚当上院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位年轻的院长就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90年代末,公立医院需要自负盈亏,为了给医院筹措资金,留住医疗骨干,他注意到了刚刚兴起的电脑和网吧。他在医院之外的鼠防所租了一排20间房的底商,以150万的价格购买了50台全新的电脑和50台二手电脑。按照当时的经济水平,150万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投资网吧不久之后,于刚就利用网吧的优势给医院骨干和医生们培训网络技巧,白天用作对外营业,下班后的2小时则用作医院员工学习互联网的场所。那会儿,医院本部仅仅有3台电脑,应用系统还是windows97。

 

网吧帮助于刚的专家团队完成了网络扫盲工作。该医院于是成了最早触网的医疗单位,很多专家后来变成了网络高手。之后,随着网吧普遍建立,于刚决定关闭网吧,把电脑全部撤回医院。医院因此成了河北省最早接入信息化的单位,也最早实现了医院无纸化办公。

 

2004年,于刚不顾一切辞去了河北张家口第四医院(张家口市眼科医院)的院长的职务,也放弃了张家口政协副主席、市九三主委的身份,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次年,于刚的同事也裸辞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团队的“北漂生活”,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创业。

 

如果计较得失的话,张家口的工作经历是他人生经历最辉煌的时候,然而他却选择了“裸辞”。

 

他来到北京儿童医院的时候,一穷二白。当时的小儿眼科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科室,挂靠在五官科之下,没门诊、没病房、没手术、没奖金、没项目,所有的人手数一数也只有3个医生、1名退休专家,科里的收入1年才50万。到2014年,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量已经到22万,各项综合年收入1.24个亿,科室发展到96人的医、护、技的团队,属国内最大规模的小儿眼科团队。

 

于刚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创立了国际部高端儿童眼科医疗项目。当时谁都不看好这个业务。9年前国际部于刚一个专家号定价700元,曾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在细分的眼科领域,除了北京市同仁医院,接下来综合儿童眼科实力最强的就是北京儿童医院。” 他介绍。

 

他和团队全体尝试了在线问诊和医疗。于刚进入医院后,和张丰一起建立了网站www.baobaoeye.com,这是一个纯粹由眼科医生搭建的网站,有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彼时,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丰每周五下班后从张家口坐夜车来到北京,他和于刚俩人就窝在“小黑屋”里做网站,周日晚上张丰再坐夜车回张家口。当时儿童医院眼科每人月奖金只有500元,可他们的baobaoeye.com的网络花销,每年要自己花费5万多元。说起那时的艰辛和不易,于刚哽咽了。

 

后来,在王航真诚的邀请下,于刚成了好大夫在线网站第一批注册的医生。他还要求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必须在好大夫上注册。有一天,好大夫的工作人员给他打了个紧急电话:“于主任是不是哪里有问题了?怎么你们一下子注册了30多个医生呢?是不是恶意攻击啊!” 他很开心地回答:“不是,是我给他们下要求了,只有上了好大夫网站,才能拿到网络工作奖金和支持。”。

 

于刚的团队在儿童医院创业的这十二年里,利用了十二种工具进行线上医患交流:天涯论坛、猫扑、QQ、博客中国,甚至包括新浪点歌房,都成为他们的医患交流工具。

 

于刚2005在儿童医院的时候就开始打造团队诊疗模式,于刚吴倩专家团队里面有副主任医师、验光技师和护士。于刚带着副主任医师看病,并规定把自己一半儿的看病收入分给接诊的专家,患儿的面诊、验光、手术预约一次门诊就解决了。2015年北京卫计委下发了专家团队出诊的文件,于刚的“团队坐诊”比卫计委早了整整10年。于刚说:“这种专家团队坐诊的模式其实就是医生集团的雏形。”

 

把握时代痛点:要为医生自由执业搭建平台


在三甲医院做了32年的管理,于刚非常清楚里面的生态。他坦言,三甲医院存在许多政策桎梏,如今,在国家政策的红利下,他的医疗团队成立,跨越体制,再次扬起医生创业的风帆。

 

自2014年以来,张强、于莺、龚晓明这些大V医生先后从公立医院辞职,带动了医生自由执业浪潮。于刚也注意到了这个趋势,但他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寻找适合儿童眼科的定位。


在于刚看来,医生自由执业、多点行医是这个时代医疗改革的关键脉搏,但在落地的过程充满未知的困难和挑战。进入2017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医生自由执业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各自遇到的困境非常明显。

 

首先,中国缺乏医生自由执业落的平台,公立医院受到体制和医保支付方式影响,几乎无法接纳医生集团;虽然有些医生集团可以切入公立医院特需部,但在服务标准、流程和理念等方面需要长时间磨合。其次,中国虽然已经有1.2万家民营医院,但真正达到国际医疗服务水平和容纳医生集团的医院并不多,而且大多数医院依然采取全职雇佣的方式聘请医生。最后,医生集团的医生成员在未来更需要一个成熟的培训和教育平台。

 

于刚希望在这个变革时代发挥自己的作用,是先选择做医生集团?还是先做落地的实体医疗机构呢?

