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NA检测预测你的寿命长短,这事居然是一家保险公司干的!

作者:唐大彪 2017-03-29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在人们普遍了解的层面,基因组的编码信息存在于ACGT这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然而,诸如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及其分布组蛋白的乙酰化等同样影响着表型。这就构成了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主要研究内容。


表观遗传学由C.H.Waddinton于1942年提出,主要研究基因型与表观的关系。现在对其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在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等来调控基因表达,其中又以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最为常见。


人类的表观基因组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表观基因组信息对于基因序列的应用和调控功能的理解十分重要。表观基因组的稳定性比基因组低,因此对它的了解也更困难。一个个体的表观基因组和年龄、组织相关,被环境所调控,在疾病发生时会出现异常。对于表观基因组的研究可以对正常表观遗传和疾病相关的改变做出深入了解。


研究表明,DNA的甲基化在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甲基化还可以作为肿瘤等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和预后评估指标,对肿瘤的筛查和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分期分型、预后判断及治疗监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寿保险业务实际上都是对于投保人可能活多久的一场赌博。现在一家名为GWG Life的二级保险公司正在尝试使用表观遗传学上一种热门但仍待验证的技术—DNA甲基化检测,来给这桩赌博增加科学依据。


GWG Life于2006年创立,其总部设在明尼阿波利斯,是GWG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致力于开发颠覆性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来改革寿险行业,被认为是寿险行业二级市场的搅局分子,他们自己也宣称:我们将打破寿险行业的现状。他们的业务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美的所有州。


该公司于本月宣布,他们正在收集并分析寿险保单持有人的表观遗传样本,利用发展中的表观遗传科学,来分析细胞并评估个体的全因死亡风险。他们成为了第一家将DNA甲基化技术应用在人寿保险的公司。

 

定位:二级人寿保险市场


GWG Life公司的业务主要在二级保险市场,他们为那些不再需要续费或者无力继续负担寿险的老年人继续投资他们的寿险。二级寿险市场的存在是因为保险公司给予投保人的寿险产品退保费是在太过低廉。GWG Life这样的公司则可以消除客户退保或者失去保险的情形,所以若能够准确预测客户的寿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盈利优势。


现在的寿险行业过多依赖于投保人自动退保或者无力续保来盈利,这样的行业没有内部动力来重塑自己。全美有21万亿的寿险市场,但是保险公司对于退保费总是很吝啬。他们的团队并没有传统寿险的从业人士,而是由一帮金融企业家构成。

“我们了解到,寿险行业现在已经建立了一套繁琐的承保审核机制,但是却没有真正开发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寿险产品,也没有选择更先进的技术来进行评估。” Sabes继续对传统寿险行业批评道。

 1.png

GWG Life的CEO Jon Sabes(左一)


截止2016年9月30日,GWG Life不断增长的投资组合包含了收益面值达12.7亿美元的625份寿险保单,而他们付给保单持有人的金额也高达3.57亿美元。相较起来,如果这些寿险持有人退保的话,从为他们承保的保险公司那只能拿到2600万美元退保费。GWG Life公司无疑将冲击传统寿险行业。


受众:广大老年寿险持有人


众所周知,人寿保险的保费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升高,这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可能成为经济负担。另外,对于有的老年人而言,随着生活境况的改变,可能也不再需要人寿保险了。这时候如果选择退保或者停缴保费,对这些常年支付寿险费用的老人而言无疑是重大的经济损失,而GWG Life则为这些情形下的老年人提供了解决方案。


他们为老年人提供以下处理他们寿险保单的方案:

1.清售保单(Sell)

老年人可以一次性完全售卖掉自己的人寿保单,GWG Life将一次性支付他们保单当前价值的现金。对于那些急需现金且不再需要寿险的客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合算的交易。GWG将对他们的保单进行精算,支付给保单持有人的现金也远超他们的退保费,一般而言是退保费的5到8倍。

2.续持保单(Keep)

有的老年人仍旧需要他们的寿险,但是却无力支付日渐高昂的保费,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向GWG出售他们保单的部分福利。在这种方案下,GWG Life将为持保人提供日后的保费,然而持保人自身也可以享有部分寿险福利。

3.医疗服务转化(Care)

