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为互联网医院加持,看看七位医院院长的建设运营心经

作者:杨雪 2018-06-22 18:02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微信图片_20180622174839.jpg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联体上线


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政,让行业再次迎来了繁荣的机会,“互联网+医疗健康”将告别此前的互联网企业和医院“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开启一场互联网与传统医疗的“热恋”。


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出,倡导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倡导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共享、改善就医体验、发展远程医疗、提供多元化医疗健康服务等。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允许建设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处方共享、智能医疗等新探索。5月20日,孙春兰副总理实地调研桐乡市政府与微医建设的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鼓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健康服务。


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院出现,让“要不要做互联网医院”不再是困扰公立医院院长们的选择题,而“如何做互联网医院”成为了新的难题。为此,我们就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与七位深度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医院院长对话,看看传统医院管理者如何看待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运营。


互联网医院成趋势,医院与互联网的“热恋”正加速


在我国当下的医疗环境中,依托互联网医院,偏远山区百姓可以看上发达地区的专家,基层医生能得到大专家的协助与指导,大专家的诊疗效率有了显著提升,而医院因为接入互联网医院平台,传统的就诊流程和患者体验有了改善。


2015年12月7日,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诞生,随后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起点,全国各地呈现出建设互联网医院的热潮。据腾讯研究院、动脉网发布的《2016互联网医院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国的互联网医院大军扩充到约36家,已经实现落地运营的共有25家。2016年因此被称为“互联网医院爆发元年”。


与医院信息化不同,通过互联网做到医院之间医疗服务的在线协同和数据互联互通是一个系统且庞大的问题。


从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到乌镇互联网医院的院长,张群华把公立医院坚守的医疗管理制度引入互联网医院,在他看来,相比于传统医院,互联网医院打破了医院信息孤岛,互联网技术能力和专业运营能力的引入,让所有的医院都升级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医院。


甘肃省二院与乌镇互联网医院合作建设的甘肃互联网医院是甘肃省第一家互联网医院。院长米登海介绍称,甘肃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包括远程诊疗系统,电子处方与在线医嘱系统,处方审核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结算系统,并实现了和各级医疗机构的HIS、LIS、PACS等系统的深度连接,可以为患者提供电子病历共享,在线诊疗,药品配送等一站式就医服务。


按国家要求,各地要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就医模式。从乌镇互联网医院模式来看,其在成立初确定的聚焦在线复诊和会诊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开放平台,可以和大医院的初诊形成有效互补,成为各地实现分级诊疗的抓手。张群华院长认为:“互联网的协同效应让医联体、分级诊疗有了尤为关键的抓手。随着新一轮深化医改,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将成为实现分级诊疗的终极路径。”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系统平台还在不断落地。今年4月,山东省的第一家智能医疗中心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立,青大附院的互联网医联体平台也同步上线,涵盖了远程会诊中心、互联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培训学院、处方共享平台等功能,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被显著改变。


青大附院门诊量居山东省第一,青大附院理事长王新生希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以青大附院为龙头的青大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实现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互联互通,切实提高医联体内的医疗效率及专科水平,提升青岛“互联网+健康”的学科能力,推进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和健康扶贫等工作的落地。


王新生介绍,青大附院正推进创新型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地基于“云、智、端”战略的创新型医联体,并将于今年连接100多家医疗机构,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结合、软件硬件融合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新型医疗服务网。


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院的做法是与乌镇互联网医院共同建设互联网医联体,目前已覆盖全国120多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重点围绕远程会诊中心、培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检验诊断中心、转运中心等项目,通过微医硬件、软件、平台、服务和医疗互联网能力的应用,将名老中医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医联体单位,通过学科共建、远程会诊、师带徒培训等方式,实现区域联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服务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认为,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医院打破旧传统,突破院墙,延长服务半径,拓展新型服务模式,是分级诊疗或医联体有效落地、高效运转的基础保障之一,能使患者、医生和医院三方都从中受益。


