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为医疗赋能 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亿

作者:动脉网 2018-02-10 10:51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图片1.png


快速阅片诊断癌症、辅助出诊看病、临床做手术……人工智能(AI)变革正渗透到医疗领域,重要突破不断涌现,智慧医疗开始改变大众的就医模式。有数据表明,2018年AI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记者近期采访发现,AI已经在持续渗透医疗的各个环节。


政策支持催旺产业


所谓AI医疗,泛指将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记者了解到,2017年3月,广州市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通过实施“IAB”计划,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政策的支持也催旺了产业。根据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的《2016—2017年度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分析及趋势报告》显示,医疗人工智能的中国时代已经到来: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96.61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我们从两年前就开始萌生研发AI机器人的想法。”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科主任丁彦青教授告诉记者,步入2017年,各类人工智能公司“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着手发展AI医疗的时机到了。”


五大产业集聚区形成


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拐点,标志之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产品化。在医疗领域,究竟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产品化了呢?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AI已经在持续渗透医疗的各个环节。如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科主任丁彦青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AI病理机器人,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能帮人看病的“咪姆熊”,还有被引入到多家医院的手术机器人“达芬奇”,都是AI医疗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引进美国的“达芬奇”到自主研发“咪姆熊”和“AI病理机器人”,本土AI企业的研发实力正在凸显。其中,咪姆熊背后的AI技术团队是上海的依图科技,病理机器人背后则是深圳的宜远智能。


据健康界发布的《中国智慧医疗产业图谱》显示,中国2751家智慧医疗企业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五大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


在广州,这种产业集群还在不断加强。就在这两年,继数据公司零氪科技宣布入驻广州AI研究院,在广州成立医疗智能科技公司后,科大讯飞也宣布在南沙成立华南人工研究院。


零氪技术首席技术官罗立刚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首先需要的就是数据,智能离不开数据。医疗行业有了数据,可以给出更准确、适合的治疗方案;医生有了数据,可以使临床诊疗变得更精准。”记者了解到,零氪科技通过对百万肿瘤患者病例数据的处理,将全国上千个专科医生的肿瘤诊疗数据和最后患者的治疗结局都聚集在一起,形成可复制的临床诊疗经验。


而科大讯飞则是基于语音识别的优势,在导诊机器人、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语音电子病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智慧医疗布局。其研发的AI机器人“智医助理”已通过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


AI医疗能取代医生吗?


“自2017年以来,AI在医疗领域实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I技术已经在智能医疗影像、药物发现、虚拟助手等多个领域运用,从概念实现落地。


那么,AI会取代医生吗?多位专家告诉记者,AI更多是扮演辅助医疗决策的角色,是医生的助手,而非取代的关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丁彦青表示,AI的成长离不开医生的思维。事实上,无论是病理机器人,还是“咪姆熊”、“达芬奇”机器人,其前期的学习、运用过程中都需要专业医生介入引导。


对于规范性、重复性、标准化的诊断内容,AI可以取代,医生则可以定位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大大提高医疗效率。


来源:羊城晚报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