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建设新模式探索,利用互联网实现极致医疗服务

作者:动脉网 2018-05-22 10:56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5月18日,2018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等上万名嘉宾到场参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梓纲、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曹秋云、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杜锡林等专家应邀出席,并分享了互联网时代如何建设专科、打造科室及医生品牌的经验。


互联网+专科 顶尖医疗资源惠及大众


“我国每年皮肤科门诊量超2亿人次,皮肤科从专科特色上而言是非常适合互联网医疗和远程诊疗的。”赵梓纲在大会作主题演讲,道出了互联网+“皮肤科”融合的良好基因。微医平台数据显示,与160多个科室对比,皮肤科在线确诊患者量占比高于6%,名列第三位,这也证实了赵梓纲的判断。


未命名_副本.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何才能将优质的皮肤科资源进一步放大呢?“传统形式可以通过建立分院的方式,我也曾深入基层医院、一线部队等单位帮扶过,如今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构建皮肤科专科特色,可以快速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赵梓纲说道。


在与微医开展深度合作的过程中,赵梓纲找到了“互联网+”专科建设的“四步走”方案。


首先通过名医服务包产品工具系统创建全流程的包含治疗方式、周期、随访频率、用药管理等内容的专病服务包,解决患者对治疗信息不明确、自身疾病知识欠缺、诊前疑虑等,实现专病治疗服务标准化;

其次,借助服务包内的诊前评估项,精准筛选对症患者,并对其他患者及时分诊和转诊;

然后,通过周期问诊与院外关怀在平台上对皮肤病患者定期跟踪和管理,就诊沟通、诊后随访效率大大提升;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产品化使得专病服务包能够通过患友评价与分享获得口碑积累与扩散,加上健康号等科普工具的使用,皮肤科专项治疗服务获得了快速的传播与普及。


“除了治疗,预防、治未病需要重视起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高效、精准地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最终实现真正的大健康。”赵梓纲说道。


互联网解“心病” 铸就品牌科室


“很多人生心理疾病,会有‘病耻感’不愿意面对和接受这个病,回避看医生,甚至不去见人,像这样的病人,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曹秋云大会后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一个最近的病例。


未命名_副本22.jpg


有位患者在家呆了五六年,不愿出门也不肯看病,他姐姐通过微医平台的名医服务包向曹秋云在线咨询、定期随访。通过互联网平台,详细询问病史前期了解病情,用药后指导日常处理,半个月后病人明显好转,并有了参加工作的想法。


“对于社交焦虑的患者,一见人就说不出话表达不了身体真实症状,但他们可以通过在线问诊‘码码字’说清楚,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如有需要再来医院检查。”曹秋云认为,心理科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更需去理解病人需求,用心对待,做到“共情”。


在曹秋云的带动下,整个科室也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线上线下患者。“非常耐心的医生,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问题”、“很有耐心,也很专业,医德很好”等上千条线上评价足以看出,互联网工具可以增加医患粘性,提高医患信任度,形成科室整体品牌效应。“很多患者都是从线上到线下来找到我科就诊,年咨询量突破3万余人次。”曹秋云自豪地说道。


乘互联网东风,打造医生金字招牌


青海一个6岁的小女孩,腹部异常突起,跑了很多医院,也没有找到愿意接诊、做手术的医院。后来在朋友推荐下,小女孩的家人通过微医APP找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杜锡林。在杜锡林帮助下,小女孩到西安就诊检查,切除了20多斤肿瘤,目前恢复良好,家人十分感激。


未命名_副本33.jpg


杜锡林与互联网医疗“共舞”多年,日常工作中,除了手术和查房不允许带手机外,他去吃饭路上等碎片化时间都会及时拿起手机解答患者疑惑;对于疑难杂症、特殊病人,每周团队内5人都会坐下来讨论分析治疗决策。“找我的肝癌病人居多,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天塌了,网上问我时肯定很着急,他们信任找到我,我就要给对得起这份信任,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帮助。”


如今,每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求诊杜锡林,其中很多是经过线上问诊了解情况、建立一定信任度,才转到线下找杜锡林看病。目前,杜锡林在微医健康号发表174篇科普文章,完成1351次专家问诊,把每一次问诊、每一篇科普当做学术论文般重视的杜锡林收获了3.3万健康号粉丝,以及上千条线上好评。


新时代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工具提供专业意见、辅助诊后管理,互联网让专业、耐心、真正关心病人健康的医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杜锡林说道。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