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递途:期待实现3D打印的人体植入,大幅提升手术效率

作者:刘宗宇 2016-10-24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2016年10月20日,由普华资本、普华医疗投资主办,浙江大学紫金众创小镇、京新药业及 CTIC Capital联合主办的“普华医疗Hi大会”在杭州举办。在此次大会上,10支国内外的高精尖医疗创新项目团队参与路演,汇集了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先进器械、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领域。


主要研发医疗3D打印的麦递途来到了路演现场,创始人CEO金鑫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以下是动脉网(微信号:vcbeat)为大家整理的精彩内容。


麦递途专注于医疗3D打印


麦递途于2015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同时也很荣幸成为普华资本投资的第一家公司。麦递途一直致力于将医学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建立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转化应用和研发的平台。事实上,3D打印在工业领域其实已经应用很多年,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现在由于整体的成本下降,3D打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各行各业都已经被接纳和吸收。


麦递途则专注于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和应用。


麦递途公司的自我定位,是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为医院提供整套的3D打印技术解决方案。企业的相关工作包含了3D打印硬件设备、软件以及材料的研发。当前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为医院提供人体器官3D打印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展开了。而未来,还要通过三类植入性的医疗器械申请,这是麦递途发展的最大的挑战。


3D打印和医疗的结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3D打印设备以外,包括打印软件在医疗技术服务方面的支撑,以及医疗相关专用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而麦递途则充分掌握了医学3D打印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内唯一一家率先能够把所有的环节打通,并且实施的3D打印企业。


3D打印在医疗中的应用



下载_meitu_1.jpg

 

麦递途为医院提供的3D打印解决方案中,主要包括了3D打印的硬件设备、医学三维数据处理专用软件,以及3D打印专用的医用级的耗材,还有后续的医学工程学的工程技术服务。在麦递途的愿景中,在未来所有的医院都会有一个3D打印科,而这个科的成立就需要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设。


医学3D打印对患者、对医生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术前诊断上,可以打印3D模型用于真实手术的模拟。在术中,可以实现个性化手术工具,标准化植入以及个性化植入的加工。在术后,可以实现3D教学模型的打印,用于后期培训。这几个领域中,3D打印技术都有非常强的优势的体现。


麦递途的3D打印技术在医疗应用中已经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打印手术工具,麦递途从医院的影像科拿到相关的数据,分割进行三维重建,做匹配化的设计。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生物安全的材料把这个手术工具打印出来,消毒之后在手术中使用。比如在高难度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术前进化模型,可以把手术时间缩短三分之二,手术步骤节省一半,手术工具节省三分之一。比如在长海医院的合作中,根据血管外科医生的要求,把患者的大动脉打印出来,制作体外模拟血流动的实验装备,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 


3D打印的未来是实现人体植入


目前,麦递途除了3D打印外,在现有的业务基础上还在做打印材料和应用模式的开发。在打印材料方面,麦递途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金属打印领域的合作获得了一定的突破,金属打印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可以直接加工植入人体的产品。麦递途还掌握了原材料加工的配方以及调配和生产,可以打印出最高仿真度人体的血管。可以把对应的血管、脏器以及骨骼全部重建起来,这样对医生的诊断来说有了更完善的观察和评判。同时,在VR和AR领域,麦递途利用自己在人体器官的三维建模上的优势,通过搭建环境场景开发AR的内容。AR也是医院3D打印实验室业务一个有力的补充。


在未来,麦递途的终极目标就是做到3D打印的个性化植入。但是3D打印植入体的审批在国内还需要政策的突破,比如需要通过三类医疗器械的审批。据悉,3D打印植入体的管理办法预计今年年底会出台,意味着在法律法规这块国内甚至有希望走在欧美之前。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