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群访谈之王健生: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协作组怎么干?

作者:动脉网 2016-02-14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嘉宾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起组建了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疾病防治协作组,目前成员单位覆盖陕西省内88个县市。


十大金句:


  1. 每个人生活中都被新技术所影响,如果把自己停滞在某一个时间会被时代淘汰。


  2. 网络或者互联网技术能够给你提供无限的可能,你任何一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开拓都可以被无限扩大,可以让更多人从中收益。


  3. 做一个新时代的医生应该爱学习、会沟通、富有爱心和分享精神。


  4. 如果你目标明确就去做你所知道的事情,如果目标不明确就坚持做某一件事情。


  5. 我们这种联络是松散的、被动的,组织的活动也不够紧密团结,形不成合力,发展较缓。借助互联网平台把这种成果更加凝练一下。


  6. 中医协作组对我们国家来说更加实用,因为基层百姓对中医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7. 做医疗协作组不仅对他们科室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对科室中间参与的骨干也有特别大的好处。


  8. 对于一个医院,像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门诊量是几百万,它的出院病人在10万以上,数据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9. 我们的团队能够走到今天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


  10. “互联网+医疗”怎样去解决线下实践碰到的难题,很多现在做“互联网+医疗”的人未必有恰当的办法。



不学会运用新技术,就会被时代淘汰

我本人年龄不是很大,属于70后,对新事物还是充满期待,每个人生活中都被新技术所影响,如果把自己停滞在某一个时间段就会被时代淘汰。中国近几年比较大型的企业和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借助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比如阿里巴巴、微信平台,都是跟互联网密切相关的。

我本人最开始借助手机,群发短信,我觉得这种也比较方便,能够把兴趣相同的一帮人联合起来,利用这样的或者最新的一些技术、观点和方法得到分享,成长的更快一些,也有利于把病人团结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小的团体,共同进步。

在现在这个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或者群体都应该是弱势群体,因为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网络或者互联网技术能够给你提供无限的可能,你任何一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开拓都可以被无限扩大,可以让更多人从中收益。

我们医生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病人,用自己的知识服务更多百姓。如果没有网络的推动,我觉得这是有限的。每一个人在诊所看的病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思想和学识可以通过技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尤其对基层帮助这一点特别特别重要。

我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医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第一个肯定是爱学习。医学的发展,知识更新非常快,好学的要掌握合适的手段,利用互联网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随着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网络或者WIFI都能够获取知识,这是第一个要学习。

第二个,应该学会沟通,闭门造车自己也不能快速提高,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是富有爱心和分享精神,让你的方法、思想让更多人知道,既帮助了别人,也有助于自己的提高。


如果目标不明确,就坚持做某一件事情

我一直这样认为,如果你目标明确就去做你所知道的事情,如果目标不明确就坚持做某一件事情。所以当你不知道你人生的目的或者感到迷惘的时候就坚持做一件事情吧。

我从1998年开始,随我们医院志愿者服务团队下乡,每当我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我就到农村做一件公益事业,当我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做文章、做课题、读学位的时候,就专注去做,这样一来坚持了17年的时间。

真正做医疗联合体或者医疗协作组的点子是2004年,当时我们考虑以女性健康为切入点,去做科普宣教、科普查体,做健康人群的档案建立或者健康咨询,把更多的百姓和为百姓服务的人联合到一起。

这个事情我们做了10年,刚开始举步维艰,因为多数人没有时间,也不愿意接受。对三级医院专家或者教授来说,他们每天面临的临床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已非常繁重,另外也有人觉得下乡这种方式实现不了自己的个人价值,所以参与的比较少。

刚开始靠我们团队自己去做,坚持了十几年以后这个队伍越来越大,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就显得更加明显,对实现个人价值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为很多基层人员通过协作提高了自己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对三级医院来说,通过平台和网络的构建搜集更多的资料,收集更多的数据,对他的科研和新的技术的推广,包括对他的临床服务能力和半径的扩展都有很大帮助,所以现在团队里有更多专家愿意加入,事情就越做越好。

