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思享会系列沙龙No.2丨2015美国移动医疗投资与市场分析主题沙龙

作者:动脉活动 2015-02-02 11:54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时间:2015年1月29日(周四) 下午

地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层

主题:2015美国移动医疗投资与市场分析主题沙龙

实际上在中国做医疗行业,离不开政府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民生相对来说,政府也关心,老百姓也关心,我做这个远程医疗行业开始,因为我是医生,但是当了三年医生,很早就离开医院系统,这件事情起源还是要感谢卢俊,2012年2月份我在美国休斯敦去玩,看了卢俊的公司,看到了远程医疗的方向,2012年底我回来以后就开始着力于做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当时也是和卢俊他们老板合作,和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签署了一个战略协议,去年10月份我们也举办了一个首届的远程医疗技术展览会和论坛,这里面我们也仿照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的架构组建了天津远程医疗协会,同时我们现在也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远程医疗分会,构建了一个专业的协会组织,目的是通过展会和协会的平台,横向整合资源,因为这个行业在中国毕竟刚刚兴起,我也希望通过协会和展会的资源整合,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我快速过一下PPT,实际上这一轮的移动医疗或者远程医疗热,实际上是由于技术革新所带来的,首先从2012年4G网络的打开,为远程医疗打开了通路,以前这个概念很早就有,美国远程医疗协会成立于1993年,到现在已经24年了。当年很多想法由于成本和通路的问题,没有办法普及。所以远程医疗的肇始,始源于新技术创新。新技术和传统医疗如何结合好,尤其在中国的现状下,我们要参与的资源方,主要是政府和医疗机构,利益相关方就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患者甚至每一个家庭,整个的服务体系实际上这块是我们现在国内最缺的,我们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卫生评价体系。

沙龙


这个图,是说这些利益相关者在这里面的相互关系,所以现在实际上我们做移动医疗也好、远程医疗也好,首先离不开政策和政府的支持,没有这个的话,我觉得很多的项目可能是无源之水。这块天津的远程医疗协会,本着这个原则,在一开始做的时候,就着利和地方政府大力合作,包括和国家卫计委和各个专业的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构架整合资源。我讲一下我对远程医疗的理解,远程医疗我最先看到的还是在美国看到ATA的会员结构,既有IT技术方又有运营商,像前端的google、英特尔等等都是ATA的会员,美国的几大运营商,ATMT等等这些都是,再像高通、GE、松下,这些医疗设备的厂商也是它的会员,我定位这个是远程医疗的前端,它的核心是医疗,医疗是医院、医疗职业等等,后端是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在美国还有很多律师事务所,所以远程医疗整个一个产业闭环,在产业闭环形成的条件下,才会带来整个产业的打法。我们国内的远程医疗和普通人一提,很多人会专注于单纯的技术,这个技术只是产业链里面的其中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办法形成闭环的话,这里面也很难形成市场。

美国的情况卢俊都介绍了,我不再说了,他已经说全了。刚才实际上在讲的是美国的这种方式,对医疗的模式主要是这几方面,现在由于新技术的带入,实际上带来行为模式的改变,行为模式的改变带来了整个商业模式的改变。这里面实际上我讲这两年也看了很多国内的移动医疗的项目,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很多的国内创业的移动医疗的项目还漂在云端,没有落地。在这个移动医疗或者是数字医疗领域里面,这个现象还是非常重一得块。离开了这个线下的支撑,单纯线上的运营,会为移动医疗项目带来很大的困境。所以这边为什么我特意提到服务重心的下移,我们如何运用好技术的工具和线下的资源结合。实际上我觉得是未来这些项目是不是成功的关键,就像我前一段时间和某三甲医院院长聊天,院长就说,问底下这些医生,马云说了,30年就把医生颠覆了,院长说你们知道吗,你们怎么会颠覆的?这些医生说不知道,院长下一句话说你就是被颠覆的。所以这个实际上马云这个话说危言耸听也罢,切中时弊也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30年颠覆,颠覆了哪些医生?实际上是我们现在70%的医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手段,70%的医生将来可能面临失业,为什么?就是我们虽然有一个270万注册医生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医生行医队伍,但是我们的这些医生,大量的,尤其是低层医生,专业水准不高,很多三甲医院医生,未必专业水平多高,这个为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技术手段的革新,会为这些带来很大的突破。首先我们有一个就医习惯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如果去医院看医生,这个医生如果当着我的面去翻这本书,患者首先就说这医生是棒槌医生,首先不行,马上就会走。

