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视角:互联网医院模式究竟能否成功?

作者:付海天 2016-06-26 17:2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6月25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亿欧医疗+高峰论坛”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举办,其中,康复之家创始人柏煜、卓健科技创始人尉建峰、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管涛、杏仁医生创始人马丁医生参与了题为“进化•互联网医疗新图景”的讨论环节。


907777641860893912.jpg


主持人柏煜:最近互联网医院特别火,这个话题先请尉医生解读一下,这个模式到底是什么,到底能不能成?

   

尉建锋:我们现在在做类似互联网医院的概念,这个模式在国外尤其在美国,我在美国待了四年多能体会出来,大概2010年的时候美艾尔医学中心通过互联网预约占了30%左右。国内是把原来的服务模式改成互联网的做法,没有太多的新意去说。

在现有的事情上面,我们在不断的演进产品形态。最开始,用APP和微信的方式接通比如挂号、支付,慢慢发现能够承载的业务模式可以更多,然后把医院内部像排班、问诊、药物、随访都加入,它是不停演进的过程,这就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在国外一直在这么做,在发展来讲这是一个趋势,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可以说所有的医院会介入到这个行业里去,美国所有医院都会有这种模式在做,应该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主持人柏煜:他们只不过把传统医院互联网化了而已,没有真正做到创新,乌镇互联网医院有很多远程的诊疗、开方包括药物配送形成一套体系,这个它已经在去年开出第一张处方国药实现配送,包括阿里健康也在做远程的处方开具包括问诊、视频都在做,这个是不是未来会成为主流呢?

   

尉建锋:这个是医疗服务提供的一种方式而已,后台都是可以打通,挂号、支付、药品、检查甚至住院、预约,通过互联网方式通过语音电话图文的方式,真正的内涵还是医疗本身。

刚才提到第一张处方,在我们平台上,大概现在有十几张处方,从一家医院平台上产生,慢慢量在产生,现在一天门诊量有150左右,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它的处方已经出来,创新只是把现在的互联网应用上。

   

主持人柏煜:马丁怎么看互联网医院这么热?

   

马丁:医院本身上是个平台,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一个医生能做什么?更直接一点,例如医药电商的项目,拉一个药剂师或拉一个医生帮你推销药给患者,说有这样的病种建议要吃这个药。互联网医院是很有价值的,但价值要搞清楚。我在海军时,当时有一个女孩子9岁发烧了,我最多能说一、二、三,可以考虑A、B、C,去最附近的港口送到医院。患者的平台及提供患者的服务,为什么体验没有到位也是这个核心问题。当我不知道病情的情况在我没法看你的情况,能否下一个诊断能提供方案,有一个很大的问号要问。

反过来,在熟人当事人随访的阶段,远程医疗是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的。很多人会把国外很多故事翻译到中文,他们没有搞清楚,很多时候做远程医疗在国外,大多数是跟医生交流,或跟护士讨论病案来执行,不是直接面对患者,面对患者很多全科医生提供这样的服务,家庭医生。区别是什么?上个星期看到你,前一个月看到你,我们已经有一年、几年的关系,已经知道你的病情,包含慢性病管理,你的某一个药已经结束了,我知道你的情况,我会开一个电子处方,让你直接到药房拿这个药,场景是不一样的,这是很多人没搞清楚的。

先把互联网+概念直接搬到医疗行业里,看滴滴打车做什么,把你从A拉到B,运营手段颠覆了一个行业。美团是吃饭,包装团购的形式颠覆了一个行业。回到医疗行业,有多少项目没有搞清楚A到B是什么直接加钱,5-10年之后我们行业还没有看到颠覆。医生本来要做什么?要先搞清楚。

   

主持人柏煜:管先生投了很多项目,这个领域比较火,你怎么评判?

   

管涛:这个概念终极模式是一样的,这肯定是个方向没有什么好说的,最终的形态是传统医院会被互联网化,或用新的科技手段提升效率。中国大的三甲医院信息化程度很差,把大的三甲医院互联网化,做的过程中阻力和困难也很大,每家厂商想跟很多其他系统对接,要改变医生的习惯。可能某一个环节用你这个东西,其他环节不用你这个东西时会产生冲突和麻烦,我看几家做互联网医院的人,新建而不是改造。他想能不能我一开始建一个三甲医院,一开始把所有设计和流程按照理想化的情况来建?传统基金是不会投三甲医院的,因为基金链和程度特别长。有没有新的模式新建,一开始把规则和方法做好的情况下控制力会变强,这个模式的关键点,如果大家都来做的话,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和资源做这件事,从零开始进三甲医院意味着所有环节必须自己做。有人自己建过三甲医院知道各个环节都很麻烦,这是风险点。趋势方向没有问题,最终形态是一样的,只是路径形式不一样。

   

主持人柏煜:现在两种主要形态,一种像乌镇互联网医院把它升级,还有像广东省二院本身是超级大医院直接做互联网业务,这两块业务从成长性来说,是不是传统大医院做得更快一些事半功倍呢?

   

尉建锋:关于医疗数据的问题,我们尝试医疗数据开放包括向国家层面提这个事情,医疗数据开放不到大医院里去,两个考虑,医疗数据开放确实有的人拿到数据到另外一个大医院去,但不会拿着数据到县级医院,医疗比较特殊,它是经验学,不是数据拿到了诊断各方面就正确了,数据共享公开只是一个基础。最终他选择医疗还是愿意选级别比较高的,有名气在,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刚才提到两种模式怎么走?我一直认为两种模式相互补充的过程,国家为什么鼓励纯互联网的做法?整个大盘子来讲,国家希望你用资本的力量、设备的力量,把老百姓体验提上去,没有那么多抱怨和开支。但对传统医疗来讲,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往前冲,两边的发展最后会有点竞争,但也是合作,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更多地消化,能够增效,能让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更加便捷。最终往前走,两种业态会同时存在,哪一种控制哪一种很难说。

   

马丁:数据这块我很认同,看病不是依赖数据来看病,基于人和人之间的判断。学医的人第一件事先看一个病人啥都不说,比如国外有些全科医生的考试,前两分钟不允许说话,要听患者说话要判断,看病是一个数据获得。整个医疗环节是不是依赖什么才能产生交易?我强调要产生信任关系的,我们是私人医生。把手机拿出来,把规格写清楚评价体系也做好,在陌生关系情况下可以产生交易没什么问题的,但回到教育行业还有医疗行业,我们的产品可以说是个虚拟产品,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如果我不认识你,如果我不信任你,会不会真的付费为了你的服务?会不会产生交易?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刚才提到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我们更希望帮助中国大多数医生,医院还是很多人在做,很多人没有搞清楚平台做什么。

        

主持人柏煜:我们看到最近张强医生集团特别火,你们投了他,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投的张强医生集团?

   

管涛:本质上风险投资基金投医生集团或医生集团创业时,一定不是投这个医生,张强医生或张总这个人身上表现的特质和特点,一定不是因为他医术精湛、医疗水平高拿到风投的钱,一定看重你本人懂行、懂医疗的前提下,依然是商业人员的思路看这件事。现在无论是医生集团还是医生创业的前提下,这个医生作为创始人自己得想清楚,有些事情是生意有些事情是事业,开个人诊所可以不太懂经营但也可以是好的生意,这种公司最好不要拿风险投资的钱。有些公司说没想拿风险基金的钱,风险基金非要投我,这不是好事。拿钱的应该知道风投投他对他增速有要求的。只有对企业运营有要求的人,才适合真正拿风投的钱做创业。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