在17年时间里,我们团队逐渐壮大,刚开始由几个人到现在发展到几千个人。几千个人管理是松散的,大家都是为了服务百姓这个共同目的走在一起,不断坚持做这样的工作。

在去年某一个时段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找到我们,说王教授你这个做的不错,你们团队也做的不错,不知道你用什么样的方式给大家提供服务的,这个问题把我们问到了,因为我们这种联络是松散的、被动的,组织的活动也不够紧密团结,形不成合力,发展较缓。借助互联网平台把这种成果更加凝练一下,我觉得这个点子很好,2014年4月份我们开始做这个工作。

1个月把965名乡医加入到移动平台

医疗协作组模式的推广对政府来说也是受鼓励的,政府希望它有限的投入被放大,能够起到更好的效益。对它所管辖的地方有这么多专家和志愿者愿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基层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当地老百姓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上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基层人员又由于上级专家的传帮带得到技术的提升,这种模式当然政府也乐意。所以这种模式慢慢的,在省内很多地方被当地政府认可、支持。

在他们的支持下,今年8月8日我们试点一个团队能不能服务整个区域,在某一个县进行全面覆盖。

我们选择了距陕西西安60公里的县,这个县81万人口,分21个乡。我们团队和当地一家医院联合,用一个月时间,每一天去一个乡镇做一场专场的演讲,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技术的推广。另外对所有的村医进行了培训,这样一个月下来,21个县1300名乡医,通过一个多月活动,把965名乡医加入到健康某某县这样一个平台里面。

在平台上,乡医们把日常诊疗工作中间所遇到的难题、疑点或者一些比较棘手的病人在上面进行咨询,我们专家,包括县级医院专家有针对进行解答。解答之后,有些可以问题在当地解决,对一些疑难杂症问题可以转到我们教学医院来,我们给他开通绿色通道。对教学医院来说可以提高对当地的服务能力,对基层医院来讲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影响力,能够提高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

我们团队服务过的这家县医院,它的外科和内科在一起只有10张床位,通过我们一年的宣讲,他们独立出来专门的乳腺外科,一个月前我去他们医院再次做巡讲,我发现他们20张床位里住了15个乳腺癌病人,专科发展和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建设一个医疗协作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何开展中医的协作组?我觉得这和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之所以起名协作组,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出的力是同等的,我们目标是一样的,我们给你的平台也是一样的,就看你在平台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医协作组对我们国家来说更加实用,因为基层百姓对中医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我们到乡下做义诊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病人,他到你面前的时候并不告诉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你给我看看,你给我号号脉,我们检查完说你都好着呢,他说那你不给我开个方子吗?所以老百姓对健康认可和对传统的认可是很重的。因此这个地方就要找好项目坚持去做,要有一个团队,不要希望短时间做成,可能要把时间放长一点点,三年、五年、十年,那一定能成。

建设这样一个医疗协作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怎么样争取资金和培训这个团队呢?这一点我觉得特别汗颜,因为刚开始我们没有资金,医院、政府也会支持,他们找到我们谈,把这个项目让我们牵头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健康宣讲、知识普及、团队建设和平台构建作为医院的工作重点列入进来。

如果能够得到政策、资金保障,同时有人力资源,这样工作就可以做得非常好。在我们过去10几年间陕西有几家单位或者数家单位也都是这样做的,不仅对他们科室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对科室中间参与的骨干也有特别大的好处。我们协作组里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医生,他们通过下乡懂得如何服务百姓,懂得如何总结数据,懂得如何成长自己,所以在我们团队里面有很多年轻人在专业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与进步。