但是在美国可不一样,美国人会觉得你还很认真,记忆的知识很有可能记不住或者记不清楚,翻书从美国人的角度你很负责任,但是中国人,你这是棒槌医生,水平不行。我做医生的时候,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也记不住,确实记不住,主任老师就是让他拍照化验,让他走,他走了你再看书。这些我们所有的东西可以通过大数据、通过技术革新,先把疾病的这些症状,包括主观感受,通过数据的手段,可以实现很大的避免错误率,提升诊断的水平。

沙龙1


这是现在国内的几种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刚刚起步也无所谓好与坏,过程还要由时间检验,而且商业模式也没有定,未来的过程也会不断调整。这里面实际上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这种体制下,做移动医疗或者远程医疗这种投资,实际上很多的投资,像春雨,包括腾讯、阿里他们做这些,实际上在做了一个,我认为风险非常高的一件事,实际上是诊前和诊中,这里面需要非常强的专业性,而且非常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但是大量的项目和公司,至少70%以上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但是诊后的市场,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在做,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最先会成功的一个方向。因为诊后的市场专注某一个单一病种的公司可能会非常成功。移动医疗对于国内很多专业来说还是一片空白,最近我们看的几个项目,刚才卢俊业介绍JSA,美国专门的精神病公司,这个是非常窄、非常专业,垂直领域非常深的一个项目,这样的项目我觉得在中国的环境反而非常容易成功,这个你只要做了,基本上别人很难进来,这种项目我觉得让投资人需要多关注的这种,单一病种,垂直领域非常深的项目。另外还有一个像上次美国来的,专门做眼底疾病筛查的也非常好,还有关医师一直做的糖尿病纵深的管理,现在做糖尿病的也很多,但是真正能落实到人、落实到社区、落实到个监控结构,我觉得现在做得都还很不够。另外还有一个,我最近他的专门的艾滋病的一个项目,以前这个项目创始人和我谈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这项目全中国艾滋病官方数据一共49万,实际艾滋病患者110万不到,这个市场都做了,120万而已,你能有多大的市场?那天我和他详细聊了两个小时,我发现这也是非常好的领域,给了我一个数据,一下我就觉得是个好项目,2013年,我们中国有1.03亿人次做了艾滋病病毒检测。中国的艾滋病是唯一政府买单项目,全国五千个检测点,2013年1.08亿人次做了检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举这个案例就是希望投资者关注纵深领域的项目。

沙龙2


后面实际上主要在讲社区,社区实际上是我们和美国的医疗体系里面最不一样的,就是美国人可能会很羡慕我们这个社区医院,我们这个社区医院实际上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的工作,CDC的工作。我们的政府为社区配置了很多,从硬件包括到政策支持,很多的资源,但是我们的支付制度导致了,形成三甲医院独大、社区医院没人去的现状。我觉得从今年开始,国家卫计委最近出台了十几个政策文件,实际上在把所有的资源往社区医院倒,要把倒金字塔搬正,未来投资人还是开始那个原则,在中国投资医疗项目一定要紧跟政策,在美国也是一样,它的政策导向会影响整个的市场份额和整个的市场规模。

这个是大概总结了一下,现在远程医疗的一些方式,这里面有很多案例,我讲一下兰德的PHM(personal health management),强调了个人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这个实际上是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公司带来非常大的机遇,刚才卢俊也讲到,美国就是这样,每千人的医生数是3.1-3.2个,中国每千人的医生的平均数大概美国的1/3,就说医疗资源从美国来讲、从中国来讲都存在严重不足。中国的不足可能比美国更厉害,因为人口基数很大,PHM的模式就为医疗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我们这些创业者要关注什么?去关注这些个人健康管理,如何开发一个好的健康管理工具,或者好的个人健康管理的模式,会给未来带来很大的市场。我们这种医疗的结构性矛盾,靠简单的增量发展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让个人充分参与到个人的健康管理当中去。这是描述一下,好的卫生体系是什么。想到好的是什么,我们就照着好的去做,能符合好的标准都是好项目。

在这个体系里面,实际上我们政府现在可能做得最不好的,这一环、高效、低耗、公平,在我们政府上都没体现到。但是从2015年第一个月还没有过去的节奏来看,大量医改政策出台,觉得我们政府越来越变高效。而且中国政府本身是一个高效的政府,以前做不好是真的他没想做,他真想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能做好,这是和美国最不一样的地方。奥巴马一上台就进行医疗改革,到现在还是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政府如果真的醒了想做这件事的时候,确实是美国政府比不了。

沙龙3


这个里面在讲一个基本公卫,卫生的问题,我把这个图放在这里也是投资方向,三个圆一个方,这些创业者、投资人也好,就是自己对位,基本公卫、协同医疗、协同健康,这些都是创业者可以关注、可以做的事情,真正的核心医疗还是不要碰为好,这里面面临的法律问题会比较多,一开始难度会很高。

