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家药企半年报透露的三个信息:市场增长强劲、并购趋势降温、转型压力明显

作者:高康平 2017-08-31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上市公司是观察一个行业最好的窗口,其业绩是反映行业风向的晴雨表。

 

据动脉网(微信号:vcbeat)统计,截至8月23日,有130家医药类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数据显示,医药类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增幅。

 

另一方面,受近年颁布执行的重大医药政策,如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影响,医药经营环境发生剧变,医药上市公司需调整战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这些变化亦反映在半年报当中。

 

政策驱使行业转型升级


在进入半年报之前,先回顾一下近年颁布的重大医药政策,对行业宏观医药环境有基础认知。

 

表1:近年颁布的重大医药政策

医药政策.png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制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药品供应保障、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等,基本确定了医疗体制改革的框架。同年,基药制度、集中采购、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详细文件颁布,医改细则逐步清晰。

 

2015年,新版GSP、飞检、医药流通等相关政策出台,直指医药流通零售规范化,医药流通结构受影响;2016年,监管层从药品供给结构出发,颁布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文件,调整药品供给结构;今年以来,两票制、13号文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加上9月底前要在所有公立医院推行药品零加成,医药流通、零售再受影响。

 

综合来看,2009年新医改以来,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入手,政策逐步细化,医药环境逐步走向规范化,也鼓励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规模化,这是医药环境的总体格局。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逆经济周期,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除政策影响之外,尚受益于国民收入水平持续走高、人口结构调整、居民主动健康意识增强等。多态叠加,均反映在半年报当中。

 

半年报结论一:市场总体增长强劲


数据显示,130家药企总体营业收入为2025.12亿元,净利润为208.36亿。

 

营业收入方面,有三家企业营收超过100亿,分别为国药股份、南京医药、白云山;营收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8家企业为医药商业公司或医药商业收入占比超过30%。


营收前十企业数据.png

 净利润方面,白云山、东阿阿胶、天士力、华润三九等中成药企领跑,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企业当中,有一半是中成药企业。


净利润前十企业数据.png


从营收增速来看,营收基数低的公司表现强势,志飞生物、康泰生物、诚志股份、长生生物四家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他们之中有三家企业营收低于10亿。营收增速排名前十的企业所属行业较为集中,集中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

 

不过分板块营收数据则显示,医疗服务板块平均营收增幅最高,达到41.20%,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次之,平均增幅为39.10%和32.30%;化药、中药、医药商业板块营收增速表现不佳,其中医药商业板块平均营收增速为10.80%,增速垫底。

 

营收平均增幅.png 


净利润平均增幅上,与营收数据亦保持了一定的相关性。按板块划分,医疗服务板块平均净利润增幅为69.80%,领跑行业,医疗器械、生物医药这两个营收增长靠前的细分行业在净利润增幅上亦维持在高位,净利润平均增速分别为31.50%和29.86%;医药商业、化药、中药板块净利润平均增速较低,中药生产板块净利润平均增幅最低,仅为14.65%,约为医疗服务板块1/4。

 

净利润平均增幅.png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14516.36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为1596.3亿元,同比增长15.9%。以此来看,已公布营收数据的医药上市公司在营收和净利润数据方面均好于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宏观水平,证明已上市医药企业增长势头强劲,发挥了上市公司引领作用。

 

长期来看,受益于医药市场规模化、结构化升级,和资本持续助推,已上市医药公司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反哺行业。

 

半年报结论二:并购趋势回落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8月23日,A股医药制造业分类下上市公司共有84家公司披露了275项并购重组事项,总涉及金额约495.81亿元。动脉网此前统计则显示,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事件超过400起,涉及金额约1800亿元。

 

已上市医药类企业在医药制造业分类下最多,该类公司基本可以代表医药上市公司全貌。以此来看,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并购规模仅完成去年1/4左右,并购势头回落。

 

历年医药并购数据一览.png

数据来源:动脉网据相关研报、上市公司公告整理

 

医药行业并购回落的原因在于,此前几年的高强度并购,已挖掘出业内优质标的,并购机会减少。另外,IPO开闸,医药行业IPO回暖,也对行业并购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

 

动脉网此前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医药类企业IPO回暖,截至七月份末,有25家企业成功IPO,这一数量远超过去五年全年水平。证监会首发申报信息披露还显示,尚有超过30家医药类企业已披露招股意向书,其中约10家已通过发审会,预计今年全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医药类企业数量将达40家。

 

