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有了“透视眼”!霖晏医疗研发脊柱手术AR导航平台,抢滩千亿蓝海市场

作者:胡路爽 2019-12-12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1935年,美国科幻小说家Stanley G. Weinbaum在其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可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眼镜,这成为可追溯的最早关于VR的构想。

 

33年后,计算机图形学之父和增强现实之父Ivan Sutherland开发出首套增强现实系统“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时间再走到1997年,美国北卡大学教授Ronald Azuma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增强现实的报告,自此确定了AR的定义。

 

时至今日,VR/AR已发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数字可视化技术,并逐步下沉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科研、航空、医疗及军事等精密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医疗领域,这项技术也得到了行业的接受,发展势头火热。市场研究公司Zion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医疗保健增强和虚拟现实市场在2018年的价值约为8.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51.15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研发AR骨科手术导航平台技术的上海霖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霖晏医疗)应运而生。


30岁后人生要做减法

 

“我的背景和别人都不太一样,若是按照寻常思维可能无法理解我的人生轨迹,” 霖晏医疗CEO刘洋博士说道,“我10岁左右便开始自学电脑,16岁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18岁开始自主创业,赶上了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也算少年得志,有了一点小成就。”

 

在踏足多个行业,积累了不少资源和资本后,年过30的刘洋决定要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将医疗行业作为自己终生事业的选择。作为从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毕业的医疗健康管理博士,刘洋在海外上学期间见识和接触到不少前沿医疗技术,再加上自己过去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经验,他决定投身临床骨科临床可视化医疗领域。

 

“中国有超过1000万脊柱病患亟需通过手术来根治病痛,但真正能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病人每年只有10余万人,”刘洋谈到,“从商业上来讲,骨科是医院里面的皇冠,而脊柱这块又是这个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因为脊柱手术难度非常高,对应成本也非常高,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针对这个领域做到本土化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于是在2015年,刘洋集合了一批行业的科研人员以及医学专家,共同研发和打造一款国际领先的脊柱手术AR导航平台,其将配准后的虚拟影像和真实病灶叠加,进而实现临床的实时反馈,辅助医生进行脊柱手术各类术式的操作。

 

“像玩游戏一样”,解放传统医疗生产力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加速,以及年轻人久坐不动的情况愈发严重,腰椎盘突出等脊柱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许多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根治病痛,而脊柱外科手术的基础就在于置钉。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部分三甲医院,地级市及县域医院拥有能够进行脊柱手术的医院和医生并不多。这类手术设备的成本价普遍较贵,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医生依靠个人经验徒手进行操作成为最常见方法,但脊柱周围结构复杂,传统手法往往难以保障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秉着辅助临床医疗市场的理念,霖晏医疗在2019年推出了第一代脊柱手术AR导航平台“沃迪夫”(WHATifMED)。该平台的核心技术包括异构空间定位及AR显示算法、主动拟合配准算法、全器械实时追踪算法、远程数据映射和曲面瞐校态重建等,针对每一个患者监测出全方位的真实病灶并实时反馈,进一步推动骨科微创手术的“精准化”和“安全化”,以最大程度解放医生生产力。

 

“以前,医生需要他的经验、想象力和各方面能力来进行手术,”刘洋说道,“现在的话,有了我们这个平台,医生就能在眼前看到精准的指示,他就像‘玩游戏’一样按照操作方式来进行手术就好了。”

 

据了解,霖晏医疗目前已和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东方医院和上海浦东医院展开临床合作,获得多位医生的实操肯定。刘洋说道:“通过多例研究者自发临床数据统计,我们导航平台的平均精度已经达到0.5mm。这将更好地迎合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医和高质量手术的卫生需求,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医保支出,节省卫生医疗资源,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千亿蓝海市场的争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2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大数据及标杆企业运行监测报告》,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由2014年的255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9000亿元。

 

“目前,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渗透率在北美超过40%,在欧洲是35%,但在中国仅有4.3%,就更别提脊柱这个细分领域,几近于0,所以市场是巨大的,”刘洋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骨科AR手术平台,我们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

 

刘洋透露,公司目前正在进行4000万的A+轮融资,用于推进“沃迪夫”脊柱手术AR导航平台的临床试验和双证申请,计划在2021年实现上市销售。“我们现在预订的销售目标其实算保守的,前三年达到6个亿。我们更担心未来产品上市后,是完全满足不了市场供需关系的,甚至产能都不一定满足。”

 

除了推动脊柱手术AR导航平台上市外,刘洋还表示,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将覆盖了产业上下游,从腰椎、胸椎到尾椎、颈椎,直至全脊柱适应症,从相对简单的置钉手术到高难度的侧弯和强直手术,从二三线市场的广度覆盖到一线市场的深度覆盖。

 

另一方面,国家《“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以进一步增强医疗覆盖和分级诊疗。国家政策的推进也给霖晏治疗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刘洋感叹道:“将AI和AR技术应用于医疗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在建立属于自己的行业标准,同时希望更多的朋友进入到这个市场中,为中国医疗的发展一起做出贡献,最终为国家和为人民创立福祉。”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