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投资董事冷艳: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新医疗服务

作者:动脉网 2016-08-23 09:41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2016年8月19日,DemoHealth2016创新医疗创业大赛北京站(医疗器械和移动医疗专场)在北京展览馆圆满落幕。大赛很荣幸的邀请到联想之星投资董事冷艳就“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新医疗服务”做了精彩的分享。


1.jpg

Demohealth2016创新医疗创业大赛北京站活动现场


2.jpg

联想之星投资董事冷艳在Demohealth做主题分享


冷艳:联想之星投资董事。厦门大学生物工程学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有13年医疗行业从业经验,其中6年为医药行业并购经验,2013年加入联想之星,从事医疗领域天使投资。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分子诊断及基因测序、肿瘤免疫及细胞治疗、医疗级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终端,并在上述领域有多例投资实践,主导的医疗早期投资案例有:燃石医学、派格医药、瑞博生物、智康博药、数联医信、艾吉泰康、光景生物、卡尤迪生物、于莺医疗等十余例。


移动医疗1.0:建立连接


大概是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在各个领域展开应用,2010年到2012年主要以工具类产品为主,2012年到2014年做内容和社区的产品比较多,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改造传统行业的阶段是2013年到2016年,最开始被改造的是一些比较容易标准化,通过实现连接就可以对接需求并完成交易的行业,比如出行,外卖等行业,目前基本已经颠覆传统模式。14年开始互联网更加深度的改造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改造房屋售卖行业,再比如改造家政行业,这类行业可以被改造,但是很难做到像改造第一类行业那样可以带来爆发。第三类,教育和医疗是典型,属于很难仅仅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就可以改造成功的行业,医疗行业首先是强监管,其次是一定质量以上的医疗资源短缺或错配,因此,互联网加上去以后,效率是提升了,但是没有解决供给不足或错配这一核心问题,因此暂未能够实现对行业的重塑。


所以,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能改的已经改过了,能爆发的已经爆发了。现在这个时点,还没有被改造成功的行业,就不能仅仅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改造了,需要有新技术来改造移动互联网,进而再共同改造某些重度复杂的行业。


联系到医疗领域,以连接为核心的移动医疗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在各个医疗相关要素之间建立连接:比如挂号是在患者和大医院之间建立了连接,飞刀是大医生和小医院建立连接,从而解决患者的问题,还有一些轻量级医疗服务是在患者和大医生之间发生,大医生和小医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社区来建立连接,还有一些其他效率提升的连接方式不一一罗列。


为什么传统医疗进化成新医疗如此困难,有些观点会把原因归咎于“传统势力”的对抗,移动医疗的创业者经常会抱怨你们医生为什么就不能拥抱新生事物呢,医生说我们拥抱了啊,但是你解决不了问题我老拥抱着干什么呢。到底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应该“医疗+互联网再+其他”,这是个好问题。出行行业被改造的时候司机刚开始也是拒绝的,后来专车动了他们蛋糕的时候也明确对抗过,现在呢?反抗无效。所以,对抗绝对不是改造未遂的原因,之所以所谓的“传统势力”有能力进行持久对抗,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医疗服务不同于衣食住行,随着消费升级需求提升就一定会追求极致体验,作为一项关乎人类生命一票否决权的活动,在医疗这件事中,把病看好是根本,体验这个诉求只能排到第二位或更靠后,因此,对其改造需要漫长而谨慎的演进。第二,医疗这项活动的复杂性,涉及关联要素较多,这也决定了要对其进行改造,需要多个维度同时推进,并且,其速度受制于多个边界条件中突破较慢的要素。


从结果的角度,第一波移动互联网技术,显然没有完成对医疗服务的深度改造,但是,带来的积极意义绝对是有的,毕竟旧体制开始松动,且,各要素之间的连接通道已经建立。


传统医疗向新医疗转变,要解决3方面问题


问题解决的关键,至少3个方向的改造是非常必须的,服务效率的提升、医疗效能的提升、治疗效果的提高。对应的三个关键词:体验、供给与手段。三方面必须联合发力,才能形成全新的医疗服务供给布局。服务效率提升,着重体验,包括流程的变化、支付的变革、供需的匹配等等,这方面第一波的互联网做得不错了,很多的连接已经建立,旧体制明显松动,这是第一波互联网带来的积极意义;医疗领域一定品质医疗服务的供给是稀缺的或者是错配的,这是医疗供给的问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读片、辅助诊断、智能监护等新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对医疗服务供给的提高有很大的改变;建立了连接,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供给,但本质上还是要有一个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方面包括新药物的研发、新的治疗器械、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这就是生物技术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推动。传统医疗向新医疗的转变,这3个方向都是不可或缺的,新医疗格局的形成仅仅依靠移动互联网一个驱动力无法实现,需要多轮驱动,所以不是互联网+医疗,而是医疗+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甚至可能还要+其他。


新医疗2.0:内部革命还是体外重塑


新医疗服务的格局,不是对传统医疗的修补和简单改造,一定是要在体外重塑的。比如,对于体制内医生集团,从投资的角度,我本人持比较负面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本质上所谓体制内医生集团,和之前医学会某某分会没有区别,无非是实现了派系的重新划分,就像我本来在某个医疗投资群,今天被另一个群主拉进了另外一个,进去一看大多数人都认识,所以我认为意义不大,当然,虽然我对这种内部创业的形式的成功率持保留意见,但对医生集团的实质我持积极看法,什么叫实质,就是医生,医生资源是新医疗服务模式实现重塑的核心和瓶颈。生产力的解放,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些先行者去探路(也同时承受压力,承受同行的不理解和轻慢,所以,先行者永远是少数人),而大多数人会在不同的阶段成为跟随者,当跟随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的局面就无法阻挡的到来。


新医疗2.0的本质:为稀缺资源赋能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其实有3个比较经典的坑,或者说3个误区,第一就是低频导高频,第二就是低值导高值,还有就是从非商业化到商业化。这三点在移动互联网改造其他行业的时候被认为基本都是误区,在医疗行业也是我们需谨慎思考的问题。比如我现在做一个医生的社群,很多医生在里面,大小医生在里面讨论病例做学术的探讨,当有一天我在这个平台上做另外的一个产品,医生会不会去买单?或者说我用到一个工具来帮助管理病人也好或者说是提高工作效率也好,做得非常的好用,日活非常高,之后我可以做飞刀了,医生会不会为这个形态买单?让他在A场景下用,你告诉他在B场景下也可以用,他是不是可以很好的切换?这是在做模式时一定要考虑的问题。


谈到医生,之前有句话比较知名,就是得医生者得天下,不同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什么叫做得医生?是不是我做一个工具,里面有很多的医生,非常的活跃,我就可以叫得医生?我理解得医生的这件事情,本质上是能够提供给医生一个可以释放他价值的安全通道,就是要给医生赋能,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医疗里面,医院强、医生弱,医生是要依附于医院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了关键要素的重新分配,就是它把生产资料和个体进行了重新的赋能,进行了价值的重新的定义,一定程度上把以前的门槛和壁垒进行了打破和降低,同时,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IBM Waston敲开中国的大门,渐行渐近。医生会不会被机器替代,其实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根本上,新一代的技术在为稀缺资源赋能,为2.0版本的改造增加技术维度的支持,正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得以离新医疗更进一步。所以我想庆幸的是第一波移动互联网已经建立了连接,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经开始渗透到医疗领域,各种技术和边界条件集合在一起,来推进我们这个行业新模式和新格局的形成,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作者:王丽、冷艳

来源:优投空间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