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3D打印的结合已经替代牙医的工作,有家相关公司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

作者:动脉网 2017-07-31 15:19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本文转载自泰山汇。原文把标题《未来很多医生将因人工智能而失业,牙科已经被颠覆——德摩资本郑立新谈医疗人工智能》


2017年7月25日下午,由泰山汇主办,思宇研究院、泰智会、动脉网协办的“医疗人工智能:颠覆医疗的新科技”高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当天,一百多位来自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精英及产业专家参加了此次沙龙,德摩资本创始合伙人郑立新作了题为《改变医疗产业的新技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微信图片_20170729004041.jpg


>>>>

隐适美: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进行牙齿矫正


非常高兴,来和大家分享我对医疗人工智能的看法。今天,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投的企业隐适美。


中国有一家非常出名的牙齿矫治公司叫隐适美,这是一家在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团队中有一名成员叫查理,查理原来是好莱坞的一个著名的算法学家,曾参与过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怪物史莱克》的制作。很多年前,隐适美这家公司做牙科算法的时候,算不出来了,就把查理请过去,让他来解决牙具移动过程中人工智能的算法。


现在世界上90%多的儿童牙齿不齐,在中国儿童牙齿不齐的治疗比例是1%,而在西方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的牙齿不齐儿童得到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在小孩的嘴里面贴一个个的牙齿托槽,同时用一个钛合金的干箍把它箍起来,这种做法叫正畸。


正畸是所有的牙科里面技术最高的,因为他要凭手感调钛合金。一个正畸牙医在美国的的收入非常高,因为要有五到十年的手感才能练出来,所以被称为牙科里面的临床专家。而查理想到人工智能可以拥有专家系统,专家逻辑,而牙科正可以用计算机的算法来替代专家系统。


隐适美公司二十前年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整个牙科界出现了一片反对的声音,所有的牙科工会都认为用算法去替代牙科医生十年积累起来的手感,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但是没想到隐适美这家公司最终做出来了、查理做出来了。


这个东西其实非常简单,根据算法可以做出一个牙套,戴上这个牙套24个月,就可以把牙齿矫正过来,而牙套的制作工艺是3D打印。这个公司在过去二十年里,成长到80亿美元的市值,所以靠的就是两个技术:人工智能的牙齿配样技术+3D打印技术。


这两个技术就把几百年的牙齿矫治技术、临床专家所拥有的权威技术给破解了。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临床专家,只要一台3D打印机,一个计算机软件,一个3D扫描仪,就能干掉地球上十万左右的专业牙医。


>>>>

未来的牙医有可能替代掉


微信图片_20170729004102.jpg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正畸,找到牙科医生,大概时间需要在15天左右;如果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大概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产生革命性变化的一个案例。


未来的牙医有可能替代掉,这在美国已经做到了。口内扫描、人工智能设计等工作,要么在工厂或诊所内完成,要么在你家门口的超市里面完成,然后进行3D打印后就可以戴上,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牙医参与。


所以很多人跟我见面的时候,说人工智能炒的很热,这个东西行不行?其实已经不是行不行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在全世界的消费者嘴里面放了无数个牙套了。


我拿这个例子跟大家讲是想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论界的讨论,而是已经正在颠覆医疗行业。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谈资,在临床界已经有很多应用了。隐适美已经给400万人用人工智能技术正畸,收入已经做到10亿美金,净利达到1.9亿美元,市值做到80亿美元。


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应用到了什么程度呢?你可以跟太太一起逛超市、逛街,逛的过程中就把牙齿扫描完,然后把牙套给你打印好,你就可以带回家使用,而这个过程可以完全把医生排除在外。


2006年,在清华大学有一个严教授,是我们中国3D打印之父,严教授跟首都医科大学的王文康院长,他们俩搞了一个公司,叫时代天使。2006年的时候,我们投资了他,当时我第一不知道什么叫人工智能,第二步不知道什么叫算法,也不知道什么叫3D打印。


我来到清华看了很久也没看明白这个东西,但是两位头发花白老教授看起来非常值得信任,我觉得值得投,就投了。过去一百年,牙齿矫正是靠牙医的手感,然后连钛合金钢丝。这个公司不需要这个,我们通过3D扫描,扫描之后进行3D打印,放在牙齿上。


