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设:小米手环物料成本不到40元的背后

作者:baron 2014-07-30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小米手环
7月份,小米手环以79元价格发布后,硬件再发明的不少行业朋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是,“深圳一大批做智能手环的兄弟们都哭了!”
 
但在2014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周鸿祎却说,“小米手环换我39就能卖”。
 
小米为什么能做出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举措?!
 
日前,网易科技在一篇文章中以小米手环为例,详细介绍了它的机身、腕带、主板、传感器等元器件的各项成本,最终核算下来为39.5元左右。加上增值税(17%)后的成本为46.2元左右。当然,这里面不包含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运费以及人工成本。不过,这已足够震撼人心。
 
很多人认为,小米手环的推出打了不少国内外智能手环厂商的脸,国内的手环普遍在200―800元之间,而国外的一些个大牌如jawboneup24、fitbitforce、三星gearfit等售价都在1000元以上,这样的售价小米手环显然没有可比性。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认为其它厂商都是无良黑心,而小米就是业界良心了呢?
 
或许在一部分消费者看来,尤其是小米粉丝眼里的确如此。针对小米的售价,其他厂商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厂商们的态度
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等穿戴式设备,发源于欧美,兴盛于欧美,智能手环的计步、睡眠、心率、热量消耗,这都是根据欧美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情况而推出的功能。比如欧美人喜欢运动是出了名的,所以它们有阿迪、耐克等运动品牌,更不用说那些northface、哥伦比亚等户外品牌了。
 
按照定律,当一个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产品的整体定价会更低一些,因为批量生产会降低整体的成本,从而为降价提供了操作空间。但是,诸如misifitshine、jawboneup24、fitbitforce/flex等产品不会把价格降低到300元以下与小米手环拼价格。国内品牌才拼价格,国外品牌只看品牌价值。何况,目前国外品牌的生产地都不在中国这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国家,所以在成本上更高一些,无法跟小米等国内厂商相较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智能手环市场其实同手机市场一样,iphone、三星手机等国际品牌并没有因小米4到miui6都扑鼻而来的苹果气息受到影响而降价,继续保持原有的价格,并且该买的人还是会买。目前,misifitshine、jawboneup24、fitbitflex等京东商城上销售的国际队友并没有降价的欲望。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拼价格。
 
小米手环的超低价定价策略,瞬间拉低了消费者对智能手环消费的价格预期,尤其物料成本不足40元让人非常震撼,相信国内的其它一些智能手环品牌的物料成本都不足100元。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bong智能手环,其第一代产品当初售600多元,等到小米手环推出后,bongi瞬间降到了345元,而隔天发布的bongii更是跟小米手环杠上了,售价仅为99元。
 
无论是不是以成本价在销售,至少bongi智能手环是在疯狂盈利的,这些高出成本价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智能手环目前正在遭遇消费者的白眼。同时,小米手环和bongii智能手环的推出,也让国内智能手环在下半年可预见的未来进入拼价格的低俗状态。在可穿戴发展初期,过早的洗牌对于可穿戴市场的创新氛围未必是件好事儿,对国内尤其如此。
 
可穿戴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让所有的厂商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所以,国内可穿戴厂商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将过去的高仿模式移植到可穿戴市场了,拿出自己的原创才能真正让国外媒体尊重。近日,外媒phonearena是这么评价小米miui6的――“对苹果ios系统最无耻的抄袭”。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