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解放医生,是基层医疗“向下的力量”之源

作者:动脉网 2017-05-17 17:23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5月17日,“2017中国基层医疗创新实践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大健康俱乐部执行主席廖新波先生于下午第一个做了演讲分享,主题为《新医改背景下的医生解放》。动脉网(微信:vcbeat)第一时间对其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


微信图片_20170517171557.jpg

 

廖新波曾从事11年的临床病理工作、11年的医院管理工作,担任过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并曾在2004-2016年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巡视员。现在他除了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大健康俱乐部执行主席的职位之外,也兼任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和兼职导师,还是中国患者安全联盟的核心专家组成员。


从2006年以来,他就开始不断地探讨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观点鲜明、尖锐、客观,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官员博客和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代表。网民“波子哥”的他,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医疗“网红”。


今天的讲话中,廖新波首先表示了对会议主题内容——“向下的力量”的赞同,并相信这种向下的力量将会夯实中国医疗的基础,助力医改落实。

 

他说,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在助力基层医疗的一种“向下的力量”:大公立医院规模受控,大医院门诊逐步减少,分级诊疗强力推进,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还有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等。

 

“如何使这个向下的力量真正有力?我认为现在的背景下,只有解放了医生,才会从根本上对整个医改形成支持。”

 

>>>>

背景:医疗力量“向下”,道阻且长


廖新波提到,目前有众多医疗从业者聚首,为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畅所欲言。他总结了大家对医疗行业走向的看法:首要的影响因素是医疗支付制度的改变,这将导致医生工作状况、医院盈利模式产生重大改变;其次是人事制度,人事管理逐步走向编制备案制,医生和医院的关系将发生转变,医生逐渐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另外,政府要“放权”给市场,发展社会办医也是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最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会议及考察中频频提出这个观点,称支持高端医疗发展,而这在过去是不敢提的。

 

“将来医生如何走向高端市场,医院的盈利模式如何发生变化,又是如何以待遇激励医生更好地行医,这些都与‘医生解放’的主题有关系。”

 

2017年,政府力推的医联体政策,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实现医联体,李克强总理称之为“以医联体之通解决群众看病之痛”。廖新波表示,医联体会促进各机构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形成合作,而其中推动医联体的一大重点就是医生多点执业。

 

但说到医疗力量“向下”的具体实施,廖新波认为这个过程道阻且长。从2009年的医改方案开始,他就提出过,与其是“鼓励”医生到基层,不如说“吸引”医生到基层。的确,在医联体下,大医院的医学专家是否也应该下到基层,医生人才应当怎样流动,这些都是必须面临的问题。

 

不过目前,医疗行业各界都在积极地从各方面献言献策。“各方的医疗从业者在积极应对改变,包括今天会议的主办方动脉网,都在发挥自身特长来做出贡献。医联体如何形成一个灵活实用的形式,真正让政策落地到有利的方向,这是未来每个从业者都必须去关注和推动的。”

 

他举了区域专科联盟的例子:不少专科联盟是由医生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政府推进,有的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联合,还有的是社会办医力量。廖新波认为,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值得鼓励,而且还须进一步放宽监管,让医生得以解放。

 

>>>>

如何解放医生: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那么在新医改背景下,医生应该如何解放?他提出,美国等国家的医生与医院关系,可以对中国形成很好的参考。在美国,独立医疗团队占了很大一部分,医生可以选择不在医院工作,而是以医生集团或集团间协作的方式来从医。

 

不过,从1930年代起到上个世纪未,大量美国医生选择了从自由执业走向形成医生集团,或成为医院雇员。原因在于,医生集团或医院更能够使医生发挥其专业性,而不用在管理、投资等其他方面分心。不少美国医生认为,医院里虽然劳动报酬不如独立执业,但有假期、可以做科研,于是依照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了最适合的执医方式。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得出对中国医改的启示——多点执业不要过分强调“多点”,而是通过给医生更多的选择,最终实现价值的回归

 

总结来说,美英等国家的多种行医模式,让医生通过市场选择和个人偏好来决定从医方式,这种情况下医生是自由的,而且这种多点执业也不是混乱的局面,而是在市场调控下的有序安排。


而目前在中国,李克强总理正在大力推动的连锁门诊,也是为将来解放医生、提供多种行医途径打下基础。

 

中国医生集团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三个,体制内行医、体制外行医、移动医疗式行医。这里要强调移动医疗的方式,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医疗效率,如何用互联网便利家庭医生签约,都是大家正在探索的新模式。他指出,现在有很多能与家庭医生形式连接起来的APP,但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所以政府仍需推动互联网发展,支持网上全科医生。


另外,支付制度的改革是医生执业方式“解放”的一大重点。美国的医疗保险费用与医生方挂钩而非与医院方挂钩,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他们的多种行医方式,而中国提倡的医生多点执业也需要从支付上进行这样的改革,为分级诊疗的开展提供便利。廖新波还说到了自己对支付制度改革的一个大胆设想:让医院服务、医生服务、检查检验服务和药品服务四个板块都分开支付。

 

最后,廖新波提到,要配合新医改,技术必须要跟上。“互联网是非常好的医疗服务工具,政府不需要出手监督,大数据就能监控是否合法。”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