这家公司在2015年时,被一个老总用6个亿买走了。现在,这个公司跟隐适美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达到了90%的市场占有率,隐适美是老大,时代天使是老二。这个案例,就是在中国发生的人工智能和医疗产业互相交叉、互相颠覆的案例。


投完时代天使之后,我们在广州又发现了一家做牙齿矫正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我们在三年前投的,这家公司不是用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而是金属材料3D打印,所以我们投了这家公司。


另外,大家知道美图秀秀在香港上市了。美图秀秀是把你的形象从真丑变成假美,然后一见面结果还是真丑。但是从牙科和临床的很多技术来看,技术可以真正把女孩子的下颌部分变得很美,由真丑变成真美。这些我们都可以用算法+3D打印技术,基本完成微创或无创的整容。


以前最大的牙科工厂在东莞,有3000人,现在有了3D打印技术之后,工厂的工人全部被机器替代了。牙科未来可能会出现人工智能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可以把口腔扫描数据、大型CT机数据、牙模数据、治疗数据等集合成一个很大的数据平台,把治疗技术变成逻辑,把逻辑变成算法,无论是修复、正畸、种植、面部美容,通过输入数据,最后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3D打印就可以完成。


牙医的收入很高,但是这个技术会让全球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牙医面临失业。人工智能技术,就这样颠覆了牙科产业。


我们现在跟美图谈一个项目,美图是把女孩子的美在虚拟条件下做出来,我们可以真实的帮你做到。举个例子,广州的一个专家,凭牙套就可以把女孩子的下半部脸形改变,要价是20万。什么概念呢?以后消费者上传自己的三维图象,我们通过设计,就可以通过快递把牙套寄到你家里,改变你的下半部脸形,包括你的牙齿。这样就使得牙科这个古老的临床专业变成了一个消费行业。


而且,在两个星期以前,苹果开发出了3D扫描,这就使得临床里面需要的很多专业的工作和技术直接被消费者取代。


下面讲一下我们自己。我在1994年在加拿大加盟的麦肯锡公司,我在麦肯锡做医疗产业的顾问。麦肯锡是强生集团的全球战略顾问,所以我是先从加拿大到美国,然后到中国来。离开麦肯锡之后,我去过中美史克、葛兰素、江中制药,我卖药卖了很多年,最后才做投资,我们累计投资了50多家企业,我们只做医疗投资,医疗产业里面的原料药、化学药、原料药、大型器械、小型器械,我们全部都做,50多家,现在细分市场差不多有十家左右。


我们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就是抱定一个领域,深深的扎根,地毯式的覆盖,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圈,而且我们今年刚刚成立了医疗AI的产业基金。


>>>>

人工智能为病人量身定制合适的药物、剂量、医生


对医疗一百年来的历史,我个人总结了一句话:这一个世纪以来,整个医疗的发展是一个细分的过程。大概在1900年,一个医生加一个护士可以服务所有的病人,后来随着学科的细分,专业的诊断方式、专业的治疗方式层出不穷,到2010年左右,一个病人进医院平均有19个专科跟他发生关系。


要么是生化,要么是器械,所有这些专业都要对他进行诊断。结果是非常高的医疗资源配置,非常低效的服务在一个病人身上。最后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靠人工智能。我们认为2020年以前,可能会出现云的整合,这个过程中很多医生将会失业。


现在治病难、治病贵的原因源于很多医生的“三不知”。首先是“不知药”,现在的药有6000种,医生无法知道每个药的特点,因为记不住;另外,是“不知病”;最后是“不知人”,我们一个医生一天治疗70个人,人来了以后他看到的就是几个字,根本没办法对病人的背景做任何探讨。


就因为“三不知”导致医疗的精准度非常低,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过度诊疗。现在可以用人工智能计算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医生,为病人量身定制


医生现在也不堪重负,2016年,医疗体系的信息,3.5年翻一番,也就是说大学五年级的医科学生,他在一、二年级学到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到2020年,按照现在的速度,是73天翻一番。什么意思呢?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能够在他的学习过程中,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跟上技术前沿的演变。