对于那些为未来医疗费担忧的老人而言,GWG Life可以将他们的人寿保险转化为家庭护理或者生活辅助服务。对那些不再需要寿险只担心自己健康状况的老人而言,这种服务十分人性化,不仅免除了额外的经济负担,还可以获得长期的医疗服务。

4.赠与(Gift)

如果老年人想为自己的家人或者慈善机构提供可观的遗产,那么可以通过GWG Life将自己的寿险赠与出去,并且不再需要支付后续保费。寿险赠与可以是完全赠与或者部分赠与,且如果是赠与给慈善机构,那么老人将收到赠与额的扣税款。


据动脉网了解,他们的业务主要面向65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通常客户年龄在75岁以上,根据健康水平的审核,年龄稍小的持保人也可能享受他们的服务。对于寿险种类,GWG表明他们不做任何限制。具体保单的价值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最关键的有三点:


1.持保人预期寿命;

2.保单面额;

3.保单当前账户额度。

鉴于后两者都是很直观的数据,而第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GWG Life若能够准确预测客户的寿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盈利优势。


DNA甲基化检测,颠覆传统寿险审核


对于GWG Life这样的公司,他们其实也将盈利点建立在了客户死亡这样的骇人情况下,对他们而言,准确预测每个保单持有人的寿命对盈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他们不想给那些可能会很长寿的人支付保险费,这将大大延迟他们的盈利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并不擅长预测人的寿命。


“在过去的10年、15年、20年里,这些公司都在预测客户寿命上显得很吃力。那些由他们支付保险费的人们很多都活得比他们预计的更长。”保险信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Steve Weisbart指出,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寿保险。


GWG Life公司于去年买断了315份人寿保险,其销售说辞是:您的保单我买单,您的终身保费我们来支付,但得到您离世后死亡赔偿金的人也是我们。从上月起GWG Life要求他们提供自己的唾液样本。这些样本中含有的细胞可以用来分析表观遗传标志物—甲基化水平,该公司计划对样本采用DNA甲基化检测,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讲,就是分析这些基因的特定位点是激活还是关闭的。


2.png

用棉签提取唾液样本


在理论上,这项分析可以帮助该公司预测客户的寿命。


“比起这个人是否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这种检测更加具有预测性。”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Mark Rothstein表示,他的研究课题也是围绕表观遗传基因的应用。


Jon Sabes一直坚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预测客户寿命。所以他于2015年开始责成他们的团队开发一种名为“InsUber”的技术,以期在人寿保险业务中起到如同Uber在对共享交通上起到的作用一样。


为了这项任务,Sabes向UCLA的生物统计学家Steve Horvath请教, 这位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衰老在DNA层面的根本原因,他曾开创了一种现称为“ Horvath时钟”的预测方法。 Horvath于2013年报告称,自己开发了一种用于估测生物组织生理年龄的统计模型,其方法是以甲基团作为化学标记,观察在受测者DNA的353个甲基化位点上是否有甲基团附着。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个模型尽管有趣且具开创性,但仍旧只是初级阶段。


去年9月,Horvath合作主持了一项meta分析,完成了超过13000个个体的DNA样本统计分析,并评估了几个表观遗传时钟(其中有些就是他自己实验室开发的),以验证它们对于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他们从中选取了一个最优算法,认为其具有在大范围人群中更准确预测寿命的能力,GWG就迅速地采用了它。


3.png

Steve Horvath教授


Jon Sabes对此评价道:“我们通过将表观遗传技术应用到预测寿命核保领域,将这门理论学科很快地转化成了应用技术。我们计划将其作为额外信息来加强我们的传统寿险业务。Steve Horvath教授证明了科学不仅仅是理论,我们还可以将它商业化。其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公司的业务,这也将影响整个寿险业界。它可以在准确性、速度及成本等多方面显著改善我们的业务。我们可以清楚预见,寿险消费者再也不必受传统的恼人的核保流程所困扰。”


作为公认的抗衰老和表观遗传技术专家,Brian Chen是该算法的关键开发人及该次meta分析的主要合作者,他与Horvath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近期Chen已与GWG Life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他主持开发完善DNA甲基化技术在寿险承保上的新方法。目前GWG还没有利用他们已收集的唾液样本来制定保价,他们仍在不断校正配置这个模型的算法。


Brian Chen表示:“如同精准医疗一样,我们现在开发的是‘精准保险’,所以对客户的定价也会更为定制化和个人化。对于一些人而言保费会更高,对有些人而言则可以享受更低廉的保费,我觉客户有权力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更好的保险产品。”