沙龙4


我现在想着重讲一下这个图,这个图是远程医疗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实际上我们来说,所有这个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创业项目。我觉得这就是各自自己对位,你是在这张图里面的哪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当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完了,我觉得就是个好项目。现在说健康服务信息平台,现在很多创业公司一说都要做信息平台,都要做云,最后都要做大数据,这东西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这里面的技术要求,我觉得一个是非常高,一个现在你还没有大数据。我是星期三在北京和中科曙光他们CTO也在谈,这种云计算,当时和他谈的是在建立天津的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和基因测序平台,用超级计算机检的,这个对技术的门槛非常高,不是很多的创业公司都能做大数据这些东西,全科医生工作站也在做数据华,很多公司都在做这个。现在最火的是可穿戴设备这一块,这一块是系统内很小的一块,这块创业公司做的东西还达不到。这图我回头发给大家,我觉得这里面实际上体现了整个远程医疗的体系化构架。

沙龙5


这里面举个例子,检验检疫的协同平台,远程医疗很大的问题是标准化的问题,我们国家刚刚起步开始,大家各地、各个政府、各个机构,每个公司基本上都各自为政,将来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你的数据不能形成数据链,没法形成数据标准,造成大量的基础投入的浪费。这边举了一个检验,在这个环节里面检验检疫是最容易被标准化,检验检疫是机器出来个数,和影像学不一样,影像学会有很多主观医生诊断在里面,这里面的标准化,检验检疫是在整个医疗环节里面相对比较容易被标准化的环节,做医疗标准,现在是广州达安做这块,他们也做得很好,是和国际检验检疫协会合作。

沙龙6


这是我刚才说的标准化问题,现在哪些公司还在着手做标准化,我觉得这可能是将来未来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沙龙7


这个领域大概举个例子,这是广州的一个案例,是和糖尿病、眼病合作,做了糖尿病治防的一个项目,当时是在广州做了两百万例,通过社区医院和社区的服务平台,所以这些,我说这个案例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还没有关注到社区,社区是非常好的医疗载体,当时是在广州做的这个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我们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非常大,尤其SARS之后,每年大量投入,但是很多重复工作,刚才看广州做宫颈癌就一百万例,我在天津和他们聊,天津到2014年结题,直肠癌检查三年做了210万例,对美国来说,美国数据公司一听这个数就蹦起来了,这个只能在中国做,美国做不了这个事,所以这些方向都是中国未来的投资案例,这大数据就有了。而且这是在公共卫生平台社区做出来的。

沙龙8


这个是讲远程医疗是作为一个体系,单纯的一个点想要形成产业是很难的,这里面还是回过头来说为什么要组建协会、推动展会,也是要在整个系统过程当中让各个部门和单位同时参与,这件事才能成为体系,才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在这个环节当中,每个公司做好其中一个点就已经非常好了。这种区域诊断协同中心,将来是这个体系里面的核心。核心实际上是说高水平的医生。

沙龙9


这是讲组织协同,当时所有这个体系都是在做糖尿病、眼病的筛查,本身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投资项目,在全国糖尿病、眼病的人数,这一个就一千多万,相关有这个趋势将近三千万人,这是非常大的市场。而且本身糖尿病治不好,会带来生活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一个盲人至少三个正常人辅助他才能正常生活,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市场,怎么想都能挣钱,但是如何在这个体系下能运营好,尤其是和政府、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这回过头来说,最近这半年大热的移动数字医疗,实际上主导的都不是医疗专业背景的人,都是做互联网的人,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这些人不了解医疗的流程是什么,这些东西在做项目的同时,就会想当然,不是说互联网这些人不好,我觉得技术引领这件事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把专业加进来,光有技术,无论是移动医疗、智慧医疗、数字医疗,前面都是病,核心词是医疗,前面都是手段,就是你怎么用好这个手段,你如果以手段为主导,就实际上偏离了这件事的核心。

这也是刚才卢俊不断强调的问题,谁为这件事买单,就是如何平衡各方的收益,看一个创业项目、看一个投资项目非常关键的一个点。整个项目下来,有没有平衡到各方的利益,如何在各方利益当中找到平衡点,决定了你这个商业模型是不是能做下去,能不能做大。

这是天津远程医疗协会和国家卫计委合作翻译的美国《国际远程医疗实践规范与指南》,这是美国远程医疗协会20多年来对各个病种总结的远程医疗的行为和技术规范,这书应该今年出版了。

天津远程医疗协会和天津滨海高新区美国休斯顿创业中心HTC合作成立创业孵化器为初创医疗健康产业公司提供专业全方位资金政策支持,欢迎创业者!

(由动脉网编辑整理)


(想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医疗创业信息,请关注动脉网微信公众账号:vcbeat,也欢迎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我们互动,或通过微信与我们联系,发布您的创业项目或相关研究心得)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