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病再诊断”模式诠释分级诊疗创新, 尤迈医学诊所是如何实施的?

作者:高康平 2016-11-21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大病再诊断,即二次诊疗服务,国外又叫“The second opinion”,目的是确定初诊没有出现漏诊、误诊,给患者一个权威的判定和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涉足此业务的医疗机构并不多。


动脉网(微信:vcbeat)采访了北京尤迈医学诊所,该诊所于去年下半年开始主推“大病再诊断”暨二次诊断医疗模式,并向国家主管部门呈报了实践情况报告,获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及肯定。


为患者服务


178149103892772763.jpg

尤迈医学诊所徐苓院长为患者诊疗


国内医疗资源不仅稀缺而却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以华北地区而言,北京协和医院集中了大批量的求医问诊患者,尤迈诊所开设于协和医院旁边,也接诊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接诊过程中,尤迈诊所发现很多前来问诊的患者并非初诊,而是带来了详尽的检查报告和医学影像,这同样也是协和医院的接诊特点之一。


为什么来全国各地的病人都集中在到北京协和医院就医呢,其一是地区、市县医院医疗资源不具备相应的诊疗能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患者在重大、疑难病症时希望得到权威专家的意见和治疗方案,所以高端医疗资源出现了倒挂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协和医院由于受理的诊疗多,也存在诊疗时间短、论证不充分的情况。


尤迈诊所是协和医院退休专家发挥余热组建成立的,主要医护团队也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保证了医疗团队的高水平和权威性。同时,尤迈诊所还坚持“30分钟诊疗”,对患者病例、检查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沟通。


据尤迈诊所负责人戴津津女士介绍,看病30分钟能体现协和老专家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通过诊前沟通、预约等能够合理安排每位专家接待患者的数量,按每位患者30分钟计算,一位专家每日接待量控制在15名左右。通过这样,既完成了充分的医患沟通,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也保证了患者得到最精确的诊疗和治疗方案。


“根据尤迈诊所的回访调查显示,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此外,尤迈诊所还会对患者进行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在诊后会定期提醒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康复计划,并对饮食和生活习惯给出建议。而所建议的诊后检查和康复计划一般会要求患者在当地进行,尤迈虽然本身也能提供初诊和检查,但是尤迈诊所不以此盈利。


这也是尤迈特殊的利益约束机制决定的。据了解,参与诊疗的专家只获得诊金,不与检查检验和医药费用挂钩,没有利益羁绊,诊疗过程更为独立。


如何契合医改


661829957347836740.jpg

尤迈医学诊所外景


实际上这种医药分开、分级诊疗的模式与医改重点不谋而合,据戴津津女士介绍,去年8月,尤迈诊所向国务院呈送了《大病再诊断实践情况报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协和退休专家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会办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控制不合理费用,探索应予肯定。”


戴津津女士解释,尤迈开展的大病再诊断或所谓的二次诊疗能解决大医院的就医紧张问题,尤迈一般推荐患者在当地进行检查和治疗,尤迈只给出诊疗方案和必须检查单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医疗资源,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的一个重点之一,通过专家诊疗这种模式引导有很显著的作用,由专家确定治疗方案,把患者输送到基层,既能解决患者辗转就医问题,又使基层医疗单位得到实操经验。同时,尤迈老专家团队还注重对新一代医疗工作者的培养,就诊当地医院的患者的医师可以得到尤迈专家团队的指导,着对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大有裨益。


“医生资源是很难流动的,这是之前分级诊疗不顺利的原因,但是通过对患者的引导和系统内的沟通,分级诊疗实现的路径就值得期待”,戴津津女士表示。


动脉网注意到这种模式可以和互联网相结合实现远程问诊,当记者向戴津津女士提出这一想法,她表示,协和出身的老专家对问诊比较严谨,对“望闻问切”比较看重,强调跟患者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患者的具体表现确定治疗方案,这是互联网远程医疗所不具备的。


目前尤迈已经开通了网络端的预约挂号,诊后的沟通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今后还将持续在利用互联网方面深化,提高就医问诊效率和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尤迈诊所的投资方,北京绵石投资。据戴津津女士介绍,其投资尤迈诊所并非为了盈利,而是社会回馈的一种方式。近期尤迈诊所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进行意向合作,向全国征集5000例“大病再诊断”研究病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入选的患者将接受参与本计划的专家“大病再诊断”免费诊断服务。


二次诊疗市场待开垦


当被问及未来的计划,戴津津表示,今后尤迈将加强健康管理和病例管理,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和可持续的健康方案,进行人文关怀。实际上这也是未来二次诊疗市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可期待的还有二次诊疗和保险、高端金融服务的深度绑定,形成医疗服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动脉网(微信号:vcbeat)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公司在推行二次诊疗服务,包括好人生保险集团、中信信用卡服务、一呼医生、39互联网医院等。


好人生的作法是把二次诊疗服务嵌入到健康险产品当中,当客户出现重大疾病赔付时,好人生将为其提供知名医生的二次诊断,帮助其确诊和完善治疗方案。这么做的目的除了提高客户对健康险的好感度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控费。


“控费”,是美国二次诊疗业务开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与美国特殊的医保制度不无关系,费用由雇主和个人共同购买,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为了优化治疗方案和尽可能的降低费用,保险公司会让自己控制的医疗团队介入诊疗,大病或疑难 病通常会进行多轮磋商,“The second opinion”由此而来。


国内目前的商业医保险并不完善,二次诊疗也是嵌入到健康险等人身险当中,除了好人生的积极尝试之外,许多人身险主推的专家团队会诊、健康管理等服务也与之类似。


此外,移动医疗等互联网医疗团队也开始涉足二次诊疗模式,前述一呼医生主营业务为专家预约和随诊平台,在去年也提出了要做二次诊疗服务的想法,不过相比主营,二次诊疗并非核心。


今年7月,主推远程医疗服务和疑难重症二次诊断的39互联网医院天使轮获投5000万元,其宣称采取远程医疗模式,执行分级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让边远地区的疑难重症病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权威的医疗服务,目前看来,这或许是二次诊疗社会推广最为契合的方案。


采访最后,戴津津表示,作为二次诊疗或大病再诊断的首推者,尤迈将在积累运营经验的同时稳步推进这一模式的扩展,未来将可能在全国形成一定数量的“大病再诊断”中心,同时二次诊疗市场还很巨大,尚待持续开垦。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