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如何搭建面向医联体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体系?【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作者:杨雪 2018-06-12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微信图片_20180610225704_副本.jpg


会议: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地点:浙江杭州华盛达雷迪森广场酒店

分享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黄伟红


以下是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对黄伟红的精彩观点整理,主要有三部分观点:

一、湘雅医院医联体三大战略:派下来、送上去、远程程导。

一、不忘医联体初心:IT不是用于颠覆医疗,而是更好地服务医疗

三、用医疗信息化服务医生、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多种需求


首先,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湘雅医院。湘雅医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西医院之一,由与美国耶鲁大学同宗的雅礼协会创建于1906年,历经110多年的发展,湘雅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现由国家卫健委直属,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是目前医疗信息化领域唯一的一个依托医院来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遵循管理规定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管理规定,按照部企联合实验室的方式,中国移动集团总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科研资金和运营方面的支持。


医联体三大战略:派下来、送上去、远程程导。


大家今天谈的医联体,我们在规模上跟郑大一附院相比小一点,他们是“超级航母舰队”。我们的下级医院少一些,但方式上灵活多样一点。

 

在合作办院方面,我们有专做康复的湘雅博爱医院,还有专做医养结合的湘雅未名健康谷,还有对接社区和区域医联体、专科联盟等,还有一个与美国匹茨堡大学医疗中心UPMC对接的国际医疗部。实际上是一个既能对接国外先进技术,也下沉到国内、省内的医院。因为湘雅的口碑和技术,湖南省外贵州、江西、广西等地不少疑难杂症患者都想到湘雅医院来治疗。

 

湘雅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派下来、送上去、远程指导”三个渠道。比如说,我们除了对湖南基层、新疆之外,还有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医疗扶贫。我们医院每年会派医生团队,到贵州、新疆这些地方去。在帮扶下级医院的时候,会重点做一些事,比如说能不能把我们医院的管理理念送下去,把医院学科建设的理念送下去,能不能多做一些培训,帮助他们做学科提升,能不能多带一些他们的基层医生进行人才培养,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湘雅做远程医联体的构建战略。

 

我们希望输送湘雅医院的管理理念和学科建设理念,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能力,建构一个远程+教学+培训的医联体活动场景。湘雅医院也将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更多的医疗机构通过转诊或者加入培训等方式进入这样的医联体模式中。


不忘医联体初心:IT不是用于颠覆医疗,而是更好地服务医疗


归根结底,我们做大数据也好,做移动医疗也好,做基层的帮扶也好,我们一直都没忘初心。什么初心?就是把医疗当作一个很神圣、也很根本的事情来做。信息化也是为医疗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颠覆医疗。湘雅医院做医联体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持优质资源和技术的下沉,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深入考虑远程医疗的运营的问题。


在移动医疗实验室的任务组织上,我们特别注重用户的体验,这可能跟院外专门做软件的公司稍微有一点区别。虽然我们是教育部的实验室,但我们更多做的是面向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因为我们在医院里,所以会很直接地从医护朋友这边感受到需求,了解到需求的位置和痛点,当我们做出一套系统来,目的就是要让用户喜欢、让用户爱用,为此我们还专门引进了设计和用户体验方向的专业研究人员。


总的来说,即使是做信息化,我们都在围绕“医”字做文章,希望把医护人员和医疗的流程服务好,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患者,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用医疗信息化服务医生、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多种需求


在大数据的建设方面,我们的理解是希望医疗大数据能够做到“四全”:全流程、全数据、全地域、全维度。

 

我们可以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数据没有那么多怎么办?光有本院数据,没有外院数据怎么办?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围绕项目来组建技术队伍和专家队伍,联合研发新的项目,为的就是把智慧化的医疗更好落地,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医疗服务,让我们的医疗变得更高效、更高质。

 

这里有几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从大数据架构到实际应用的流程中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问题。我们研发了一个智能病史采集的App,提升患者病史数据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在流程方面就是把数据收集的关口前移上,打通院内外的数据关口。未来与导诊结合,就可以协助基层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做好辅助诊断。

 

另外一个是与大数据的临床应用相关的。我们从肾内科医生的需求出发打造数据化方案,加强临床数据的深挖。整合患者电子病历文本分析和检验数据,构建一个预警模型,系统会自动监控和判断患者谁接近峰值了,快到警戒线了,或者哪个医生手上管的这个患者已经超过了峰值了需要紧急处理,医生会收到短信或者APP提醒,这个功能很有用,目前在我们医院肾内科的住院部和门诊都用得不错。

 

还有一个是远程病理的移动和智能化,解决的是基层医院病理医生培养难的问题。我们湘雅医院的术中快速病理远程报告是全国做得比较领先的,每年大约有6千例。


通过数字化扫描和远程以及移动端的共享和远程的报告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病理检验出报告的节奏,目前基本上都可以在30分钟之内完成。而未来通过智能化手段,可以在某些专科的病理报告方面,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初筛和勾画,进一步提高病理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将这个过程缩短到几分钟之内。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新的东西,是有关手术室影像的。大家都知道医院里面的手术室因为感控原因,对于医学影像的查看不太方便,医生一般需要通过他人的操作来完成,我们希望能够用语音和手势,由医生来做操作所需要的影像,包括放大、平移、对比、3D重建等等。


我们为此研发了一整套硬件和软件系统,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就会有相关展示。希望这一系统将来可以改善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态,同时也可能为面向基层的远程手术示教体系提供一个有趣的模式。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