互联网+医疗遇到的两个难题

互联网技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为什么呢?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里面谈到互联网+,这次习大大去乌镇国际互联网会议,也专门提到乌镇互联网医院所起的引领作用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我个人觉得现在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第一个是数据安全问题,对于我们个人或者小团队来说,我们可以用职业道德来保证它的基本安全,因为我们没有涉及到太多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在里面。对于一个医院,像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门诊量是几百万,它的出院病人在10万以上,数据安全如何得到保障?这个是他们需要思考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推动互联网医疗有一些难度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就是线下活动如何去实施?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团队能够走到今天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我刚才所谈到的不论我们在清醒的时候还是迷惘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为基层百姓服务,所以我觉得当你把一件事情做成了。

今天回过头看我曾经遇到的难题,现在都不是难题,因为我们都把它解决了,但解决的过程确是痛苦的,“互联网+医疗”怎样去解决线下实践碰到的难题,很多现在做“互联网+医疗”的人未必有恰当的办法。



精彩问答


慢病管理和全科医疗是否也可以借助这种模式来做?
王健生:我觉得慢病管理和全科医疗也可以借助这种模式,这种平台一旦建立开展,任何工作都可以。我在今年10月份参加的由《健康报》主办,卫计委指导的一个会议上也做了分享,当时上海复旦大学针对全科医疗做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跟我们这个有相同之处,所有的东西无论你开展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网络,要有一个平台,最好有一个支撑的技术,那样会方便很多。

请问协作组织如何借力互联网?

王健生:我刚才在汇报中间也谈到在2014年4月份的时候有一家公司找到我,是做互联网的公司,他说能不能跟他们联合或者请我去给他们做讲座分享经验。我在他们帮助下在全国做了三、四场演讲,把我们所做的工作做了汇报。同时他们的团队参与到我们团队中间去,帮我们团队做了一个平台,这样我们交流起来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而且这家公司也做得非常好,在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都非常有名气。

医生做科普工作,您觉得会遇到哪些困难?

王健生:我觉得做科普工作最难的是没有人认可你,我曾经有一次做健康宣讲,当地医生说你来就好了,我们准备的很好。结果我去的时候当时只有3个人到场,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村里面有大的活动,大家都去帮忙,结果我们等了两个小时才开始。不过后来来了143个,几乎村里所有女同胞都来了,所以我觉得老百姓对健康还是很认可的,关键在你做这个工作是不是真正对她们有用,是不是真正从她们的角度去做,另外是不是能坚持下来。

您认为什么样的数据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哪些数据是可以共享的?现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新名词叫共享经济,共享逻辑在医疗行业行得通吗?比如在医联体这个平台上?

王健生:医疗数据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它都是应该要考虑到安全的,别的不说,就所有就医人员数据都是不够安全的,一家大医院每年有300万门诊量,五年下来是1500万,这个门诊信息被别的医院掌握了,或者被竞争对手掌握了,或者被别有用心的公司掌握,我觉得这都是灾难性的。

这种共享逻辑我觉得医疗行业应该可以行得通的,现在国家组织了很多医疗体,这种医疗体都是以区域来划分,比如说某个区域,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大家知道我们经济划分是以区域划分的,我们税收是以区域划分,我们的行政是以区域划分的,这种它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把区域内资源能够有效调动。但是区域外的资源如果盘和,要做更好的设计才行。

您的组织是否可以称之为体制内医生集团,怎样增强体制内医生集团的稳定性?

王健生:把它称之为体制内医生集团我觉得这应该还是比较形象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一般来说都是以体制内医生为主,体制外也有一些,体制内医生比较多的是强调公益性,体制外医生不是说没有公益性,很多时候他受到单位压力或者自身的设计或者需求不一样,很多时候把他的目的性做的不是太城镇。

怎么样增强体制内医生的稳定性?我觉得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哪一级医生他都有人生理想,我们都把他考虑到,通过服务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分级诊疗在过度治疗的今天会不会实现?