 

于刚决定走和大家不一样道路,医院、诊所、视光中心,医生集团齐步走,他们计划在儿童眼科领域为医生集团搭建执业平台,在北京建立2~3个中高端的儿科眼科诊所、2个日间手术室和一家中高端综合性医院

 

在筹备期间,于刚仔细研究了医疗政策和税法,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考察了30多家国内和国际医院。于刚讲,北京、上海、深圳的中高端诊所,每个诊所都各有特色,各有绝招,但是远远没有形成规模。

 

考察中他没有料到,有些民营医院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比如上海美华妇儿医院。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对中高端医疗有这么浓厚的兴趣的需求。另外,民营中高端儿童医疗机构本来就缺乏,更不用说儿童眼科机构,这个细分市场充满机会。

 

于刚打算采用合伙人制的方式办医疗集团,汇集大量专家,做属于自己的医疗,最初不引进风险资本。其实目前国内许多知名投资机构登门拜访,和于刚谈融资的事情。他发现,目前引入风险资本会影响运营医院的话语权,更具体的是增加了“交流成本”。

 

苦苦企盼了3年,2017年2月,在美和眼科诊所拿到西城区卫计委的执照后,经过6个月的紧张准备,诊所就正式开业了。

 

最美的心愿:让医疗充满温暖和人情味


于刚喜欢做更有人情味的医疗服务。他认为,我国医疗真正缺少的是人文精神。

 

很多小朋友们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于刚出诊时就会脱掉白大褂,来到休闲区给宝宝进行现场会诊,在他们玩耍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完成会诊。

 

为了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美和诊所还在休息区设立了“美和小课堂”。这些宝宝由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志愿者老师带教,他们可以画画、折纸、搭积木,让就诊过程变得快乐。

 

美和诊所的工作人员还自发购买了小玩具,亲手缝制了彩色的小花盆,由于刚、吴倩写上鼓励的话语送给孩子们,“我打算把诊所的休息区变成孩子们的乐园,将来还有可能养一些小宠物,当然它们要打疫苗。” 于刚这样计划,“甚至我还打算组织一次明星妈妈和宝宝的出游,妈妈们很有潜力,她们很有潜力成为其他患者的志愿管理员。”

 

四月中旬,他们协同同仁麻醉专家一同开展了手术前麻醉镇痛体验,提前让小朋友穿着隔离衣进手术室,减少孩子手术前的心理恐惧,“寻宝冒险”活动得到了家长们出乎意料的赞誉。


现在,于刚的医疗团队还会在网上回答约7个平台的患者问题,每天100多个。有的患者其实已经非常了解疾病知识了,来到诊所就想见见医生。“很多家长也没问题,一直冲我呵呵呵乐。他说:‘网上问诊那么久了,我就是想过来看看你。’ ” 于刚说。

 

为了更好地和患者交流,于刚制订了标准化服务和流程,针对沟通话术、回帖、门诊服务等进行培训员工,甚至怎么站、怎么坐、怎么笑都是其中的培训内容。“我们很多话术并不是教你怎么和患者说话,更多是交流情感和人文有关。每次看病的时候,我都抓着孩子的手,这就是一种互动。你抓着孩子的手,就是抓着妈妈的心了!”

 

此外,他在诊所给患者的基础时间是7~11分钟,诊前和诊后约半小时的咨询都放在网上解决。患者在来诊所之前,已经在网上和医生进行了充分沟通,他在诊所陈述病情的时间约1分钟。之后,由于刚的助手再给患者讲解5分钟,这名助手经过专门的培训。医生给患者检查的时间由3分钟延长为5分钟,这是很多家长非常看重的方面。患者离开诊所后,再在网上交流的时间就不设限了。

 

他还把同类问题的患者约在同一个时间段看病,进行集体会诊。“这些患者已经对自己的病情非常了解,把同类患者约在一起集体会诊,家长们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可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家长们取长补短。” 于刚说,目前国内最缺的是知名专家的诊疗和指导。

 

最后,于刚总结了自己的办医经验:“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医生。你做过管理者,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创业,创业必须有管理经验,有创业经验和实战经验才能更好创业。创业者必须敢于拥抱失败。医生创业还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懂市场、懂网络、懂税法、懂政策、懂医疗、懂创新、懂人情世故、懂谦让。”

 

未来,他会重点关注和开发医疗周边新项目。“我想放弃很多轻车熟路的东西,尝试做一些别人也不熟悉、我们也不熟悉的项目。”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