表观遗传学致力于研究对基因表达修饰后引起的生物体变化,而非去改变基因序列本身。因此,一个人的表观遗传信息将会随时间而改变,这一点对于承保而言十分有用。


“在表观遗传水平上,你的生活环境因素将会影响你的基因表达,”Sabes解释其机理道:“比如你吸烟,或者长期生活在高压力下,那么这些环境因素都会体现在分子尺度的表观遗传信息上。”


GWG公司还宣布,他们雇佣了保险技术专家Tom Nodine以及一个来自毕马威的团队,以评价这项新技术在寿险行业具有的商业价值。Tom Nodine是保险技术方面公认的专家,任职Allstate Insurance的战略运营、技术和创新高级副总裁,主持毕马威和Booz & Company的保险部门。对此Jon Sabes评价道:“Tom正与我们的团队密切合作,我们会量化机会并制定战略部署。因为我们开始应用科技手段到我们的业务中,所以他在技术和保险上的丰富经验对我们而言是无价之宝。”


尽管这是一个在4、5年前才兴起的新技术,GWG也是将其用于寿险行业的先驱,但Sabes坚信整个行业都会很快跟进。Sabes表示:“我们觉得我们可能无意中开拓了一个对整个寿险行业都能起到深远作用的技术。”

  

回应学界质疑


该项技术现已通过了同行评审,发表在了Aging 杂志的2016年9月刊上,在文中他们指出,特定水平的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已被证明对个体的全因死亡率具有预测性,有助于提高对投保人寿命预测的精确度。

但是,也有几位独立科学家质疑这项技术是否已经做好了上市准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John Greally质疑道:“我十分怀疑这项技术是否能给出准确的寿命预测,我是指准确到可用的程度。”这位专家也是致力于DNA甲基化研究的。


至于Horvath方面,他对媒体(STAT)表示,他并非一个商人,所以不方便评价他工作的商业价值。

Brian Chen和Sabes也坦承他们的算法还不完美,但Sabes同时也表示,它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完美,他说:“在其他大多数应用中,一个预测的准确度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后才可能具有商业价值。但是在人寿保险行业,只要预测能够少许准确一点,给行业带来的推动都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是在和平均法则打交道。现在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技术是否是全因死亡率的可预测手段,而在于怎样将其转化为保险精算学,将其用于人寿保险的定价。”

 

可能触及敏感法规


GWG Life现在正尝试查看保单持有人的医疗记录,审阅他们的处方药史并进行电话采访来综合预测他们的寿命,即使整合了表观遗传学的检测,他们还是会考虑上述因素。人们在第一次购买人寿保险时,通常需要填写自己家族病史问卷,或接受尿液和血液检测。


在美国联邦层级和多数州的法律都防止雇主或者医疗保险机构对个人遗传信息提出要求,或者因遗传信息问题对他人歧视。但是,最近一项已经国会通过的议案HR 1313规定,雇主有权查看雇员的基因测试结果,如果雇员拒绝将受到经济惩罚。


但是对于寿险公司们而言,使用基因检测的障碍并不多,一旦受到非议,他们只需要简单说服国家监管机构,表明在保险业使用特定的基因因素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如果一个客户的医疗记录显示她与乳腺癌、卵巢癌相关的基因变体检测呈阳性,那么保险公司就有理由依据此来调节保费。


加拿大前些时间刚通过了S-201法案,这个法案旨在保护个人的遗传信息及拒绝接受遗传信息检查的权利,因此对于基因测试的讨论在加拿大也是甚嚣尘上。该法案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要求他人接受基因测试,或者披露以往的测试结果,并以此作为寿险签订或续保的条件是非法行为。


Sabes对此不以为然,他一直强调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这是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将表观遗传的应用一并禁止是很愚蠢的。他说:“表观遗传信息是会随时间改变的,跟你的血压或者身体质量指数没有什么差别,它对保险公司能够起到很好地规避风险作用。”


Sabes诚恳地表示:“当然我对此也十分理解,我们也不想因为人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去‘歧视’他们,我明白当政者是想要保护人们。但是他们也需要了解新技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惊人益处。”

在过去一个月里,GWG从约40个人那里购买了人寿保单,并从他们那里用海绵提取唾液样本,Sabes表示只有少数人拒绝了这个要求。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