上半年IPO医药企业总募资金额达到122.5亿,亦超过过去几年全年水平,较2012年首发募资金额58.18亿则增长一倍。从上市后表现来看,截至7月末,前述上市公司市值已至1500亿以上,同样超过过去几年平均水平,涌现了华大基因、大参林、康泰生物等优质标的。


按进度来看,275项目已宣布并购事件当中,有131项已实施完成,84项正在实施当中,仅有17项停止实施,表明今年上半年宣布的并购事件完成度很高,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并购整合模式的成熟。

 

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并购金额的集中度很高,排名前十的并购事件涉及金额为208.09亿元,即使除去停止实施的两项,涉及金额也达到166.76亿,约占总涉及金额的1/3。这也说明,在并购回暖趋势下,并购标的及并购导向更加集中化。


表2: 上半年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前十大并购案

前十大并购.png

数据来源:Choice


总体而言,有11项并购事件规模超过10亿,涉及金额达到5亿以上的并购事件为22起,金额1亿以上的为72起。

 

并购金额规模分布.png

 

单个公司来看,国药股份上半年并购规模最大,总涉及公司7家,涉及金额达61.44亿,且均已实施完成。国药股份拿下的这7家公司均为国药控股在北京的分公司,涉及医药分销零售,进口药代理,医院渠道业务等。国药股份本身为医药流通主业公司,此类横向整合或帮助其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地区市场占有率。

 

丽珠集团在7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丽珠集团股东大会此前批准的向珠海横琴维创财富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子公司事宜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该子公司由丽珠集团和丽珠制药厂共同持有,在今年早些时候披露转让,转让对价为45.52亿元。丽珠集团此举,为今年上半年最大一笔对外资产处置。

 

另外,人福医药在今年5月收购知名避孕套品牌“杰士邦”亦引起不少关注,本次收购由人福医药与中信资本共同出资,交易对价为6亿美元。人福医药称,交易完成之后,人福医药将成为全球两性健康领域的领导者,全球安全套市场第二大企业,将持续深耕两性健康市场。

 

在购入资产的同时,人福医药将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公司80%股权转让出去,受让方为全球最大血制品公司CSL Limited公司亚太区的分公司,交易对价为21亿元。这笔收益将明显改善人福医药的负债结构,并为公司带来现金流。

 

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医药行业医药并购行为将变得更加审慎,并购或出于横向拓展及业务直接需要,功能性更强;与之对应的是,将不断有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出,以聚焦经营范围,或获得投资收益。

 

医药行业并购趋稳背后,有政策压力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诱因,在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医药并购亦将出现拐点。以并购或资产处置方式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逻辑仍在,医药行业的并购将有新的看点。

 

半年报案例解析


我们选取了国药股份、白云山、哈药股份三家公司作为半年报业绩解析的案例,选取原因是这三家公司体量大,业务成熟,可分别代表医药流通、中药生产、化药生产三个板块,从他们的年报数据及经营情况可窥见医药行业一般性情况。

 

国药股份.jpg 


国药股份是国药集团旗下子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分销,经营产品包括中西成药、麻精特殊药品、医疗器械等。

 

报告期内,国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76.0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5.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0.81%。

 

半年报显示,国药股份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业务一直保持着特殊药品渠道的龙头地位。2017年上半年国药股份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渠道依然保持着 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7 年上半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后,在北京区域公司资产规模、销售规模、净利润规模、市场占有率、销售品规等均呈现大幅增加,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药控股在半年报中重点提及了政策对于其业绩的影响。最重要的即为北京4月8日开始执行的药品阳光采购,该政策对国药股份的业绩影响有几个方面,包括二三级医院增长放缓、社区医疗呈现快速增长等。

 

今年上半年,国药股份主要进行了三大业务创新:推广业务、耗材业务、电子商务。推广业务方面,国药股份以国药健坤等为代表,向区域基层医疗推广业务发力;耗材业务方面,国药股份组建国药集团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执照,启动了与北京多家医院IVD、耗材的集采统配项目;电子商务方面,国药商城共新增客户1628家,已拥有线上客户7844家,今年交易订单完成1万笔以上,同比增长45%。

 

国药股份下半年拟定了5个方向的发展战略,包括拓展业务范围、转变增长方式、拓展覆盖区域、延伸产业链及向一体化配送和增值服务智慧型转型。

 

国药股份的业绩变动和业务调整,基本代表了国内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现状,即受两票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政策影响,渠道和销售终端发生变化,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横向整合并从传统的纯销配送向增值型流通商转型。