王健生:关于分级诊疗在过度治疗的今天会不会实现?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可以回答的,肯定是必须实现的。因为我们国家在力推分级诊疗,彻底解决看病看难病贵的问题,另外一个国家的医疗投入一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分配,我觉得这对我们的百姓来说是不公正的,对政府来说也是难以平衡的。分级诊疗最大好处是在合适的病人遇见合适的病人,合适的医生治疗合适的病人,所以我觉得不要大病小治,也不要小病大治。把一个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都做的合理、科学、规范,这是它必然要实现的。

请问您希望新闻媒体及卫计委给医生协作组织提供哪些帮助呢?

王健生: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我希望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得到当地媒体的帮助,让我们团队在圈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和媒体的正能量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更加希望政府,包括你刚才谈的卫计委,能给我们项目一些更加实际的支持,这个东西可能需要我们再做的更好一些,然后我们再提出申请。其实我们团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各样的资金资助,比如说国家的自然资金,比如说卫计委的两岸三岔的项目,我们成员单位拿到过,也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更多的资源,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更多的机会。

请问您使用的互联网平台是医生和病人同一平台,还是分开平台的?

王健生:我们现在没有自己的专用平台,刚才谈到我们也是借助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平台,所以我们医生平台和病人平台是分开的,医生之间的交流病人是看不见的,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病人能够看见。一个团队的医生如果想看是可以看得见的,不是同一个团队是看不见的。这也是为了保护病人的隐私,因为医疗问题会牵涉到隐私,不予公开的信息,所以我们这个是分开的。

您认为互联网平台的哪些功能对您非常有用?

王健生:我个人觉得现在互联网所有功能对我们都有帮助,一个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播,还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都特别用。我们每个人每天从事很多工作,当你回首的时候根本忘了自己在做什么,把我们每一天每一点每一滴,做的每一件事情客观记录下来,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歌唱的一样,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慢慢变老,等到老的时候把很多事情回忆一下特别重要。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一样,如果是一个团队,把数据整理起来特别重要,所以我觉得互联网的每个功能对我们都有特别大的帮助。

如何解决数据跨医院、跨群与共享互通问题?在这方面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王健生:关于数据跨医院或者跨群的分享,刚才谈到这是非常困难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和医疗结合期间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的问题。因为数据安全我个人还没有想出特别好的方法来保证,所以在我们群里,有很多数据不是对外分享的,我们在跟很多公司谈合作我们也愿意先小人后君子,先签一个协议,彼此把责任明确了再合作。因为数据一旦流失或者一旦分享的不好或者涉及不好,到未来出现困难或者矛盾的时候都特别难解决,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到,我只是更加关注它如何安全,但是怎么样保证它安全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您创立的医生协作组织,以乳腺健康切入,有没有必要成立全国范围的专项基金?

王健生: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专项基金会是我们将来的理想之一,因为我们要有理想,要有中国梦。但是现在我们团队所做的工作可能还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能力管理好一个专项基金,但是在工作期间我们也曾经和少数的妇联或者协会进行过联络,他们有好的救助项目通过我们找合适的病人,我们也帮他做很多工作。未来我们团队足够强大,或者做的更好的时候,有必要成立这样的专项基金,能够为更多百姓服务,这也是我们协作组的目的之一。

您的协作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吗?谁来买单?

王健生: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们现在协作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我们是一个公益组织,是以自愿服务的形式开展,所以我们的买单多数是靠我们自己。因为作为一个收入还可以的医生,开着车,走个百十来公里,几个人在一起把你的专业知识在医院讲完之后再到乡村讲一遍也没有什么难处。

另外,很多人跟我都有一样的认识,要把我们的知识,不仅仅要去解决一个、几个的疑难病人,要更多的把知识变成老百姓能懂得的语言,让老百姓提高他的健康意识,让老百姓少生病,这才是我们的理想,买单好像没考虑这个问题。

协作组转诊量大不大,是否也会考虑向上转诊?

