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互联网医疗公司如何保持生命力?

作者:邓雪媛 2016-07-06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由动脉网主办,看中医协办,今日头条、搜狐健康、网易科技、生物谷、生命时报、人民健康频道、生命时报、36氪、健康点、中国数字医疗网、新康界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的“变局——寻找中医药产业新焦点”的互联网+中医药产业论坛活动于7月1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住邦2000商务楼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了联想之星陆刚,天士力李思睿,泰康在线龚巧,康美智慧药房徐晶,中京科投郑伟,蓝驰创投朱天宇,看中医罗峰等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医改背景下的中药产业变局中的焦点。


在本次会议上,动脉网推出了全球首份《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创投趋势报告》。报告中对近期的中医药政策进行了梳理,调查了近百个项目,并深度分析了20个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逻辑以及独特优势,重点对互联网+中医药的创投趋势进行梳理,对海外尤其是韩日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介绍。


动脉网将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本文是第五篇。




联想之星陆刚:创业公司如何避开资本寒冬,在移动医疗创业圈中保持生命力?                        

陆刚照片.png

陆刚

北京联想之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合伙人


2015年下半年,资本市场中的二级市场进行大调整,移动互联网领域也遭遇了挑战,资金链的断裂令一些公司陷入危机。但身陷危机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必有原因。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表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对医疗领域的关注点不够全面

我国启动新医改后,较多政策红利支持医疗行业的发展。创业公司关注政策带来的优势,忽略了推进政策执行需要的时间周期。想要在资本寒冬中生存下去,创业者需要实时关注最新政策指导,同时将政策与行业生态结合进行考虑,抛却急功近利的思想,才能真正借势乘风而上。


2
对项目核心价值思考不深,存在盲目性

目前,各大创业企业都纷纷被迫做闭环,投资人确实鼓励多做闭环,但是更加希望创业者多考虑项目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那么,在资本寒冬和诸多问题面前,创业者应如何管理自己的创业节奏才能屹立不倒?卢刚称,每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一轮轮的泡沫后才会稳定发展,作为创业者,只有经历过寒冬才能真正成功,一帆风顺未必是一件好事。目前,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较大拐点,在技术、模式方面都有很大机遇。并且医疗健康是“常青行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行业。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度过寒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把握战略节奏 

医疗领域的改革是一场持久战,创业者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与耐心,才能完成长跑取得胜利,把握节奏、不急功近利非常关键。


2

以战略布局找准盈利模式

创业公司需要找准盈利模式,做到回归商业本质看待问题,围绕行业痛点解决用户需求。目前,投资人较关注的是医疗新服务,即将服务作为重点,和旧生态做出区分,具体的方式就是利用新的商业模式或新的技术服务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中间手段,将互联网+医疗的维度看的更全面。


3

把握中医相较西医的优势

首先,中医的“高墙”相较西医来说低一些,中医不依赖于医院中的大型设备,同时,中医更强调医生的口碑与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而不是医生的职称,这为中医多点执业和实现移动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中医文化在不断回归,令患者对中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并且,中医辨证思维疗法的核心是全科治疗,所以在底层的增量市场方面有天然优势。


蓝驰创投朱天宇:投资人关注的创业者是什么样的?                                                               

蓝驰创投朱天宇圆形.png

朱天宇

蓝驰创投  合伙人


蓝驰创投于199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2005年,蓝驰创投中国成立,在近十年时间里投资了近100家公司,它是春雨医生的最早期投资方。


创业公司要能够解决本质问题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表示,针对中医领域,作为早期投资者,他们看重的不是创业公司的运营模式或者APP内容,而是一个团队是否能真正去解决本质问题,即投资人在寻找的是能解决本质问题的创业者。而对于早期投资者来说,判断创业机会最简单的方法是与创业者共同探索、试错,找到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找到方法来指向一个规模化的市场。


中医领域的话语权处在相对弱势的状态,而中医是依靠好的疗效提高知名度的,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有一套方式可以把真正优秀的医生选择出来。同时,是否能够将中医疗法形成体系也是发展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除此之外,变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最后,运用新技术来提升诊疗效率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中医具有辨证和系统性思维,有其擅长的方向,与西医应该形成互相包容、共同发展的和谐生态。对于创业者来说,应该从行业的薄弱环节去切入市场,找到可以借势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是项目是否能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这些解决的问题形成自上而下的力量,构建成了产业中的议价能力,创业公司可以从上下游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最终影响整个产业。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中医领域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作为投资人也希望现代科技发展的思路和观念可以拓宽中医领域的可能性。


中京科投郑伟:对中医领域创业的两点建议与三条结论                                                             

郑伟照片.png

郑伟

中京科投 董事会秘书


2005年,中医科门诊总人次占全国门急诊总人次的19%,在2009年,增长至21%,2011年为22.48%,到了2013年,增长到24%。而至2014年年底,全国中医类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3732所,2010年是3232所,年复合增长率3.66%。中京科投董事会秘书郑伟表示,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医类的医疗机构数目并不多,他相信将会迎来较大爆发点。


同时,截至2014年底,中医类医师含助理医师39.8万人,2010年8.52万人,从业人员年复合增长率47.01%,中医医院数量已经无法满足增长较多的中医医生数量。而另一组数据显示,三甲公立中医院平均费用约为200元/次,社区门诊的费用约为60元/次,如果老中医在社区门诊出诊,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目前,国家在社区卫生中心投资较大,但产出较小,投入产出并不匹配。并且社区卫生中心人员缺乏收入激励机制,工作缺乏积极性,多点执业政策不易落实。


面临以上现状,郑伟表示可以有两点改进建议:


1
将三甲公立中医院与社会医馆形成利益捆绑机制

当三甲公立中医院和社会医馆一起办后,可以形成利益捆绑机制,社区患者能够在社区中医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简单的诊疗服务,当遇到疑难杂症、重症患者时,社区中医馆可以将患者双向转诊给公立医院,令专家形成多点执业。


2
传承医术

中医初级从业人员可以在社区中医医馆中学习,专家也可以在医馆中向初级从业人员传授经验,提供临床技能。


对于中医行业,郑伟给出了三条结论:

第一,健康管理的本土化是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慢病。

第二,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慢病体系应独立于三甲公立中医院。

第三,这一体系的载体为社区中医门诊。


获得更多关于本次论坛会议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动脉网。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