现在如何来构建中间的超级医学平台按或者超级医疗平台?联合国有一个中国院士一直在喊一个口号,就是“超级融合”。4.0技术出现之后,如何把医学或医疗的资讯或技术,融合起来,变成一个非常便捷的解决方案给消费者,这个事情在未来五到十年基本上是可以出现,而牙科正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群体智能。以后一个病人躺到手术床上,他身上可能有50个小机器人对他进行诊疗,这是未来医学融合到一起的景象。


一个医疗机器人,有大、中、小、微之分,大的机器人是达芬奇,中型机器人是针对某个病种、某个部位,小的机器人是微型纳米机器人。未来的手术里面可能在你身体里有好几个机器人在同时工作,不同的机器人有不同的任务,在人体内协同作战。


 AI产品,我们一般分成科室组成,牙科、心脏、眼底等等,我们德摩资本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是投资AI产品。


马云在两个星期前成了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你知道他想干什么?他可不是卖商品,他卖的是服务,联华超市以后可以成为阿里巴巴提供增值性服务的点,在里面放上3D扫描仪,可以做很多事情。商业模式的成熟,加上技术的成熟,这两个使得我个人有足够的信心认为,下面五年到十年的医疗会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精准医疗方面,这一块我们是不投的,因为医疗是有两大发展方向,一个是往临床医疗领域走,一个是往工业方向走。如果你的投资团队里面没有两三个精英类别的博士,没有基因理论功底的投资团队,投精准医疗相对比较难,所以德摩资本只往工业级别走。



传感器方面,你可以想象以后整个医疗产业上几乎全部是传感器。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投的穿戴无非是体外传感器,这个领域的未来这里面有非常多机会,我们有专门的小组做这个领域的投资标的。


医疗器械的模式,我觉得跟无人驾驶的五个模式比较对等,第一是简单辅助,第二是任务化,第三是有条件的自主,第四是决策,第五是AI机器人自己全面自主。现在我觉得医疗还处于一二级上,三四级还达不到,估计未来会继续往上走。所以,我觉得将来的医疗机器人,是把顶级的医疗逻辑用算法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用机械的手法执行手术,这个跟无人驾驶是一样的。所以我的老东家麦肯锡,他们看人工智能应用的时候,认为人工智能第一大产品是无人驾驶,第二大产品是医疗。


关于iphone/iwatch,我觉得这个很有价值。今天上午我们刚看完儿童近视的检测,做的就是手腕上戴的,这个太厉害了。举个例子,三年前我在瑞士看到一个一滴血项目,一滴血的芯片做的很小了,什么概念呢?假如你在玩篮球,突然倒在那儿了,正常的情况是把你放到急诊车上,抽血,然后做生化试验,判断是哪一个疾病导致你摔下去。但是,宝贵的抢救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现在,全球最领先的一滴血,就是在现场抽取一滴血检验,现场医生告诉你结果。所以,我最看好的不是iphone,是iwatch,如果苹果再往前发展的话,完全可以把整个的分析和生化实验的一系列放在iwatch上,你的医疗信息全部在上面。十年前我在西雅图看了一个项目,做的是吊坠,让每个老年人戴个吊坠,里面有这个老年人的所有信息,这样在倒地的时候,医生一看就知道怎么治疗,其实这就是可穿戴里最关键的iwatch。所以为什么华为要做这个点,就是因为这个点可能是未来在医疗领域里面真正的入口或出口,这也是大玩家做的,因为需要大量的技术集成。


最后讲一下人机联结。如果出现了人机联结,就有可能出现人人联结,机机之间绝对需要连的,刚才讲的群体智能就是机机联结,这三个环节在未来很快就打通了,就看能推的速度有多快。


AI+人体增强,可以通过刺激某一块神经,调节你的情绪,增强你的智力、体力等。一年前我们在硅谷的时候,当时就有30多个人工智能项目递交给我们。


我跟很多医院的主任开玩笑,我说你以后完了。大家都知道全球有量化自我的技术与设备,可以自己记录自己的特征,其实量化自我之后的下一阶段是算法自我,在你身上,围绕你的医疗情况,安排好多个智能体对你进行计算。那医生将来能干什么?我估计医生未来的定位是导师,第一是提供关爱,第二是提供指导。