王健生:我们这个组织是实行分级诊疗,每个月向上转诊病人,向下转诊病人,这都是有的。我所属的医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是这个区域内比较大的部管医院,所以我们向上转的数目非常少,每个月大约一或两例向上转诊的病人。协作组也曾向北京或者上海转过病人,因为我们觉得这些病人确实需要这样的专科治疗。与向上转的相比,我们向下转的病人多一些,基层医院送过来之后,经过我们的诊治,在判断出他的身体和精神情况能够满足后期在基层机构康复治疗的前提之后,我们就会把他转下去。

王教授,请问您与河南区域医生协作组织团体有过接触吗?以强势专科跨区域协同联动,您认为如何?

王健生:我们这个协作组有一个别名叫西北协作组,也就是希望以陕西为出发点辐射到周边的省份。我们和周边省份例如河南、山西、青海、甘肃、宁夏包括新疆等等,都有多多少少的学术合作。

刚才网友谈到以强势的专科跨区域联动,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我现在所做的乳腺这一块,我们不仅在陕西走了107个县,在很多其他省份也会经常受邀过去给他们当地做些经验分享,比如说青海,我们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帮青海建了一个抗癌联盟,使得青海72家相关协会结合在一起,开展乳腺疾病的防治协作,并且他们也取得良好效果。这里面关键是对方医院或者对方的人能不能认可我们的模式,或者我们的模式能够让他们觉得可以借鉴,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如果大家都认可,我刚才也谈到了,这件事情是政府愿意的,百姓愿意的,医生如果坚持去做,效果肯定是好的。

怎样提高老百姓对自我保健的认识,减少疾病的发生的发生,对患者进行教育?

王健生:我觉得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这是我们义务工作者应该花大力气去做的工作,也是国家和政府应该投入大量精力去做的工作,并且我觉得预防应该大于治疗。

很多老百姓对自己的健康看的很重,但是不知道如何掌握。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高血压到了10%到15%的发病率,这个数字是非常非常高的,但即便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他也不去看病,或者看了病也不能坚持吃药。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你这个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你这个情况通过哪些干预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这样的模式真的能吸引专家来吗?

王健生:在提高老百姓健康意识里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专家参与,我知道我们所有专家希望在自己的专业内做的很好,在一些有名的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一定需要大量的数据,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或者需要做好设计以后然后分模块去做,有更多人参与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我经常跟基层医院开玩笑说你去整一台冰箱,把你们每年做健康体验的3千多血液样本收集好,收集上两年,我相信就有大的专家找你谈合作,他会给你指导如何开展科研,如何去做。

有朋友讲,体制内的医生集团并不能长久,您有没有考虑过体制外发展,体制内外又有何优劣?

王健生:非常遗憾,我本人不清楚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我一直在体制内,而且这么多年我也不是特别聪明,如果说我聪明的话就是做了一件事情,在任何时候坚持去做下乡,因为我觉得积累下来的东西多一点点,因为我觉得别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

做一个好的医生其实真正最重要的是平台,如果你的老板是院士,如果你的老板是特别厉害的人,那你自然是很优秀的人,因为你在优秀的团队,但是优秀的团队往往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更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只能在这种平凡的普通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觉得没有办法评价体制内外有何好坏,因为我在体制内我觉得还可以,对于体制外我就不知道,所以没法评价。

协作组的近期目标是怎样的,您认为协作组发展到成熟或者后期是怎样的形态?

王健生:我们近期目标是想建立一个覆盖整个陕西地区3780万人口的服务网络,以乳腺疾病防治为切入点,能够完成所有陕西地区的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效果的资料收集和登记,同时能够辐射到周边身份,这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希望建立覆盖周边省份,能够有将近2亿人口这样一个网络平台,能够为更多的医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能够为政府做决策提供一些客观的数据,如果有这么大的平台它一定会产生商业机会。商业机会是什么呢?我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我也强调团队的作用,协作组要发展的话需要考虑如何好服务,考虑到能够为百姓做什么,能为解决某一个疾病的诊断、治疗或者愈合的判断做哪些事情。

校方或者院方对工作是否支持?如何评价?