互联网医院从政策和实践层面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人士的认同,成为传统医院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工具,加速传统医院创新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180622174829.jpg

甘肃互联网医院进行远程问诊


互联网医院成败法则:稳落地、重运营


无论是互联网医院的落地,还是分级诊疗的践行,都不是简单地研发一个App或者新建一个信息系统。在互联网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医院的成功标志是持续的业务活跃,这需要不断进行用户发展、激活,医生的激励和服务,服务内容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不同于传统信息化公司,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有一个经营的概念,持续的投入、持续的运营是必需的工作内容。


“一揽子”解决基层医疗问题的方案才能构成互联网医院,真正帮助医疗机构解决问题。


互联网医院如何持续落地?据米登海院长介绍,甘肃互联网医院先后建立甘肃省互联网医院肿瘤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和肾病医疗中心;还建立了甘肃省互联网医院的大数据中心,通过互联网,首先打造甘肃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实现互联网共享,在线电子处方互认,利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全省人民群众,并且逐渐实现与其他省区互联网医院互联,实现远程门诊。


张群华认为,互联网医院的成败就在于能否提供持续高效的运营服务,他介绍称,互联网医院建设应以区域内一家知名公立医院为支点,通过输出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互联网医院产品,强化区域中心医院、县乡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药店之间的连接,借助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在线培训、学科共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等手段,构建起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区域医联体。


“建成一个互联网医院平台固然重要,但运营和系统持续的升级优化是重中之重”。张群华在接受采访时称。


以华山医院为例,2017年4月20日,在完成了和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系统连接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空中医院实现了服务的 “大升级”,并于当日进行了一场跨越5个省区的6 个互联网医联体平台间的远程会诊,华山医院的专家对甘肃、广西、云南、海口4地互联网医联体平台上的疑难病患者顺利进行了“千里问诊”。


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表示,通过系统互联互通,华山医院和微医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互联网+医联体”的新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医联体的升级,借助在线协作、在线培训等方式,有望将华山医院的学科、人才和技术、品牌等优势下沉到全国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助力推进国家分级诊疗和健康扶贫。


云化是趋势,流程与安全保障先行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成为社会新的“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在政务、交通出行、制造业等领域取得了普遍应用,而在医疗领域才刚刚起步,面对未来可能大规模应用的趋势,大数据、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安全保障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广西互联网医院院长林辉院长认为,医院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以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是出发点也是回归点,其他都是围绕着它展开。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医院亦是如此。


在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博士看来,互联网医院的技术应用不姓公也不姓私,医院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并不是大问题。王杉表示,目前世界上的云技术已经达到应用的安全等级,并且还会给医院减少很多的成本。


 “医疗安全是底线,必须要有技术和制度在内的综合保障。”张群华院长介绍称,乌镇互联网医院持续参加国家互联网医院规范的讨论,从一开始就提出医疗安全第一,并为此制定了一整套的技术、流程和业务规范机制。目前,运营两年多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单日的平均服务量超过6万人次,至今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


 “对于乌镇互联网医院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一定是依托于实体医疗机构,开展复诊、会诊、慢病管理等业务,这是现阶段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一个基础保障。”张群华称。


公开资料显示,在信息安全和计算能力上,过去7年里微医为2700多家重点医院打通就医服务流程,实现了医院窗口云化;通过8大远程医疗支持系统,在全国19个省市落地互联网医院,实现24万医生的诊室云化;打造覆盖全省在线诊疗平台,并实现全省医保支付云化;建立省级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云化;建设117个互联网医联体,实现了医联体云化。


医疗行业云应用已经有了行业组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今年5月18日,国内首个由公有云和医疗云共建的全国健康医疗行业云平台发布,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家庭健康专委会、腾讯云和微医云三方共建平台建设,采用云计算技术及微服务架构模式,运用多种手段保障数据安全、应用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曾表示:“政策推动、行业学会指导,互联网医疗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汇聚多方资源力量,有助于推动信息化发展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孕育更多优秀医疗应用模式,有效提升行业效率。”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