5年内的核心场景,第一,以病人、消费者为中心;第二,全能化、傻瓜化的医疗机构;第三是连锁、社区、购物中心式分布;第四是以家庭为中心,完成接近50%的医疗功能,就是很多的医疗功能接到家里。


我在加拿大那么多年就去过一次医院,在中国我天天陪着家里人去医院,这种既耗时间、又缺技术的情况一定要解决。AI本身是把一个专家算法化,一旦算法化了就可以拷贝,成本可以降到一块钱,为什么?这就是软件的特质,可以做到。所以在医院的整个环节里面,我觉得AI和医疗产业的结合已经到了加速阶段。


医联体方面,我现在发现中国的一个政策有很大变化。现在深圳罗湖区搞了一个罗湖区医疗集团,罗湖区整个区的一里面所有医疗资源全部被统计到集团里面,结果三年前大型设备采购是200—300万,听说去年降到80几万,为什么?因为医联体。医联体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不同的方式构成的医联体,对我们的资源配置、商业模式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现在也在跟一些医联体探讨,我帮他们引入AI。未来这跟两票制一样,会使整个医疗产业出现很大的变化。


对投资来说,最大的AI产品,一是汽车,二是医疗,三是电影业,这三大产业,其实汽车产业的AI潜力大概有5000亿美元,医疗产业大概有5800亿美元,在座的听了可能很高兴,好像我们搞了一个更大的池塘。错,我们这个池塘有一个缺点:太分散。我们这个池塘要求精耕细作,这个行业虽然很大,但是太细分。


>>>>

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智能化


群体智能方面,你可以想象十年以后的世界大战,如果以后中国跟美国打,将会是无人机之间的战斗,无人机之间的战斗是没人的,这一块其实很前沿,但是现在我们找不到相应的投资对象。


人类的最后堡垒是大脑。这里面非常多的未知和前沿的东西,非常值得深挖。去年,陈天桥赞助美国的一个实验室,中国的很多医疗专家骂他,有钱给人家,不给我们中国人。其实非常简单,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实验室就那么几个,你要想为人类服务,肯定要投到最好的地方。


我投的另外一个方向是睡眠诊疗,中国人是地球上睡眠疾病最高的国家。中国人有一个坏习惯,如果一个孩子玩了一天,晚上倒头就睡,打鼾,母亲很高兴,这孩子睡的好。其实打鼾是疾病。现在美国的80%以上的睡眠诊断和治疗可以在家中进行。在未来,家庭是修复你身体的非常好的地点。


我们现在有一件事要做,也希望跟大家一起讨论,AI的很多的引领模式没有出现,商业模式也没有出现。我觉得大家有机会多探讨下,技术到底什么时候成熟?这里我主要是指环境和模式;第二,场景随着时间怎么推移,怎么推移过去。我刚才讲了正畸技术,美国有一家公司,说你把资料寄给我,我给你打印,送到你家。结果技术成熟了,法律出问题了,因为美国牙医是有工会的,到美国政府告他们不合法,现在在打官司。


关于医疗产业的独角兽,建议大家花点时间研究碳云智能。现在碳云智能把八个临床领域的数字全部抓到,基因他抓到了;另外买了美国最大的蛋白组织公司、最大的微生物资料公司,还买了天津最大的有机化学分析公司,而且把全世界所有出现的化妆品全部建档,形成数据库。


碳云智能去年买了八个公司,涵盖了人体所有的临床需要。我记得一年前跟他们吃饭,说我们投你吧,他说你投不进来,意思是我们不够格。


一个AI公司的老总讲的话,我听完以后觉得有点意思。当时有一个专家挑战他,说你们这帮搞AI的人,你们99%的数据质量很差,不可用,只有1%的数据是可用的,意思是医院临床老同志不会跟你们合作。这个老总就很巧妙的说,是,但是70、80后的医生都愿意跟我们合作。


AI公司非要抢现有的医生饭碗,目前不太可能,C端是真正的未来。我们如果这一次能够跟美国合作成功,我们可以一下获得几个亿的C端流量进来完成智能化治疗。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