白云山.png


白云山是广药集团子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个板块:大南药板块(医药制造业务),白云山旗下有26家医药制造企业与机构,明星产品包括消渴丸、华佗再造丸、抗之霸抗生素品牌、抗菌消炎药等;大健康板块,包含饮料、食品、保健品、药妆等产品,明星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灵芝孢子油胶囊、润喉糖等;大商业板块(医药流通业务),白云山及其子公司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大医疗板块,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对广州白云山医院的并购,投资建设的西藏林芝藏式养生古堡业已落成并投入运营。

 

报告期内,白云山实现营收111.15亿元(未经审计),较上年同期增长2.38%,归母净利润11.58亿元(未经审计),较上年同期增长39.23%。

 

分业务看,大健康产品收入在白云山总业务收入占比中最重,实现收入约50亿,同比增长6.33%,毛利率为41.17%;大南药业务实现收入39.83亿元,同比增长12.95%,毛利率为46.81%;大商业实现收入20.15亿,同比增长20.52%,毛利率为8.45%。


白云山分业务.png


 南药品牌方面,白云山加大了对潜力品种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力度,同时对增长乏力的重点品种进行跟踪,重新制定了销售方案,提升产品销量。打造了“时尚中药”理念,相关产品销量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

 

大健康产品,是白云山在上半年运营的重点。以王老吉为例,其通过扩大渠道投放、推进现代化、试点“新式茶饮”、产能布局差异化、积极推动国际化等方式巩固和提升了王老吉在凉茶行业的市场地位。

 

另外,白云山的电商业务也颇有看点,其子公司采芝林药业建立的中药智能代煎中心正式全面运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高效模式,为 16 家医疗机构提供中药代煎服务。白云山医药销售公司积极拓展白云山金戈的电商销售,上半年金戈电商渠道销售同比增幅较大。自有电商广药健民网及广药白云山天猫店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销售同比增长30%以上。

 

综合来看,白云山发展之路是国内中药生产企业的典型。其早期凭借独家产品占领市场,并通过持续的渠道深耕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占有。在药品销售增长乏力时积极由药品转入大健康产品的销售,扩大了经营品类,适应了消费需求的变化。另外,其在品牌营销、电商方面的尝试完成度较高,值得其他中药生产尤其是健保产品厂商借鉴。

 

哈药股份.png 


哈药股份1993年登陆上交所,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首家上市公司。其主要从事化药的研发生产及批零业务。

 

报告期内,哈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61.68 亿元,同比下降 13.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8 亿元,同比下降 8.22%。

 

针对业绩下滑,哈药股份在半年报中称,鉴于医保控费力度持续,公立医院降低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药品招标形式多样,药品中标价格持续降低;各地将取消门诊、急诊输液扩展到基层医疗机构,限抗政策进一步升级;医保目录调整,终端需求量降低等原因。哈药股份为保证渠道内产品的“新鲜度”,强化产品效期管理,增加产品配送频次,主动控制渠道产品库存,造成业绩下滑。

 

长期来看,哈药股份的短期低迷不会持续,原因在于其本身拥有69个独家产品,227个品种、444个品规进入了国家基药目录,440个品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明星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也未见显著下滑。

 

针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哈药股份称将从产品、管理、营销等工作入手,做好业务调整工作。包括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加快区县模块化建设,层层落实考核指标,强化营销精细管控;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进程,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做精做细主力市场;零售方面将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推进慢病管理,尝试“药店+便利店”模式。

 

半年报综合分析


以上,从政策环境、市场表现、并购事件及典型企业案例几个角度回顾了今年上半年上市医药企业的整体表现,可以看到医药企业业绩在医药政策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整体表现强劲;另外,在前几年医药大规模并购之后,医药市场并购回落,并购向大标的、优质标的集聚,亦有一些公司开始剥离非主营业务聚焦经营范围及获得现金流。

 

分行业看,医药流通受政策影响更深,市场增长略低于其他板块,在今年下半年各地两票制细则陆续执行,药品零加成全面推开等情况下,医药流通企业还将面临挑战,这将直接表现在其下半年业绩当中。

 

化药板块主要受医保控费、渠道调整等影响,相关企业需要调整营销思路,在巩固原有渠道同时,积极开拓新渠道,重视基层医疗和院外零售市场,适应医药消费渠道变化。

 

就中药企业而言,以独家产品市场竞争力能够获得一定时间的缓冲期,可利用此机会开发大健康产品,如保健、滋补、药妆、快消品等产品,发挥中药传统优势和特色,获得更多的营收点和利润来源。

 

综合而言,医药行业以其特殊属性还将保持平稳增长,相关公司应利用政策过渡的时间窗口,调整经营格局,获得长期增长动力。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