王健生:我们的学校和医院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看不到有特别明显的好处,可能支持的力度不够大,但是到了后面他们看到了效果很好,支持力度自然就大了,所以刚开始他们没有反对就很好了。但他们也不会反对这件事情,我们用做的自愿服务,用的是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特长来宣传医院,宣传科室和团队,没有哪一点不好。对老百姓来讲,在门口就可以看到专家;对基层医生来讲,可以见到大专家,能够学到知识;对政府来说,不用付工资就做了这种事情:所以应该是皆大欢喜。

在互联网平台上协作组已经帮助过多少患者了?

王健生:我们协作组去年才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平台做工作,今年8月份以后我们做了一个覆盖某一个区域的平台,我们简单统计一下,每一周大概可以为140名左右患者提供相应诊断和帮助,转诊刚才谈到向上转诊非常少,向下转诊比较多。

现在这个平台专家是我,附高以上是247个,主治以上可能将近千人,所以我们这个平台里面有将近4千多名医务人员。据我了解,在陕西每一个村医大概会服务1千个人左右,每天至少给两三个人看病是要的,我们这里4千多名乡医,多少服务量是可以计算的,我们目前做的还差的很远。

民营医院组织这样的科普知识宣讲,您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健生:我觉得民营医院组织这样的科普宣讲更加方便,相较公立医院而言,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它们行动起来也是比较快捷,唯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公益性,不要为了增收病人而去做这个工作,一定要注意它的公益性。公益性做好以后就会形成品牌,形成品牌之后老百姓就会认可,老百姓认可以后,对民营医院来讲,无论社会方面还是经济方面的增长都将会显而易见的,而我们陕西有很多民营医院在这一块也做的不错,总之坚持公益性是最重要的。

西北协作组是一个大群吗还是很多个小群?王教授怎样看到群组建设?

王健生:西北协作组是我们一个官方名字,它不是一个群,我们现在也建不了大群,我不是搞网络的,我们想借助专门公司做个平台,能够把我们团队成员都吸收在里面,做这个东西也要花一定时间,我们团队成员倒是愿意使用这样的平台。如果做的好的话,西北协作组应该会达到6千人左右,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将来如果成功我再向您汇报。

是不是通过协作组形式大幅提高了乳腺疾病的治疗准确率?

王健生: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提高了乳腺疾病,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筛除率,当然对乳腺疾病的治疗准确率也是有所提升。换乳腺疾病的患者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叫《冰火两重天》,有很多病人把自己病情放大,到处求医,到处治疗;另外也有很多病人本身得了比较重的乳腺增生,或者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没有予以重视,人家说就是增生,没事,然后等到疙瘩长大以后,腋下出现淋巴结再来治疗,病情就耽搁了。通过我们的协作提高所有村医或者一级医院医生对病人患上乳腺癌的防范意识,及时推荐患者到专科医院做检查,或者指导病人做什么样的检查,这都是特别重要的。

王教授,咱们平台上诊断比较多的疾病有哪几种?

王健生:因为我是搞肿瘤的,所以我们平台很多疾病都跟肿瘤相关,包括常见是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等这样的疾病。基层常见最多的是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症,在这方面,我们诊治的病人也很多。产科和妇科的还有儿科问题,我们也经常涉及,所以我觉得还是以常见并和多发病为主。我是做肿瘤,我本人以诊断肿瘤为主,同时我们团队里面相关专家配备都是很齐全的因为我们掌握了很多三级医院,如果发现某个群里问的某一个疾病比较多,我们就会邀请这方面专家入群指导。所以我们现在的群也是比较齐全的,相当于一个大的综合性医院。

在互联网平台都帮助患者或者医生做哪些事情?

王健生:我觉得在眼下互联网平台能够帮助患者所做到的应该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帮助基层医生,对他们遇到病情做准确判断,同时给判断以后的诊疗方案做把关或者给出建议;第二点就是帮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比如有些病人在基层医院诊断出比较严重的肾脏病,但是现在所有医院肾脏科床位都比较紧张,通过我们的绿色通道,可以帮他们联系到专家及时做出诊疗。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